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全力唱响民族文化大戏
在神奇美丽的彝州双柏,有一片神秘、神奇、原始、诗意的土地。18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深深吸引了海内外的文化探寻。双柏故为“民族文化宝库”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
双柏悠久的民族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服饰物饰、饮食、建筑等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在境内发掘整理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母》被视为彝族的根谱,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收藏;彝族叙事长诗《赛玻嫫》被译为英文在国际上发行;《彝文医书》的成书年代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彝剧雏形《阿佐分家》从清朝乾隆年间就演绎流传下来;祭祀虎图腾崇拜的“老虎笙”,追求光明的火图腾崇拜的“大锣笙”,裸体纹身反映生息狩猎的“小豹子笙”为双柏所独有,被专家学者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此外,“四弦”、“花鼓”、“阿乖佬”、“青棚笙”、“龙笙”、“天鹅笙”等民间舞蹈也颇具特色。双柏的四弦王子李富强1956就在北京的怀仁堂登台献艺;“盘歌”、“罗山歌”、“火把节古歌”、“四句长腔”、“冷气腔”等一批山歌小调被音乐界认定为最 具特色的彝歌彝调。全县所有乡镇都有特色鲜明的民族节日:妥甸的“花山节”;法裱的“跳虎节”、安龙堡的“花鼓节”、雨龙的“祭龙节”、大庄的“二月八”、大麦地的“象山节”、鄂嘉的“哀牢山民族狂欢节”、独田的“姐妹街”;还有众多的民族体育项目,且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双柏县浓郁的民俗文化及其较高的史料价值,吸引着国内外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接踵而来;美国、法国、日本及广州、上海、北京、台湾等地专家学者慕名来到双柏,潜心考察;双柏民族艺术团将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天鹅笙等民族歌舞进行艺术加工改编,搬上舞台演出成功。1987年“老虎笙”开始走上舞台,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此后,日本、法国、台湾、香港和中央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省、州电视台以及众多报刊杂志的记者编辑,专家、学者纷纷涌向双柏考察、采访、拍摄、报道,使“三笙”名扬国内外。1994年双柏的“老虎笙”在澄江“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演引起轰动;1997年应日本文化厅邀请,双柏法裱麦地冲的“老虎笙”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参加第二届国际民俗民间艺术表演获得成功,引起日本文艺界、新闻界和学术的关注。1999年由州电视台摄制的“三笙”,在中央和省州电视台播出后,全部获奖;“老虎笙”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三等奖(国家级政府奖)、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节目一等奖;“小豹子笙”获中国外宣部“彩虹奖”三等奖(国家级政府奖)、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节目二等奖、社教类节目三等奖,“大锣笙”获云南电视台社教类三等奖,州广播电视节目三等奖。近几年来双柏民族艺术团又将“老虎笙”、“大锣笙”等原始舞蹈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有很强的观赏性节目,1999年以来先后应邀到世博园、上海、上东威海、云南民族村、东南亚影视城、省军区等地表演,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田园大舞台演出。2000年应法国蒙多瓦市让.费.普鲁市长的邀请,双柏民族艺术团到法国参加了“蒙多瓦市蒙特尔国际艺术节”,还邀请到郑州、省民委演出。2005年7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获金奖。2006年11月应韩国邀请参加国际民间面具舞艺术节演出广泛得到赞誉。“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龙笙”收入州情专题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仅双柏就有七集。以“三笙”为核心的“彝族虎文化”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以外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双柏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外交往的名片。
双柏民族文化积淀丰厚,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挖掘、整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彝族图腾面具及民间老艺人、老毕摩(即主持笙舞司仪的人)。“双柏县彝族老虎笙艺术之乡”、“大麦地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鄂嘉民间歌舞之乡”、“民间口头文学《查姆》”、“彝族《阿佐分家》”、“妥甸酱油传统工艺”,民间艺人杨家旭、李应忠、王庆刚、方会香、被省民委命名的民间艺人普家富、李开富、李富强等十五项被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州级第一批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双柏县彝族老虎笙舞之乡”口述文学《查姆》被省政府公布列为省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形成了《哀牢情弦》、《双柏县音乐舞蹈集成》、《双柏县戏曲概况》。建成了以虎笙文化艺术雕塑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广场;投资建成了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的集收集、研究、展示、演出、教育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中心;在“老虎笙”、“大锣笙”发源地小麦地冲、者科哨、李方村等地建立了虎笙园、锣笙园,为当地群众在民族节日期间开展民族歌舞娱乐、商贸交流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创作、编导、表演双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
双柏境内高山峡谷间民居土掌房独具特色;哀牢山梯田风格独特;民族服饰古朴典雅,民族饮别有食风味,民族风俗特色鲜明,民族歌舞多姿多彩,一年四季琴弦悠悠,笙歌达旦,形成了久远神秘的民族文化带。目前,双柏县委、县政府正倾全力唱响民族文化大戏,汇浓情谱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