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新中国第一部彝文字典缔造者--彝族撒尼学者昂智灵

作者:刘世生 黄平山文章来源:彝族人网
发布时间:2017-05-25


 

若星河的中国彝族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人为彝族文化发展贡献了毕生。其间,有一些成就斐然、星光熠熠的知名学者,更多则是为彝族文化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们身上不缺学识和专业精神,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所热爱的彝族文化,他们擦亮了彝族文化事业,自己却甘于做一颗凡星。他们身上这种奉献精神,他们对彝族文化的信念,正是支撑起中国彝族文化的蓬勃发展的基石。云南石林彝族撒尼老学者昂智灵,就是这样一位“凡星”……

昂智灵彝名阿波都鲁玛,1945年12月,昂智灵出生于石林县长湖镇宜政大海子村一个贫苦的彝族家庭。在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滋润培育下,他走出了大山。昂智灵将自己深深植根于石林这片土地上彝族撒尼文化的沃土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石林迷”、“彝族文化迷”。他不断从吸取石林彝族文化的精华,又用丰富的学识回报给石林,撒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尼维思凯玛”(撒尼学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凭着自己与彝族文化的血肉联系和执着的追求,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文化之梦,他的一生,都在为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做贡献。

挚爱彝族文化,缔造新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彝汉字典

对彝族文化的挚爱,作为一个彝族文化学者,昂智灵一直热衷于彝族语言文字整理、他博览彝族典籍,调查和收集了大量彝族社会历史的资料,为彝学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第一部彝汉字典《彝汉简明词典》

1984年10月,昂智灵发起并负责主要编撰的新中国第一部彝汉字典《彝汉简明词典》,该书面向石林彝族撒尼语言文字,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中国彝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出版后,该书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于1991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9月获国际优秀民族图书奖。谈到这本词典,昂智灵谦虚地表示,这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汇集众多学者和热心人士智慧的结晶,他只尽了自己微博之力。他回忆当时工作条件有限,为了采集整理石林彝族文字,从县里抽调了近三十名世传毕摩,花了数月时间精心整理成型。话语中,他更多对这本词典因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做到尽善而略感遗憾。更欣慰当时在经费有限和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众多学者的凝心聚力为此不倦的奉献精神。

1994年,应泰国国务院中文史料委员会的邀请,昂智灵随学术考察团进行学术交流,交流的论文《泼水节与火把节》,促进了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颇受赞誉。1998年至2000年,他先后参加第二、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力图让石林彝族文化研究走向国际。2001年1月,美国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以“昂智灵为世界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出重大贡献”,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1989年12月,昂智灵翻译的彝族撒尼史诗《尼迷诗》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用科学的四行译法,即逐句采用彝文原文、国际音标注音、汉文直译和汉文意译四行对译的方法,所翻译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成为后人学习研究彝族文化典籍重要资料。1996年11月,他编撰的叙事长诗《美丽的彩虹》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于1997年10月获西南西北十省市区优秀图书奖。

倾情抒写《阿诗玛》长诗彝汉书法长卷,入选基尼斯记录

凭借多年的悉心研究和积累,昂智灵通熟石林彝族语言文字。结合他过硬的硬笔书法功底,发掘彝族传统书法的精华,首次把彝文书法引入国内国际的大雅之堂。他将彝文引入书法的领域,创作的彝汉文对照书法作品,先后荣获全国首届硬书艺术家作品大汇展一等奖、国际正大杯书法大赛特别奖、香港回归祖国世界书法大赛优秀创作奖和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金奖等。他以突出的成就,被推选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世界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昂智灵创作了彝族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汉文对照书法长卷,采用《阿诗玛》彝文版和汉语两种文字书写的方法,在充分继承彝文传统书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隶书的技法,使整幅作品里的彝汉文书法结合得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该作品长卷达56米,宽0.56米,寓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多元一体,团结一心,长卷共有1550行7750字,2000年在第四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览会上,被评为国际特别奖,同年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选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展开的《阿诗玛》长卷

昂智灵与本文作者刘世生

《阿诗玛》长卷被选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严谨求实,如椽大笔写风流

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成就,依靠的是昂智灵兢兢业业,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成了昂智灵的个人符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昂智灵同志一直在从事石林史志、县情、年鉴编写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到2004年,亲笔撰写或主编出版了32部著作。

昂智灵接受采访

1996年11月,昂智灵主编的《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云南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他主编了1999年到2004年《石林年鉴》,先后由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和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别获云南省年鉴优秀成果单项、二等、特等、一等奖和全国一等奖。

昂智灵同志取得了杰出的工作业绩和学术文化成就,先后被评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昆明市优秀共产党员、昆明市劳动模范、云南省地方志先进工作者和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由于事迹突出,2005年12月,人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正式发文《关于表彰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昂智灵同志“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仅10名获此殊荣),是云南省惟一受表彰的地方志工作者,成为了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者的楷模。

业余时间,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昂智灵投身于彝族文化研究和创作彝族文学作品,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小说、散文、诗歌、游记等300余篇。

老骥伏枥,为彝族文化奉献不停歇

多年来,昂智灵同志获得了很多荣誉,罩上了许多光环,但他一直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生活上他朴实得像一个农村的普通“农民”。

当年曾与他在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和同志都异口同声的称他人品好、公心重、事业心强、乐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条只会拼命干活的“牛”。由于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节假日或星期天都是他创作和研究彝族文化的最好时光,成为石林县里的一个大忙人和彝文活字典。县里搞社会科学项目都会邀请他参加,要搞经济发展项目、旅游开发事业等要请他出谋划策。外国专家学者来考察,国内有关专业人员来调研,也请他介绍情况,或陪同带领考察。只要不外出调查研究,就见他伏案于办公室。如果有人上门求教,不论怎么忙,他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而真诚地尽力解答疑难问题,义务地作彝文辅导教师,为彝乡培养彝学人才。

2006年,昂智灵从石林县政府史志办退休,退休后的昂智灵过得安静和充实。虽年事已高,从未放下对彝族文化的热爱和奉献,平时很少和外面联系,甚至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但只要有人请他外出做彝文讲学,他从不拒绝,他实在离不开钟爱的彝族文化。

如今,我们依然能够见到他在彝文培训班、彝族文化研究与传播等领域传经授宝,这完全出于对彝族文化的忠诚,也是他追寻自己人生目标始终在履行的。

【昂智灵简历】

1945年12月1日,昂智灵出生于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宜政大海子村一个贫苦彝族农民的家庭;

1966年3月至1968年12月在云南民族学院(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就读;

1980年至1982年在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语系进修;

1984年至1985年,先后在云南民族学院学习和云南省民语委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空军学院民族古籍班读书。不断的学习深造,为他后来研究民族文化和搞好地方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4月至2006年,任路南彝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