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中国.贵州夜郎古都与可乐论证会报告

作者:来源:赫章县委宣传部网
发布时间:2007-11-24投稿人:纳拉


    这次受赫章县人民政府委托,由贵州省彝学研究会主办、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协办的“中国·贵州夜郎古都与可乐的论证会”经过参观考察、大会发言,已经圆满结束了各项议程。这次大会,有来自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有来自西南各省市的彝学专家、民族文化和考古、文物专家共87人,收到论文87篇,是一次夜郎研究史上的空前盛会。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夜郎古国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方国,夜郎文化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西南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深入研究夜郎民族历史,发掘夜郎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提升地方的知名度,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0多年来,省内各级考古研究部门、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部门,在开展夜郎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论证会上,经过参观考察、大会发言,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对有关夜郎的问题认真开展研讨,形成以下共识。    

    一、彝族是夜郎古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彝族先民就在夜郎地区活动;大约春秋中叶,彝族先民——古蜀国王笃慕(汉文献所说的杜宇)因蜀地突发特大洪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将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蜀相后到夜郎地区定居,成为夜郎地区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彝族先民就在夜郎及周边地区活动,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字。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统治阶级已经使用了彝族文字,四川三星堆等古蜀地出土的青铜兵器上的铭文、贵州威宁中水出土的陶器上的陶文、贵州赫章县可乐银子岩彝文摩崖石刻上的彝文,都是古彝文的再现。由于彝族文字历史悠久,彝族人民世世代代保护和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因而成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文字的民族。

    二、彝文文献记载的夜郎古国史实与汉文献的记载一致。彝文文献是彝族的正史,在研究彝族的历史方面,与汉文献有同等的价值。由于彝族在夜郎古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在散存黔西北地区数千件彝文文献中,就有多本记载了夜郎古国的形成、政治形态、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等情况。这些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益那悲歌》、《彝族创世志》、《夜郎史传》。《西南彝志》、《彝族源流》不仅记载了彝族先民在云、贵、川三省的活动情况,而且还记载了西南夷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先民从战国到明朝时期的活动情况,可以称是两部祖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通史。《益那悲歌》记载了夜郎民族生产生活状况、夜郎统治阶级的谱牒、夜郎古国的城池等情况。《彝族创世志》记载了彝族先民奋斗不息的历史。《夜郎史传》记载了夜郎民族创建夜郎国,夜郎王在可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是一部让人们了解夜郎、认识夜郎的历史专著。这些彝文文献记载的史实,和汉文献的记载基本一致,但更为具体详细,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三、可乐是夜郎国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据有关彝文文献记载,大约从商周时期开始,夜郎民族进入了阶级社会,有了国家的雏形。但是,那时的国家机器还不完整,彝文文献典籍记载所称的君长,实际是领头人。到春秋时期,夜郎民族在可乐建立了君、臣、师、匠为一体的国家机构,修筑了王宫、颁布了集政法、军法、民法为一体的二十条成文法律,推动了夜郎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夜郎侯多同在可乐执政,治国有方,夜郎国内政通人和,对外和平友好,夜郎古国出现了辉煌灿烂的局面,成为西南夷地区的最大方国。公元前135年,唐蒙入使夜郎后,夜郎政治中心多次转移,最后迁出可乐。由于可乐曾是夜郎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交通方便、人口聚集,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与今昆明、大理、成都、重庆齐名。

    四、可乐是秦汉时期巴蜀通往百越和南亚的交通咽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打开通道,深入西南夷民族地区,派常?修筑“五尺道”。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入使夜郎,会见夜郎侯多同,双方达成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的协议。唐蒙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以后,又发巴蜀卒治道,修通了北起宜宾,经过可乐,至曲靖的“南夷道”。道路的贯通,使巴蜀的布匹、竹杖等土特产得以广为流通到印度和阿富汗等地,枸酱等经过“南夷道”转水运流通到百越地区。

    五、可乐是西汉王朝控制西南夷的战略要地。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入使夜郎,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可乐是犍为郡中的汉阳县。这是西汉王朝首次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由于可乐在西南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地位,西汉王朝还在可乐加设“都尉”,犍为郡的军事首领和全部军事人员都驻可乐。公元前126年,汉王朝为了应付北方匈奴威胁,暂时放弃对西夷地区的管理,“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保就”。此时,都尉治所仍在汉阳,并全权负责对两辖地的管理。

    以上五个方面,是参加会议的彝学专家专家初步达成的共识。对夜郎与可乐的其他方面尚待彝文翻译工作和可乐考古的新发现才能继续深入研究。

    由于可乐在夜郎时期和今天贵州考古的特殊地位,与会专家一致呼吁:贵州文物考古部门要加快可乐夜郎考古的步伐,把可乐夜郎考古放在贵州考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争取再出新成果。与此同时,要求省人民政府对可乐遗址的保护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倾斜,把可乐遗址的保护放在贵州全省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可乐夜郎旅游开发进程,把可乐遗址建设成为贵州西部的旅游重点,为这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做出新贡献。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
2007年11月12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