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记大理州成立五十周年既州彝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彝区走向繁荣

作者:陈智岗
发布时间:2006-10-03


    彝族,一个伟大的少数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畔生息繁衍。公元8-10世纪,与白族等少数民族一同建立名垂千古的南诏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摆在前进中的重重问题;半世纪以来,大理州各地彝族群众伴随着伟大祖国发展、壮大,走向富强,又于改革开放中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并向无限辉煌跨跃。

    就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彝族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丛山峻林中的一块块富有生机和富有活力的热土上,创造着发展的惊喜;在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发展的硕果;在一个个重点建设工地上,谱写着发展的乐章。



彝区辉煌五十年

—记大理州成立五十周年既州彝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彝区走向繁荣

□陈智岗

    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在自治州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大理州彝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一个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针对彝区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选择优势、发展支柱产业上,致力于扶优扶强,优强联动,加快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步伐。

    基于清醒的认识和创新的思路,彝族人民积极培育出一个个举世有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作为对支柱产业的拓展与升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播撒五彩希望,收获金色梦想。

    扶优扶强,优势地区优先发展。与此同时,彝区人民在发展各特色产业方面做功夫,做足文章,形成许多独具地域特色、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优势产品;以烤烟、肉牛、泡核桃、茶叶为代表地域特色支柱产业,已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逐渐构成独特地区影响力,而另以蚕桑、亚麻等为代表的产品亦紧随其后,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这五彩缤纷、香飘万里的特色产业,托起了彝区人民群众的梦想与希望,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向世人展示了彝区看来居上的巨大潜力和魅力;同时,体现了地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展,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的能力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经济发展方向的水平。



南诏故地 红河之源——巍山彝族

    巍山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设置较早的郡县之一,春秋战国时属滇国地,西汉元封二年设邪龙县,隶益州郡,唐代是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南诏国故都,宋代设阳瓜州、开南县,元代设千户所,明代设蒙化府,清代设直隶厅,1956年11月成立自治县。

    全县2005年末总人口303159人,其中农业人口281677人,非农业人口21482人,男女性别比为1028:100。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3115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3%,其中:彝族101145人。

    实现年生产总值1060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12万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0669万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40399万元,同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4:19:37调整为42:20:38,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非公经济长足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44.3%,比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县小春粮食总产2856.3万公斤,大春粮食总产8803.3万公斤,全年粮食总产11659.5万公斤,同比增2.0%;收购烤烟17.6万担,实现烟农收入9673.9万元,烟叶农特税1941.9万元,增收301.9万元;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油菜32497亩,亚麻20000亩,碑大麦53440亩,玫瑰茄1920亩,全年粮经比例为60:40。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种植核桃2万亩,全县核桃面积达16万亩。9月末全县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15.3万元、8.6万头、14.6万只;10月末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9585头,牛奶产量达2650吨,肉类总产量达24059吨,同比增长3.8%。第三季度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35.2元,同比增长27.9%,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79385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540元以上,增长6.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福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五茂林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巍南公路正式通车投入使用,巍弥公路改造争取年内完工;巍完山景区建设全面竣工;巍山一中整体搬迁工程完成征地,一期工程陆续竣工,19所中小学排危工程多数竣工投入使用,红河源中学如期实现了秋季招生;启动了大仓卫生院整体搬迁等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县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年内可以动工。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1至10月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41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12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62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3493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0.2%、15.3%。



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南涧彝族 

    一个以农业产业结构和社会人口乡村型分布为基本特征,99.3%都是山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全县共有5乡4镇,80个村委会(办事处),1593个农业社,总人口21539人,其中,彝族人口99343人,占总人口的46.12%。1965年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掀开了南涧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从深山老箐的人背马驮,到现在的全县通公路1200多公里,其中214国道67公里,省道99.5公里,县乡公路400多公里,村社公路600多公里。成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指引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辉照耀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涧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南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茶叶是南涧县较为典型的一大传统产业,也是南涧县最具有规模优势的经济作物之一,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南涧茶叶产业已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何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加快南涧茶叶产业化发展,使茶叶早日成为富民强县的骨干产业,是贯彻州委、州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现已有茶园面积6.8万亩,分布于5乡4镇,种茶农户达2.1万户,大小茶场78个(其中 : 效益好的6个、占7.8%;效益一般的35个,占44.9%;效益差的37个、占47.3%),初制所37所 。主要集中在公郎、无量、沙乐、小湾东镇4个乡镇,初步形成了以黑龙潭、银山、罗伯克等茶场为中心的绿茶和以台商华庆公司为核心的乌龙茶两大生产区。茶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产品以晒青绿茶、烘青绿茶为主,部分生产沱茶、普洱茶等精加工产品,正积极开发乌龙茶和手工名优绿茶。全县已建成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4000亩,已有1万多亩茶园通过了生态绿茶生产基地认证;5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生产认证;1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AA认证;1户企业通过了有机茶生产、加工认证。已引进4家外来投资商,其中2家为台商,以开发乌龙茶为主。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7.48亿元,是1965年的77倍;财政总收入预计达1亿元,是1965年的8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586元,是1965年的40倍。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波澜壮阔的40年形成了今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到处显现勃勃生机的南涧;是南涧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40年来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生辉照耀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方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南涧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结果。

    自2002年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小湾电站开工时,就明确提出了南涧是小湾电站建设的主战场。全力支援、优质服务小湾电站建设成为南涧县干部群众的一个共识。几年来,全县紧紧围绕“支援和发展”两大主题,全面落实“当好配角、搞好配套、优质服务、加快发展”的支援小湾电站建设工作方针,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经过4年的努力,已形成电站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同时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彝族

    每当听到素有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那绝妙的旋律,就会想起同时被美名为“花灯之乡”、“十大姐的故乡”及“蔬菜王国”的弥渡。也就会想到弥渡的彝族人民,他们主要聚居在牛街彝族乡,有14个村民委员会,126个自然村。彝族群众遍及全县4乡5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004年末人口266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0%,彝族干部234人,妇女干部41人,企事业单位173人。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2003年彝族地区最后3个村委会接通了程控电话,最后一个自然村通了电,彝族群众基本实现了脱贫,解决了温饱,实现了“三通”。

    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8%,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彝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来抓落实,坚持协调各方,支持彝族群众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帮助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在县委、政府、上级和部门对民族地区进行了重点帮扶和大力支持下,政策上给予了倾斜,资金上重点支持在广大彝放群众的积极支持下,立足各村实际,不等、 不靠真抓实干,打牢基础设施建设,“八五”期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保证精烟协调发展,依靠科技,强化畜物养殖,发展花椒、泡核桃。在各极的支持下,围绕“五个一”工程目标,彝族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修小水窖建设7466件,饮水工程项目建设62件,彝族群众基本实现每户一个水窖的目标,确保粮食的生产。在目前不能靠山吃册的情况下,养山护山,封山育要和经济果木林的营造,彝族群众为生态农业打基础,在发展黑山羊受限的情况下,以家禽科学饲养为主体,坚持走出去,彝族在下关、昆明外出打工近余人,这部分人员从思想、认识、资金带回上对家乡的建设也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各级实施“87”扶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始终坚持近抓粮烟、中抓畜牧、远抓林果、保生态、求生存的工作思路,即农业、交通、通讯、电力、科技推广,在上级机关、挂钩村,县乡党员干部个人“结对帮扶”的真扶贫感召下,广大彝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1998年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1999年彝族群众实现了粮食、人均收入翻两番的总目标。在彝族地区,以解决基本生存改善基本条件为重点,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帮助贫困户掌握生产技术为主,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有效地落实了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强发展后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彝族地区返贫率已控制在5%以内。由于彝族地区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整体发展缓慢,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加上二十几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公路建设、学校、兴修小水池(窖)为同程度投工投劳(集资)。对彝族地区的发展,彝族受益成效是明显的。但目前面临着还欠债,民族乡、村群众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难,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在投入资金不足现状,层层负担重,恶性循环,当前彝族群众仍在温饱线上,还处在基本脱贫和巩固脱贫阶段,彝族聚居区大部分面对水土流失、部份地方大面积山体滑坡,基本生存条件受到威胁,政府积极想办法做了大量的、对彝族群众的异地搬迁工作,但目前仍有50余户彝族群众230余人面临着搬迁。

    二十几年来彝族地区发展是明显的,彝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中国核桃之乡——漾濞彝族

    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于1985年,历来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县域经济节节攀升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1亿元,比1985年增长7倍,人均排名占全州第5位;财政总收入4624万元,比1985年增长13倍,人均排名为全州第2位;农民人均收入1467元,比1985年增长7倍,人均排名为全州第6位。境内居住着彝、汉、回、苗、傈僳等17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0046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569人,占总人口的63.28%;彝族人口45062人,占总人口的44.86%,占少数民族总数的70.90%。全县资源丰富,陆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总量的98.93%,人均占有土地28.79亩;耕地面积11.45万亩,人均1.2亩;水资源总量27.13亿立方米,人均2.77万立方米;有30多种矿藏,其中以大理石和锑矿储量最大;森林覆盖率达68.4%。漾濞是“中国核桃之乡”、“美国山核桃示范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彝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最突出、内容最丰富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漾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全县泡核桃面积达到38.5万亩,同时建好了其他农业产业化项目基地。试验示范和科技工作得到加强。不断调整和完善了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公司加基地连农户”模式的利益共同体,组织各级各类专业协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取得新突破,以能源、交通通讯信息、水资源为基础条件,初步构建了“漾江工业走廊”,实现了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转变,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各局初步形成。完成了全县的《小水电建设发展规划》、《黑惠江漾濞段水能开发规划》和《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了县网平台建设,启动了投资近亿元的“642”工程(6座变电站、4条主干线、农网、城网),将全县电网建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优质电网。加快电站建设,两年来可研论证确立了41座电站建设项目大力招商确定了15座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业主,全县建成、在建、规划拟建电站总装机达4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95.1%。冶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年产30万吨的大理大钢异地技改项目即将投入试运营,矿藏开采成效明显。化工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12万吨的跃进化工公司硫酸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初见成效。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收益良好。扶持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搞好了生产、技改和新项目的研制开发,还培植了一批核桃加工企业,企业收益良好。以城镇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纲要,实施了民族文化广场、核桃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县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整治等工程,县城供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以小春箐水库大坝建设工程为主的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全长73公里的瓦鸡公路弹石化改造和石门关旅游公路及栈道的建设,实施了雪山河二大桥等建设工程。四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呈现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的良好局面。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120万元,比2002年增长26.30%,年均增长12.38%;财政总收入完成4626万元,比2002年增长21.29%,年均增长10.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71万元,比2002年增长17.33%,年均增长8.32%;完成固定资产21974万元,比2002年增长48.43%,年均增长21.83%;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元,比2002年增长11.53%,年均增长5.61 %。



彩云之南——祥云彝族

    位于大理州、楚雄州交界最边远的祥云县东山彝族乡,全乡辖八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40人,彝族占总人口人86.5%,是祥云县独一无二的民族乡。在党的扶贫开发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方便交界的各族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依托交通活跃城乡,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及发展集市贸易的效益。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全乡境内的公路进行维修,确保畅通的基础上,组织群众修通新民村通往姚安县三角村公路,新朗村通往姚安县大河口公路,特别是投资4万元为三角村修建公路2公里;在上级的帮助支持下靠发动群众投劳架起了渔新大桥一座,桥长56.5米,总投资2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5万个工,为通往三角村公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的怕水盼桥问题。以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为契机,投工投劳架起了新朗村通往姚安县大河口的中桥一座,全长25米,总投资25万元。充分发挥交通优势,促进山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祥云县东山彝族乡党委、政府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接壤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带领全乡各级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加快山区的发展步伐扎扎实实地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洱海之源——洱源彝族 

    洱源境内200年末彝族人口9898人,仅占总人口的3%左右,但她是一个分布面广(12个镇乡都有分布)、与省内外各地彝族支系有着同源共祖关系,又在长期与周围其他民族交往中,相互吸收文化,乃至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民族。

    诺苏支系,自称诺苏。“诺”,彝语意为“黑”,意译即为“崇尚黑的民族”。散居在县内的炼铁、乔后、西山、茈碧、三营、牛街等地山区。

    解放前,彝放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基本上是封建地主经济。然而从大小凉山迁徙而来的“诺苏”支系,内部还保留着一定的奴隶制度残余。这部分人多为了逃避压迫和奴役,经常迁徙。直至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彝族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人。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经济上长期不能摆脱贫困,彝族地区大多还属贫特困地区。一般村落分布在海拔2500米左右,其中纸厂海拔最高,为2700米左右。经济来源主要以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和林果业为玉米、荞子、小麦、燕麦、青棵、芸豆、黄豆及洋芋、埋茎等;经济作物为大麻(近几年已禁种);还有以大白芸豆为主的豆类,近几年来成为彝区经济的一项收入。彝族村落都是宽阔的高山牧场,畜牧业是彝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主要饲养牛、马、骡、山绵羊。以梅子为主的林果业也是彝族地区的一大优势产业。

    彝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间。这段期间,通过长期的扶持发展,四个彝族聚居的村委会都解决了通公路、通电、通水的“三通”问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培植形成了一些发展的优势产业。“腊罗”支系聚居的松鹤、南大坪两个村,培植了梅子优势产业。仅松鹤村就种了3000亩优质第子科技示范基地,梅子由1980年前的不足千棵,发展到2000年的近15万棵,人均50棵,年鲜梅产量175万公斤。并且不断拓宽发展思路,以3000亩山林的松茸及菌类采集权的发包方式,壮大集体经济。1994年起,每年包费由7400元,至2001年的承包费60万元,用以改善村公益建设、支付村提留统筹,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也对上级财税收入有了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彝族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文化活动活跃。“诺苏”支系聚居的纸厂、牛桂丹两个村在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实行定面积、定耕、定居的“三定”政策,立足区域资源,重点发展畜牧、林果产业,实行地膜包谷种植等科技措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0年,牛桂丹村被列为温饱示范村,实施重点扶持,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2002年在两个村实施异地搬迁项目,使两村的40多户农户从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高寒地带,向低海拔平缓地搬迁;县内其他一些乡镇也对彝族村社实施异地搬迁。“罗武”支系聚居的耳母村,虽然居“飞地”于边远地带,但仍不断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各级领导亲临关心指导工作,已分阶段解决了通公路、通电,以及教育等问题。



鹤庆六合彝族

    六合彝族乡位于鹤庆县东部,东临中江乡,南连朵美乡,西接松桂镇,北与金墩乡接壤,地处三乡一镇结合部,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全乡辖六合、大甸、黑水、松坪、麦地、毛谷、和乐、上萼坪、南坡、五星、河东、灵地、松园等13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07户,总人口17053人,其中农业人口16602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9%,其中白依人(彝族支系)622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6.5%。

    六合彝族乡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乡,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确定了“打牢基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稳粮、增烟、增烟、攻桑、强畜、兴林”的经济发展路子,走出了一条粮、烟、林、畜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新路子,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粮食生产上、以调整结构,逐步缩减种粮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目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004年粮食总产达3499吨;烤烟生产上,抓实科技兴烟和规模化种植,200年种植3000亩,圆满完成了6500担优质烟叶收购任务,均价11.46元/公斤,烟农收入388万元,实现农特税77.5万元,预计到2010年种植烤烟5000亩,产优质烟叶10000担,产植550万元;林业生产上,以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为核心,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对4.5万株梨树进行了改造,预计到2010年完成4000亩现有经济林果的进一步改造,实现产值200万元,作为新兴产业,新植桑园3299亩,养蚕1009张,蚕农收入76.4万元,预计到2010年发展到4000亩,实现产值400万元;畜牧业生产上,以品种改良为核心,走科技兴牧的路子,2004年累计完成了猪改2406窝,牛冻改82头,实现产值464万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00万元。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140万元,乡收财政收入1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9元,人均占有粮食162公斤。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狠抓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以品种改良为核心,科学管理为重点,大力培植和发展优质经济林果,目前已建成了8000亩优质梨,5000亩苹果,2000亩核桃,2000亩梅子,1000亩板栗。乡内还有较丰富的煤、铜等矿产资源有待开发。

    近几年来,该乡的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容积20立方米以上的小水窖建设已突破10000件,加之原有的库、塘、坝,极大地缓解了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困难;13个村委会全部实现通路,乡内公路网总里程达80公里;有10个村委会通程控电话,共有程控电话用户410户,移动电话覆盖了全乡13个村委会,移动用户500户。

    同时将带动旅游、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石材资源的开发。在这里世代生息繁衍的白依人,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神奇的民间传说,独特的民歌唢呐曲调,民族歌舞,以婚俗为主的奇异民风民俗及特有民族服饰火草衣的制作过程,都将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半个世纪彝区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五十年春秋劢精图治地覆天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之学会辅佐社会各项事业日益繁荣,进步,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传统文化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彝区人民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以崭新的风貌,通过思路创新、体制创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巨变的事实再次证明,只有跟着党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大理彝族地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推动和加快彝区经济不断地加速发展。

    半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信念,已经融入大理地区彝族人民群众奔腾的血液中;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在彝区已深入人心。50年的奋进只是一个开头,50年的成就只是一个序曲,更加宏伟壮扩的蓝图需要描绘,更加值得骄傲自豪的成就还在后面。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未来的彝区,是高歌奋进的地方,会有更多的超越与喜悦,充满憧憬的彝区人民,会有更多的振奋与自豪!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