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峨山彝族自治县成立彝族文化研究所的必要性

作者:李金发、高文文章来源:彝学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8-08-01 02:49


一、当前峨山县彝族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峨山县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方面力度不足

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方面,峨山县从解放初期的“标兵”、“先进县”变成了现在的“滞后者”。

1951年成立了峨山县彝族自治区(后为自治县),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彝族县级自治区(县)。可以说,这在当时是一件载入史册的了不起的事情。在当时,峨山县成为了实践、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排头兵,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其他彝区和兄弟民族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同时,也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做出了贡献。

过去优秀不代表现在也一直优秀。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前,解放初期的“峨山精神”不断消解,力度减弱,发展到现在,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全面发展等重要的领域,峨山县不再是排头兵了,已经显得落伍。这种落伍是全方位的,体现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方面,如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地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民俗生态旅游、民族自治地方机构改革等方面,峨山已经不再是榜样,不仅不能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而且反过来还要向其他地方学习。

(二)峨山的彝族文化发展,起了个早却赶了个晚。

峨山县抢占了彝族文化发展和开发的两个制高点:第一个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这块金字招牌;第二个是彝族祖先阿普笃慕公园的落户。

1951年成立了彝族自治县,峨山县先知先觉占据了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先机,为地方彝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拓出了日后理直气壮创先发展的空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峨山县的彝学研究曾经有意识地走出本土封闭圈,主动融入全国彝学潮流,当时的峨山县长李树华非常关心彝族文化事业,他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彝文古籍,还带着当时的省内外彝学专家开展过彝族文化田野调查,并亲自和著名彝学专家中华彝学派首席专家刘尧汉先生合发过调查研究文章。李树华县长还把当时还年轻的峨山本土彝族新锐学者李增华调来专门从事彝文古籍翻译研究工作,并无私地将自己收集到的一麻袋珍贵彝文古籍捐赠给县民宗局彝文古籍翻译室。当时,在赵光汉、李增华、李春富等本土学者的努力下,翻译出版了几部彝文古籍,如《洪水泛滥》、《指路经》,《白衣白夺书》、《阿梭黑》等,向外初步展示了峨山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平台创新,峨山彝学研究的这股热情和动力没有持续多久,火星没有能燃成火把,只是昙花一现,不久就后续无力,断断续续微弱持续至今。21世纪初,峨山县电视台设置本土彝语新闻节目,受到了基层彝族老百姓的极大欢迎,节目设置之初聘请了李增华老师作为指导专家。2009年,阿普笃慕公园落户峨山,为日后峨山的彝族文化产业开发打下了一个基础。事实上,同时期在彝族文化祖先经济方面形成竞争关系的还有大理巍山、昭通葡萄井六祖分支广场、昆明禄劝轿子雪山,以及四川省凉山州,贵州省毕节、六盘水等彝族地区,但是,不可否认,峨山县占有了先机。

遗憾的是峨山彝学每每抢占先机之后没有趁热打铁发展壮大。目前,在彝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彝族文化发展平台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以及彝族文化产业开发、彝族民俗旅游、彝族特色乡村建设、彝族特色旅游小镇开发等领域发展滞后,甚至落后于周边的兄弟市县。

(三)当前峨山缺乏彝族文化研究与创新的智库平台或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峨山传统彝族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涉及较广,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地方民族文化智库机构来全面规划、统筹研究、提供咨询、制定方案、协同创新的话,工作就局限在局部性、分散性的框架内,造成文化传承与开发的散乱化、同质化、重复化、低水平化、偏离化运作,不利于整合资源和集中谋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峨山彝族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产业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多年来,在省内外一些高层次高级别的文化研究会议、旅游经济论坛中,基本上看不见峨山的代表出席,原因主要是峨山无负责彝族文化传承与开发的专业性部门,也无专业性的研究人才或队伍,这就使得峨山的彝学研究事业基础薄弱,水平不高,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峨山彝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峨山想发展成为民族文化大县,想推动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地方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的话,没有彝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一支队伍,不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是很难出成绩出精品的,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专业性研究部门或机构,成为地方彝族文化传承、研究、策划方面的智库,为县域内的各部门各乡镇提供智力支持。

(四)峨山县的彝族传统文化处在濒危之中

峨山彝族文化,有丰富独特的彝语、彝文、彝文古籍、毕摩文化、民间文学、祭祀节庆文化、歌舞文化、土掌房建筑文化、农业生态文化等等,但是当前,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陷入濒危之中,再不保护,恐将永久丧失,一方面,地方政府无系统性、政策性抢救制度和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间层面亦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珍贵性和价值性,基本上村寨层面无持续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所以,峨山彝族文化整体上是一个不断减少不断消亡的趋势。如峨山境内现残存的彝文古籍,急速消亡,光靠现有的县民族局李增华老师的个人努力,即使抢救上百年也完不成。彝族传统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和传承,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彝族文化是峨山彝族自治县得以存在的根基,是峨山彝族自治县现代化发展的宝藏,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丧失,未来不管投入多少亿万钱财,将不可追回。

(五)在于周边市县的民族文化产业竞争中,目前峨山处于弱势。

当前,地方传统节庆文化、乡村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方兴未艾,峨山县周边地区的兄弟市县也正在加大彝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传承,大力进行彝族文化产业开发。双柏县,抢救和保护的重点在毕摩文化、彝文古籍和老虎笙舞,文化产业开发中老虎笙舞做得不错,开发不仅仅局限在仪式和舞蹈本身,而是把仪式和舞蹈放到真实场景中一起保护,从文化整体观的视野出发,连同村寨传统面貌、自然生态、土掌房建筑群一起保护,而且上下结合,双柏县已经连续主办多届诗会、彝族文化研讨会,将抢救、研究、宣传、开发同步推进,效果较好。事实上,双柏县的整体经济不如峨山县,但是文化保护意识、保护力度、开发措施要强于峨山。石屏县,主打乡村彝族民俗旅游、彝族花腰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史诗歌谣文化,以及彝族文化研究。石屏县的乡村民俗旅游,如慕善村,对古村寨进行保护,规定老寨新建民居,农户必须建新如旧、修旧如旧,保持土掌房的外观样式。在文化研究方面,光县史志办的李朝旺,就已经出版个人文化研究类著作十多部,对石屏彝族文化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宣传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石屏的经验是乡村民俗旅游、歌舞展演、学术研究三位一体进行。元江县,在县彝学的民间组织下,元江县的毕摩文化、彝语彝文文化、歌舞文化宣传、火把节节庆文化等方面,搞得有声有色。

二、峨山成立彝学研究所的必要性

(一)政治上的必要

在新时期,峨山县成立彝族文化研究所,继续贯彻和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反映了峨山彝族人民继续巩固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反映了峨山彝族儿女永远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也反映了峨山县党委、政府在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彝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必要

在当前,峨山的经济发展也需要重新定位和转型,彝区需要从传统农业种植经济转向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从单纯的烤烟经济转向多元化发展,从冒烟的工业经济转向不冒烟的文化产业和地方旅游经济产业。在文化产业和地方旅游经济中,大打彝族文化品牌,传承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开发出各种民族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产品,打造地方彝族文化的优秀形象,增强地方彝族文化的旅游魅力,开展乡镇特色彝族文化小镇建设,开展乡村民俗旅游,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抢救和传承彝族文化遗产,开展地方彝族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成立彝族文化研究所,集中人才和资源,发挥智库作用,开展彝族文化研究工作和传承活动,为地方彝族文化的大发展,为彝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献计献策,做出贡献。

(三)地方特色文化构建的必要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面前,构建个性鲜明的地方文化,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地方文化,拥有其他地区复制不了的特色,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峨山来说,构建具有峨山特色的地方文化方能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事实上就是打造一种发展优势,形成一种错位发展模式,避开和其他兄弟县市的重叠华和同质化竞争。地方特色文化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起来的,对于彝族自治县来说,地方文化的构建当地主体自治民族的文化不能缺位,因此峨山本土文化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地方彝族文化,首先抢救、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遗产,然后进行研究、创新,这个过程需要一支专业性的本土队伍来进行若干年的努力,形成成果积淀,进而打造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协同创新的现代彝族文化。

(四)提升区域文化与经济竞争力的必要

当前,在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民俗旅游经济正大行其道,对于民族地区来讲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是融为一体的,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不管是自治县还是非自治县,只要当地存在独特的民族或族群及其文化习俗,都可以将民族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所需的资源,然后通过产业规划和市场化运作,将资源再次升级为资本,从而大力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目前,云南的丽江、大理、石林等知名旅游地区均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进而提升旅游的人文内涵,加强旅游经济的独特性、品牌性和竞争力。在峨山周边的双柏、新平、元江、石屏等县都非常注重加强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打造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有些兄弟县在抢占先机,纷纷成立县级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如2016年红河州绿春县已经成立了县级哈尼族文化研究所,性质为事业单位属性,行政级别为副科级单位,人员编制4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也成立了县级的研究中心“南诏文化研究中心”,通过县彝学会,连续开展县内彝族文化研究活动,主办多次重大彝学研讨会,发表了以当地彝族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十多部与当地彝族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极大的促进了对当地彝族的历史、语言、宗教、习俗、歌舞等层面的研究,由于有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巍山彝族打歌也申报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大力开发彝族土主崇拜文化,提升地方旅游经济的文化内涵,效果非常明显。石林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均成立了县级彝族文化研究机构,试图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和支持本县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工作。峨山如果要加强区域文化与经济方面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扶植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事业,提前谋划,尽快成立峨山彝族自治县彝族文化研究所。对于一个县财政来说,承担五六名事业编制人员,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定要高瞻远瞩,谋篇布局,趁现在峨山的彝族文化还没有全部失传之前,投入点小钱,做一点事实,为的是将来只留遗产,不留遗憾。

(五)打造彝族文化大县的必要

新中国的建立,彝族文化研究与传承事业迎来了春天。当前,随着“彝学”成为了二级学科,标志着彝族文化研究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彝学研究正在迎来了新的一波高潮,在这波高潮面前,西南各省彝族地区纷纷设立研究或传承机构,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抢占彝族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在玩文化软实力的21世纪,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可以紧密互动和反哺,各地已经尝到了甜点,如巍山县和石林县,巍山县的例子上面已经说过,此处略过。石林彝族自治县,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成立了县级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大力对当地彝族文化进行研究和开发,用彝族文化来打造人文景观,来与石林风景区自然景观相互补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借助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自然旅游景区的人文内涵。楚雄州永仁县,借助彝族赛装节来搞活地方旅游经济,姚安县通过彝族史诗“梅葛”来营造旅游增长点,双柏县通过毕摩文化、查姆史诗、老虎笙等彝族古老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本县的彝族文化品牌和形象,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地方的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做好了,就抢救、保护和整理出了一大批文化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使其向文化资本转变,从而提升地方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形象,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反之,若一个地方只有自然景观,而缺乏人文景观和人文内涵,那么这个地方很容易处于本土文化贫困状态,经济、文化、社会很难协调同步发展。

(六)彝族文化研究、传承与开发资源的整合

在彝学研究方面,峨山县目前是有为数不多的研究人才和小有成果的,但是这些基础条件要么分散,要么属于业余爱好或兼职,没有形成资源整理,研究力量没有凝聚起来。在上个世纪末,峨山县的赵光汉、李增华等人就参与了彝族重要文献“尼祖谱系”、“洪水泛滥”、“吾查们查”等的翻译和出版工作,在当时的彝学研究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李增华老师通过个人的持续努力,对峨山县彝族毕摩文献、毕摩传承、彝文整理等工作做了许多实事,由于经费问题,部分文稿仅以内部刊印形式赠阅,但仍然在彝族文化研究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仅存的研究力量,就是峨山县彝族文化研究事业的“火种”,不能熄灭,需要集聚起来,使其燃烧,本土彝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才能兴旺起来。峨山县的彝族花鼓舞,在形式、内涵上独具特色,但是由于本县彝族文化研究力量分散薄弱,且无专门的机构负责研究和传承,所以导致花鼓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不受重视,且行动滞后。这些都说明,峨山县急需成立县级彝族文化研究所,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统筹协调,集中发力。

(七)树立地方本土文化自信

解放前,中国少数民族遭受了大汉族主义、封建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给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心理造成了伤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但是受数千年历史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中,要以当地人为主体,以当地人的福祉为根本点,让当地世居民族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充分受惠。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全面发展,需要调动当地彝族人民的文化的自信心和建设的积极性,要让当地彝族人、彝族文化充分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激发出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民族文化自信心,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峨山县彝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提升彝族民众的文化自信心。

三、峨山县成立彝族文化研究所的价值和意义

(一)政治价值

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方面,再次成为“标兵”,做“先进县”。再次体现出了峨山广大彝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当家做主、高瞻远瞩、敢为人先、创新发展、敢啃硬骨头进行深度制度改革的闪光精神,也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做出贡献。

(二)经济价值

通过对彝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将民族文化遗产内容整理形成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发展为民族文化资本,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和促进旅游经济,形成地方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打造本县彝族文化形象,增强本土文化软实力,打造人文景观,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提升旅游经济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形成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三)文化价值

充分发挥“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的金字招牌,参与中国彝族文化研究事业,抢占新时期彝族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制高点和话语权。传承彝族优秀文化遗产,研究和创新彝族文化,构建地方文化特色,塑造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连接城镇文化与乡村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为今所用,净化乡风民风,丰富乡村文化,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体系。

(四)增强彝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

只有树立民族自信心,才能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少数民族农民也才能大胆、自信地走出山寨“闯天下”,彝族乡村社会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压力为动力,化外力为内力,化输血为造血,脱贫致富奔小康,热情饱满搞建设。

(五)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的整合

如前述,峨山县彝族文化资源、研究力量、研究成果等都较为分散和无序,因此,有必要建立彝族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平台,成立彝族文化研究所,从制度层面上给以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集中和整合全县范围内的彝族文化研究与创新方面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打通目前各自为政的部门壁垒,打通彝族文化传承与开发的上中下三个层面,集中资源,统筹规范,重点创新,一个拳头发力,搞好峨山彝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进而促进峨山彝族文化产业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本文为“首届中国彝族特色旅游小镇文化学术探讨会”参会文章,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富良棚乡,2017年2月6日)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