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快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地图集之彝语方言及其分布图文字说明

作者:普驰达岭,原出处:《中国语言地图集》
发布时间:2007-06-15


    [按:本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中国语言地图集》(上)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地图集》(下)中“彝语方言分布图及文字说明”部分内容,现贴出来,提供大家参考]
 
    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出版的C10是藏缅语族语言图,由李永燧老师负责,参加的人员有孙宏开、徐琳,徐悉艰、武自立四人。1987年版的藏缅语族语言分布图,即C10包括在涉及到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区内的中国境内地23种藏缅语族语言:覆盖包括了藏语、错那门巴语、墨脱门巴语、嘉戎语、羌语、普米语、博噶尔珞巴语、义都珞巴语、达让凳语、格蔓登语、独龙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彝语、纳西语、白语、傈僳语、拉祜语、哈尼语、基诺语、怒语、土家语在内的23种语言。该分布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先生绘制。由于图幅的原因,该图没有独立地将彝语支语言作为单独的语言分布图显示出来。也没有把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四省区内的彝语,作为独立的图副将彝语方言给予体现,该版的图分层次简明清晰,相关的文字说明也言简意赅,虽然基本上符合藏缅语族语言实际情况,但由于文字说明过于简洁,没能具体地反映出该语族语言的总体概貌和具体情况。这也是1987年版藏缅语族语言图的美中不足处。而这次修订新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彝语方言作为一个独立的图副,很具体地把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及广西的彝语,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彝语方言划分标准,用具有区别的网格图示将以表现,使我们很直观地看到了彝语六大方言的具体分布情况。总的说来,本图是在原1987年版C10图的基础上,根据最近20年来学术界对彝语方言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并陆续出现的一些新的成果,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而成的。
 

一、彝族历史文化概述
    (一)人口与分布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7762272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体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等19个自治县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此外,大抵北自大渡河,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都有彝族人口以村落为单位的零星分布,这些地区的彝族一般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另外,在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家也有近3万多彝族。其中,越南有1万多彝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彝文,史称“爨文”、“韪书”或“罗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音节文字,在彝族民间还遗存有大量的彝文文献和古藉,这些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新中国建立后,四省区根据各省不同的彝文(也称传统彝文)进行了规范整理,并在各省彝族聚居区推行使用规范彝文。其中于1975年制定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文字,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效果良好,一直使用至今。

    (二)族源与历史
    彝族支系繁多,在历史上有诺苏、聂苏、纳苏、罗婺、阿哲、阿西泼、撒尼等一百多个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彝族。

    彝族先民与远古时期的氐羌族群有渊源关系,是古氐羌人在南下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形成的民族。约在4~5千年前,早期南下羌人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为?(濮),?系“羌的别种”。

    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无弋爰剑之后,自甘、宁、青一带的河湟地区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诸羌,与?、昆明相接。魏晋以后,昆明人与?(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有乌蛮的分化,乌蛮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活动范围已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形成了以三省毗临的的广大地区为核心的分布格局。公元8世纪30年代,在云南衷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制集团,其中“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公元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民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其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区。随后,贵州彝族地区出现“罗甸”等奴隶主集团和政权,四川凉山彝区原来的部落军事首领“兹莫”在该地区建立了几十个“兹莫”奴隶制统治集团。在各地区长期保持着奴隶制度成为彝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蒙古蒙哥汉三年(1253年),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路进攻云南,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形成较松散的反蒙古联盟,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明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乌撒、乌蒙、芒部、东川、永宁、马湖、建昌等各地彝族土司连成一片,互相支援,保持着较完整的奴隶制度。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部分地区迅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川、滇及大小凉山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比较完整的奴隶制度。近代以来,滇东地区还出现了以龙、陇、卢、禄、陆安六大家族为主体的封建地主、官僚买办集团。以富于反抗精神而著称的彝族人民曾多次掀起反奴隶制和封建统治的起义和斗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后,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摆脱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彝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彝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彝族聚居区及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先后建立了3个彝族自治州,19个自治县,并相继在云南、贵州、四川等3个省的60个市县内成立了260个民族乡。几十年来,彝族地区兴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农牧业生产有利长足的发展。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及南昆铁路等干线的通车,完全改变了彝族交通闭塞的历史,民族商业与对外贸易和民族旅游业有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财政金融、文化教育以及医药卫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工矿企业和钢铁基地也相继在彝区崛起。同时,数以万计的彝族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成百上千的彝族学子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彝族学子日益俱增,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彝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彝语方言分布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中国彝族世居的西南地区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山岳所在地。

这里群峰叠翠,江河纵横,气候类型多样,山川坝子相间、河谷纵深交错,海子星罗棋布构成了彝族世代生息、繁衍的自然居住环境。

    这里气候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厚足。有巍峨的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等山脉;有汹涌奔腾的大渡河、鸭绿江以及安宁河、元江、澜沧江、南盘江等河流;有风景如画的邱海、泸沽湖、滇池、草海、马湖等高原湖泊;还有昆明、曲靖、宜良、蒙自、玉溪及“凉山十坝”等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山区和半山区及部分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是彝族生活的主要地区。

    由于山川相间,峡谷纵深,这里的地形和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大多数地区在1000公尺到2500公尺不等,属山区或半山区,如哀牢山、无量山一带;一小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和河谷,如金沙江、红河及其支流的谷地。还有少数地方海拔在3000公尺左右,系高寒山区,大、小凉山的腹地和滇东、黔西北等地区。不同的地区的气温与雨量悬殊很大。高寒山区气候凉爽,山区和半山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一些河谷气候炎热、潮湿,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些都为农、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与多彩的地形地貌相适应,广大彝区的动物、植物、水力、鱼类和矿藏资源都十分丰富。云南楚雄地区金沙江中游林区、云南红河地区与贵州毕节、威宁一带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绿色钢材基地。四川大小凉山的大面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高山针叶林及亚热带经济林木等辽阔的原始林和再生林区栖息着虎、豹、熊、猩猩、野牛、野马、猞猁、羚羊等各种珍禽异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稀有珍贵动物,汹涌奔腾的大渡河、金沙江及安宁河、元江、澜沧江和南盘江等河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彝区盛产铁、煤、铜、锡等矿产,四川攀枝花的铁矿、个旧的锡矿、东川的铜矿在国内同类矿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彝区不仅物产丰饶,而且还是脊椎动物和古猿人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如在云南楚雄自治州所处的金沙江流域发现的腊玛古猿化古和元谋人化石已闻名中外,彝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路南石林奇观,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与色彩亮丽的彝族木制器皿等民间工艺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红河烟草、武定壮鸡、宣威火腿、建水汽锅鸡等是远近闻名的彝区特产。 

二、彝语方言使用情况及特点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缅语支的一种语言。彝族语言文字在藏缅语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彝语是藏缅语中使用人口比较多的一种语言,而且分布辽阔。在我国,彝族人口有7762272人(2000年),彝语使用人口约有650万人(2000年),横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其中云南彝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其次是四川、贵州,广西彝族最少,不到1万人。另外,在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也分布有说彝语的居民。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六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

    四省区的彝语方言由于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具体的语言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分布在四川大凉山和云南小凉山的彝族,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绝大多数人只会说彝语,不太懂汉语或其他民族的语言。云南、贵州的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与居住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多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老年人、小孩子和妇女多不懂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杂居在平坝地区的彝族,懂汉语的占多数,部分人已不会用本族语交际。散居在山区和河谷地带的彝族,一般会说本族语,并兼通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但少数人只会说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散居在平坝地区的彝族少数老年人和妇女会说本族语,并兼通兼通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青壮年和少年都只会说汉语,个别的会说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总的来说,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彝族,由于懂汉语的较多,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交际时大都以汉语作为交际用语。彝语方言内部土语与土语之间也存在差别,在彝语六大方言中,除南部、北部和西部方言内部差异较小,方言内部基本可以通话外,其他方言内部差别较大,特别是在东南部方言内部差别更大,如路南土语的“撒尼”、弥勒土语的“阿细”、华勒土语的“阿哲”和文西土语的“扑拉”彼此间都不能通话。甚至文西土语内部通话也有很大的困难。彝语各方言土语间的差别同支系繁多、自称不同有着一定的关系。除少数不同的自称可以互相通话外,多数不同自称的人彼此不能通话,因此不同方言间交际时使用的的汉语,而不是彝语的某一方言。但也有个别精通两中方言的个体情况存在,这种情况下的不同方言或土语个体交际中可以用对方使用的方言或土语进行交际。彝语不同方言、土语之间各自保存了许多特点,它基本上反映了彝族语言历史的演变,为研究语言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活材料。同时彝族有反映自己语言特点的传统古文字——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罗文”“夷文”,其起源时代至少可以推至晋代。彝文分布地域广,出现不同的变化,通过它记载了大量优秀的彝族文化,是研究彝族文化、语言十分有价值的材料。

    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及广西的彝族所使用的彝语,共分为六大方言二十六个土语,虽然在方言分布或土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难于相互通话,但各方言区在语言结构,如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有其共性和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1.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两套。许多地区的塞音、塞擦音还有带与不带鼻冠音的区别。
    2.除少数方言外,元音一般分松紧张,但只在某些声调的音节里构成对立,如在北部方言只在33、44两调的音节里构成对立。
    3.韵母一般由单元音构成,没有塞辅音韵尾,但泰国碧栗彝语里有-p、-t、-k韵尾。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有少数复元音、鼻化音和鼻尾韵尾。
    4.一般有3至4个声调,调比较简单。多平调和降调,没有曲折调。少数方言如东南部方言弥勒、西部方言的姚安各有个五个调的现象。云、贵二省境内少数彝语方言点存在的低升调(13),多用作语法手段或拼写汉语新借词。
    5.词语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SOV),宾语始终在谓语之前。
    6.名词、动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语后。有些副词修饰双音节中心词时,在中心语的两个音节之间。
    7.量词比较丰富,有些方言的量词能直接修饰中心语词,起后置冠词的作用。如北部方言量词起不定冠词的作用,东部方言部分地区量词起冠词的作用。
    8.有的方言有标志各种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的结构助词。
  
9.一部分动词的自动态和使动态,用辅音清浊交替表示,如贵州威宁彝语gu55(穿衣)、ku55(使穿)。
    10.有些方言以谓语动词、形容词的重迭、变调表示凝问,如凉山彝语Pê33(吃)、Pê44Pê33(吃吗?)。
    11.单音的词和词根占优势;构词后缀多,复合词多,单纯词少。
    12.四音格的连绵词比较丰富。
    13.各方言区的彝语数量词丰富,特别是牲畜的名词,不同岁数和公母牲畜的词汇分得较细,而对抽象的概念的词汇如动物、植物等表概念的词汇少,只有具体的动植物的称呼。
    14.各方言区彝语发展倾向基本上呈现出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由具体到抽象,由借词少到借词多,由不丰富到丰富的变化趋势。 

三、彝语方言分布图文字说明
    按照彝族的分布情况和语言使用特点,彝语共分六大方言:东部方言、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东南部方言、中部方言。各方言在彝语方言地图上的分布范围主要如下:

    (一)   东部方言
    操东部方言的彝族自称“纳苏”、“尼苏”等,人口约152多万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云南省,其次分布在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方言分三个次方言:滇黔次方言、盘县次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其中滇黔次方言包括四个土语:水西土语、乌撒土语、芒部土语、乌蒙土语;滇东北次方言包括五个土语:禄武土语、武定土语、巧家土语、寻甸土语、昆安土语。
    东部方言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至贵州黔西、关岭、广西隆林;南至云南师宗,与东南部方言区接界;西至云南安宁、元谋,分别与南部方言区、中部方言区接界;北至云南永善、巧家、昭通,与北部方言区接界。东部方言的具体分布如下:
    贵州省主要分布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平坝县、普定县、安顺市西秀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毕节市、大方县、赫章县、金沙县、纳雍县、黔西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织金县;贵阳市的白云区、花溪区、南明区、清镇市、乌当区、小河区、修文县、云岩区;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县、钟山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丹寨县、黎平县、麻江县、镇远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独山县、福泉市、瓮安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龙安县、普安县、晴隆县、兴仁县;铜仁地区石阡县;遵义市红花岗区、习水县、遵义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武定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昆明市的安宁市禄表乡、八街乡、一六乡,富民县赤鹫乡、罗兔乡,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嵩明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乡、先峰乡、柯渡乡,宜良县狗街乡、汤池乡、北古城乡;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市、富源县后所乡、大河乡、营上乡,会泽县娜姑乡、驾车乡、田坝乡,陆良县芳华乡、核桃乡,罗平县鲁布革乡、旧屋基乡,马龙县旧县乡、马鸣乡、大庄乡,师宗县竹基乡、大同乡、五龙乡,沾益县;昭通地区昭通市、大关县、鲁甸县、巧家县、威信县、彝良县、永善县、镇雄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东、会理、宜宾地区的泸州市的古蔺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西林县。

    (二)北部方言
    操北部方言的彝族多数自称为“诺苏”,人口约228万多人(2000年)。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其次分布在云南省。北部方言分两个次土语:北部次方言、南部次方言。其中北部次方言包括三个土语:圣乍土语、义诺土语、田坝土语,南不次方言包括两个土语:会理土语、布拖土语。
    北部方言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至云南永善、巧家与东部方言区接界;南至云南禄劝、永仁、剑川,分别与东部方言区、中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接界;西至四川木里,北至四川汉源、泸定。北部方言的具体分布如下:
    四川省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泸定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全县、德昌县、甘洛县全县、会东县、会理县、金阳县全县、雷波县、美姑县全县、冕宁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宁南县、普格县全县、西昌市全市、喜德县全县、盐源县全县、越西县全县、昭觉县;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眉山市东坡区(属新移民981人)、仁寿县(新移民805人);内江市资中县(属于新移民507人)、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荥经县;宜宾市屏山县。云南省主要分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永仁县、元谋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甸县;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汤廊乡、大松树乡等、丽江地区华坪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昭通地区巧家县永善县。

    (三)南部方言
    操南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称为“聂苏”、“纳苏”,约126多万人(2000年)。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南部方言区分三个土语:石建土语、元墨土语、峨新土语。
    南部方言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至开远、蒙自,与中南部方言区接界;南至江城、金平;西至双柏、普洱,分别与中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接界;北至昆明市,与东部方言接界。南部方言的具体分布如下: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河口瑶族自治县、红河县、建水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开远市、绿春县、蒙自县、石屏县、元阳县、晋宁县双河乡、夕阳乡,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玉溪市澄江县、峨山彝族自治县、红塔区、华宁县、江川县、通海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易门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四)西部方言
    操西部方言的彝族自称“腊鲁颇”、“米撒颇”,人口约109多万人(2000年)。   
    西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西部方言包括两个土语:西山土语、东山土语。
    南部方言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至弥渡、景东,与中部方言区接界;南至景谷、澜沧,与南部方言区接界;西至腾冲、龙陵;北至永胜、鹤庆,与北部方言区接界。西部方言具体分布如下:
    云南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祥云县、漾濞彝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潞西市、瑞丽市;丽江地区永胜县;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凤庆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永德县、云县、镇康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泸水县;思茅地区、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五)东南部方言
    操东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称为“阿细”、“阿哲”、“阿乌”、“朴拉”、“撒尼”,约90万多人(2000年)。东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包括四个土语:路南土语、弥勒土语、华宁土语、文西土语。
    东南部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至广南、富宁;南至马关、麻栗坡;西至弥勒、开远、蒙自,与南部方言区接界;北至师宗、昆明,与东部方言区接界。
    东南部方言具体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河口瑶族自治县、泸西县、蒙自县、弥勒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昆明市呈贡区、东川区、官渡区、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石林彝族自治县板桥乡、大可乡、维则乡、洼山乡、宜良县;曲靖市陆良县、师宗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广南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文山县、西畴县、砚山县;玉溪市华宁县。

    (六)中部方言
    操中部方言的彝族自称为“罗罗”、“里泼”,约71多万人口(2000年)。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包括两个土语:南华土语、大姚土语。
    中部方言其四界大体分布是:东元煤、禄丰,与东部方言区接界;南至双柏、镇远,与南部方言区接界;西至祥云、巍山,与西部方言区接界;北至永仁、宾川,与北部方言区接界。
    中部方言具体分布在云南省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大姚县、禄丰县、牟定县、南华县、双柏县、姚安县、永仁县、元谋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彝语六大方言区分布图显示:彝语的地理分布较广,就以云南省为例,8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彝族居住。彝语各个方言区在总体上趋成片分布,但成片分布中也有其他方言区小的交叉分布,其分布特点与彝族在西南地区以小聚居大分散的居住格局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2月。
陈  康:《彝缅语塞音韵尾演变轨迹》,《民族语文》1993年第1期。
陈  康:《彝语的声调对应》,《民族语文》1986年第5期。
陈  康:《彝语自动词与使动词的形态标志及其由来》,《民族语文》1990年第2期。
陈康、巫达:《彝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罗洪瓦达:《凉山彝语的使动范畴》,《中国语文》1962年8、9月号。
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彝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7月。
戴庆夏、胡素华:《彝缅语鼻冠音声母的来源及发展》,《民族语文》1992年第1期。
戴庆夏:《论彝语支》,载《中国彝学》(第二辑),戴庆厦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年4月。
丁春寿、朱文旭、李生福、朱建新、丁金宇、陈世良:《现代彝语》,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丁椿寿:《黔滇川彝语比较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6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胡素华:《彝语结构助词在句法中的地位》,载《中国彝学》(第二辑),戴庆厦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年4月。
胡素华:《彝语与彝语支亲属语言的结构助词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黄建明:《关于彝族文字称谓》,《民族语文》2001年第2期   马鑫国:《彝语构词变调及其成因析》,《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吉克夫江:《彝语语法范畴简论》,《西南民族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孔祥卿:《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
拉玛兹吾:《试论彝语次高调产生的原因》,《民族语文》1991年第5期。
李明、马明:《凉山彝语语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李生福:《彝语南部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
刘应珍、武自立:《尼苏彝语的塞边音在方言和亲属语言中对立》,《民族语文》1997年第3期。
马学良:《试析彝语语法中的几个问题》,《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木乃热哈:《凉山彝语形容词词缀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普忠良:《纳苏彝语形容词的变式类型》,《云南民族语文》1998年2期。
普忠良:《彝区多民族杂居村落族际语言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戴庆厦主编:《双语学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
普忠良:《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曲木铁西:《试论彝语名量词的起源层次》,《民族语文》1994年第2期。
王建明、曲木铁西:《彝语的形态及其功能》,《彝语研究》1991年。
巫  达:《凉山彝语骈丽词调规探讨》,《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
徐世璇:《共同缅彝语声母类别探索》,《民族语文》1996年第1期。
杨朝晖、何钢主编:《现代彝语教程》,四川民族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彝族文化大观》,1999年9月。
张余蓉:《凉山彝语单句类型分析》,《彝语研究》1988年。
赵洪泽、潘正云:《对凉山彝语虚词“ta33、mu33、mu33ta33”的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12月民族语言专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2月。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朱建新:《凉山彝语声调的语法作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朱文旭:《凉山彝语复辅音声母探源》,《民族语文》1989年第3期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