文章来源:彝学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6-09-30 03:22
彝族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其聚居的大小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高黎贡山以及金沙江流域、南北盘江流域、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都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区域。如何推进彝族地区扶贫开发,实现2020年全面同步小康,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重要讲话精神,摸清地方家底和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和民族文化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首先,基层党组织必须清楚,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和全国扶贫开发步调一致。这样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彝族与其他民族一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其次,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白,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资源进行。在彝族地区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一刀切”的盲目做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等多个方面务求实效。
再次,基层党组织必须践行,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结合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进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是文化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托,是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资源。
彝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民族特色文化、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色手工艺、区域特色山水资源为依托,借助国家、省、市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生态建设、文化保护等项目,通过项目促进彝族地区开发建设和人民增收致富,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