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毕摩文化之乡”美姑县总是蕴藏着无数的神奇,话说在美姑县的沙库乡就有一个叫依拙的美丽村庄,青山环抱着绿树与青一色的瓦房构织成美丽的画卷,毕摩朗朗的颂经声从古至今从未在村里停息,从而让这个美丽的村庄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据说依拙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是毕摩,而且这些毕摩都来自于一个家族,人们更多的喜欢叫这个村庄为“毕摩村”。隆冬时节,冒着片片雪花我们驱车来到这个远近闻名的“毕摩村”领略了无数的神奇……
汽车驶出沙库乡不足2公里就到了依拙村,“上方有山好牧羊,山下有寨好居住,寨下有坝好耕作,坝中有地好赛马,山下有河好饮水”该村所处地理位置正好应和了彝人这一择居习俗,村中有一位年近80岁的老毕摩告诉我,“依拙”村名字的来历就来自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话说曲比家族原是定居于云南,统称为“沙马”家族世代行毕,沙马首领有三个儿子都子承父业,父亲要幺儿子远离故土到凉山定居以弘扬毕摩文化,于是幺儿子带着背负法器的随从来到凉山寻找安身之地,来到依拙境内只见这里绿树成荫、土地肥沃,村前有清澈的河水、村后有丁冬的小溪,且水不入境,是个理想的居住地,可村中却独有一户姓石尔的人家人丁单薄,打听后得知此户人家儿孙均不长寿,幺儿子求得主人同意,在此定居义务为其作毕、医病祈求人丁兴旺,石尔家族日渐兴旺后不忘恩人,赐予沃土、骏马让其在此长久定居,因其会‘毕’,改姓曲比,统称“沙马曲比”,曲比毕摩给村命名“依拙”,“依”即彝语水,“拙”交界处,意思为两水交界的理想家园,而今曲比家族已在此定居21代上千年,仅在该村就有94户,毕摩人数达273人,占全村人口的一半以上,他们世代行毕,由此依拙村从古至今毕摩朗朗的颂经之声从未停息。
也许是因为受浓郁的毕摩文化熏陶的缘故吧,曲比家族的人团结友爱、和谐相处、过着朴实而传统的生活,在这里外出打工的基本没有曲比家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对故土不离不弃,他们热爱植树,这里终年绿树成荫,主要经济来源除作毕收入外,就是经济林木和畜牧收入;也是因为受传统毕摩文化的影响,这里民风淳朴,无一吸毒或涉案人员;在其它彝区极少见到的古老彝族建筑在这里却随处可见,古老的院落、筒子楼讲述着不老的历史……
神圣的“节日”
彝族谚语道:“父欠子债当推成家立业,子欠父债要数祭祖送灵。”作为后代,应当将对祖先的崇拜置于首位,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是后辈子孙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于是有了众多而频繁的祭租送灵仪式,“尼木撮毕”则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最受重视的送灵归祖仪式,远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其在彝民的心里神圣程度高于彝族任何节日。我们来到依拙村的第一天便正好赶上曲比木达家在举行这一盛大的仪式,听说为了完成这一神圣的职责,木达家的子孙们足足筹备了一年,而早在几天前村民们也送来了援助的泡水酒等物品。曲比木达家世代行毕,在不同年代均出过资深的毕摩,也因如此他家举行的这场“撮毕”仪式是最为完备和传统的,含盖了数十场大小仪式,其中的“得曲以德”仪式是在其他家族举行类似活动时极少看见的,是专为具有优良传统的家族举行的仪式,也因其渊源的家族历史,家族成员的服饰装备极为繁华,更是其它家族仪式活动中所见不到的。来到木达家的撮毕现场,我们真正见识了来自毕摩家族博大的文化和富足,从远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彝族服饰、铠甲、战马装备、银饰等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经过家族子孙的展示、穿戴让人仿佛置身历史,而陈列在堂屋里的数百册祖先流下的毕摩经书使人感觉走进了毕摩历史博物馆,林林总总的祖先遗产让许多身家百万的成功人士出巨资也无法购得,村民们说如若不是在这神圣的节日旁人是无法见到的。参加仪式的人都是与此次所祭祖先有血缘、亲缘联系的,达到近百人,祭祀所用的牲口羊就有10余头,猪达到了近30头,除了主持毕摩是外村人外(据说此仪式主持毕摩不得是同姓人),其余13位毕摩均是本村曲比家族的资深毕摩,仪式所用的神签整整插了1亩多地,每一位毕摩守侯着自己的一方神座进行着神圣的典礼,场面庄严、肃穆,据说进行送灵归祖仪式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子孙的孝心,另一方面则是在向祖先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发展和宗族壮大,娱乐是议事中最有看点的,只见后代子孙身着华服进行赛马、抢羊、摔跤等娱乐活动,场面上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有村民告诉我观众中就有不少的毕摩,占人群的一半,并且都是依拙村民,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能完成彝族最大宗教仪式“撮毕”。
一座神圣的“学堂”
依拙村可以说是一个学习毕摩文化的“大学堂”,在这里也许会有不识字的曲比家的学龄男孩,却决不会有不会朗诵毕摩经文的,曲比家族的的男孩从出生之日行过圈户礼后便耳闻目睹着毕摩浓郁的文化成长直到入土,每一位男孩都从父辈处学到了或多或少的经文,就连参加工作的人都不曾丢弃过毕摩文化,每一位男孩都是毕摩文化忠实的传承人。在该村曲比家族的人最不缺的就是经文,户均拥有经文10册以上,每一户人家的堂屋内都挂有毕摩经文。曲比战甲现年88岁了,他是依拙村在世的最老的毕摩,也是最富有的人,富在于他拥有400余种毕摩经书,有近百位毕摩学子,他的家里拜师的学子从未停过,如若在农闲时间村里从4、5岁的孩子到20-30岁的成年人都会成群结队去听他讲学,有许多外村人会不远千里到此拜师学艺。38岁的曲比格曲是美姑县任何一场大型文化表演的主角,他9岁行毕,会沸水洗身、蹲火、咒羊等毕摩绝活,他表演的节目曾让中外友人赞叹不已,在他的传授下4个读书的儿子都会毕。曲比尔叶已近六十,是远近出名的资深毕摩,凡是适合作毕的吉日,邀请其作毕的外村人踏破了门槛,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他养有三个儿子,都会作毕却不当毕摩,大儿子搞驾驶、二儿子参加了工作,三儿子在家务农也不爱好毕摩行业,当时又没孙子,闷坏了的老人于是总是教别人家的孩子朗诵经文,后来有一段时间老人居然教会了长孙女作毕,传统规定女子不作毕,这成了村里人善意的笑谈,而今老人的两个孙子都不足2周岁,可你还别说,在老人的耐心教导下,说话还不流利的孩子听起经文来却聚精会神、象模象样。我们了解到依拙村242户、474年名村民中有曲比家族94户毕摩273人,最多的一户人家毕摩人数达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