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彝族濮拉文化习俗调查》序言

作者:师有福
发布时间:2013-12-10 01:06:00


红河州彝族濮拉支系分布在开远、蒙自、屏边、金平、河口、石屏、红河、建水等地,迁入红河州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红河南岸亏容地区张氏、普氏口传,其祖先明末清初从宁州(今华宁县)经阿迷(开远)、马者哨、建水移居石屏斐尼、小冲、尼么、贝堵,后跨小和底入红河流域干热河地带;二是红河南岸大羊街、宝华、迤萨、勐龙濮拉口传,他们的祖先从氐查伯(今大理苍山)脚,顺濮水(红河江)流域巍山、双柏、新平、元江而下,散居于红河干热河谷山梁上。屏边的濮拉说,他们的祖先从宁州(今华宁县)经阿迷(开远)、蒙自、个旧迁入。本次调查点碑格濮拉口传,他们的祖先从谷哈(昆明)迁宁州(今华宁县)入阿迷。以现在碑格王姓、杨姓、李姓的男氏家族来说,有的来自于南京、有的来自于江西,这与明朝移民实边政策有关,他们已经融入濮拉人中。红河州濮拉人迁入地点路线主要有两点两线,两点为大理和昆明(华宁为一个中心站),两线是顺红河江和昆明、华宁、建水、开远。开远古代阿迷是彝族濮拉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文山州和越南的濮拉都与唐宋时代彝族阿迷部有渊源关系,可以说是直接关系。阿迷在云南历史上有过精彩的故事。

阿迷部、阿僰部、阿月部、弥勒部、阿庐部是彝族先民世居之地,唐宋时期列为三十七蛮部。阿迷境内古有阿宁蛮居,先秦属于滇国领地。西汉元封二年与建水合设毋掇县,隶益州郡。蜀汉建兴三年,彝族首领孟获归顺蜀汉政权后称西丰县。西晋复称毋掇县,辖于宁州兴古郡。东晋及南朝、梁代辖于梁水郡,北朝、北周辖于兴古郡。隋代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唐武德元年置梁水县,先后辖于南宁州总管府郎州和南宁州都督府黎州。唐天宝后为南诏国爨部(中心地带为曲靖)地,辖于通海都督府。宋代后期为大理国最宁镇,辖纳楼、维摩等11部,可以说权倾滇东南。蒙古宪宗七年置阿宁万户府,辖于路南总管府,直辖纳楼茶甸千户所和维摩茶甸千户所。至元十三年置阿迷州,辖于临安路。明清仍置阿迷州,辖于临安府。民国2年废州改县为阿迷县,辖于蒙自道。民国18年属于云南省直辖阿迷县,民国21年改开远县,1981年设市。

在元代,阿迷、宁州、纳楼、弥勒土官为普姓,宁州土官于明朝洪武年间御赐姓禄。明洪武十五年,阿迷土官普宁和归附朝廷,洪武十六年赴京朝觐,授阿迷州知州。明正统元年,委派张安为首任流官知州,阿迷州被改土归流。成化十二年普氏土官被撤销,知州由流官杜参专任。万历元年,由于官腐吏贪,国弱政衰,重新委地方土人为官,任普德化为马者哨哨头,至重孙普名声时,由于善于经营,势力大增,明天启二年和崇祯三年普名声奉调率土兵征讨贵州水西土司有功,被提授阿迷土守备、宣慰司职。崇祯四年三月,云南巡抚王伉有忌于普名声尾大不掉,虚拟罪状,奏请朝廷获准,调四川、贵州和云南各路土司兵会剿普名声。王伉亲临临安府督军17000多人进剿,被普名声和妻子用声东击西、诱敌深入之计全歼覆没。次年,普名声受朝廷招抚,王伉等人获罪,后被广西知府张继孟用计毒杀。遗孀万氏嫫继续扩充实力,与官府对立,派兵克昆明、攻楚雄、陷大理、巍山等地。清顺治五年,普氏土司遗孀万氏嫫部在今砚山县维摩旁边的佴革龙被大西军李定国击败,押赴昆明拔皮分尸于市。

阿迷州东部的维摩州也属于彝族地区,与阿迷、阿庐、弥勒、纳楼、阿僰、阿月、宁州、习峨(峨山)、新兴(玉溪)、澄江、马龙、路南、罗雄(今罗平)连成一片。维摩州(今砚山县维摩乡)于元大德四年改恵么部置,属广西路(治地在今泸西)。明朝时,治地迁徙到今丘北县境内。清康熙八年,为削弱彝族势力,废维摩州,分设砚山、丘北等三县。今天的文山州,按地理位置说,丘北、砚山县的最早居民,在元明之前是以彝族为主,唐宋时候分居于今文山、马关、麻栗坡等地。壮族受挤压,从岭南至广西,沿十万大山迁入,主要居于富宁、广南、文山等地。文山州形成了彝族和壮族文化交合地带。其他世居少数民族是随蒙古军进入,部分由于雍正年间鄂尔泰镇压滇东北彝族和苗族时迁入。乾隆年间,贵州雷公山发生少数民族起义遭镇压,于乾隆、嘉庆年间辗转入居文山和红河州,直达越南。

清咸丰年间,红河州的彝族和回族响应大理李文学和杜文秀举兵,彝回联军与官军对开远城轮流攻占,城区及周边几次遭蹂躏。后来,起义兵败。部分彝族逃向山区或更远的地方。

作为本次濮拉文化习俗调查点的碑格,由于历史变迁、地理位置和周边文化环境的因素,同是碑格至蒙自西北勒山梁上的濮拉,内部又分为呆占颇、拉剥颇、底高颇、阿尼颇、阿酒黑颇五种。呆占颇意思是居住在云彩中的人,属于高寒山区,分布在碑格乡的碑格、小寨、下米者、架吉等村。拉剥颇意思是山腰人,分布在碑格乡架吉、鲁姑母、落坡洞和大庄的老寨。底高颇意为平坝人,分布在中和营镇大平寨、八角寨、米朵,马者哨的葫芦塘,乐百道的阿德邑,大庄的桃树等地。阿酒黑的意思说不清,按照彝语解释,“阿酒黑”与海湖有关,云南人受彝族语言影响,湖海不分;“阿酒黑”应该是祖先迁出地点的一个湖的名称。阿酒黑颇居住在马者哨的冲门、乐百道的酒房、红石岩等,他们的称呼是对祖先地名的记忆。阿尼颇就是史书记载开远古时为阿宁蛮所居的“阿宁”人,是开远彝族先民称谓的延续,分布在羊街宗舍、马桑箐、期不底等村。从“阿尼颇”称谓来看,濮拉实际上也是尼(古为“夷”)的一部分,“尼”“濮”不分,说明著名民族学家马长寿教授的观点是正确的。

濮是中国西南古代一个族群的名称,又称“卜”“百濮”。商周时分布在江汉流域及其以南,后散居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与百越族群杂处。约公元前16世纪,濮人向商汤王朝献珠玑等产品。公元前1046年,濮人与庸人等参加了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司马迁《史记·周本记》载,参加武王伐纣的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此后,巴、濮、楚、邓居于周室王畿之南,故左丘明在《左传》中说,“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周)南土也。”据《史记·楚世家》载,“叔堪亡,逃难于濮。”西周宣王六年,楚王熊霜死后,他的3个弟弟争立,熊霜之弟熊叔堪逃往其时势力大于楚的濮人地区避难。东周时代,楚日益强大。公元前758年,楚国蚡冒即国君位后,开始征伐濮人。《国语》载,“叔熊(堪)逃难于濮……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率兵进攻濮人,占有其地,即《史记·楚世家》所载的“(楚武王)三十七年……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经过两次打击,汉水流域大批濮人始迁湘西北。周匡王二年,麇人与濮人趁楚人饥荒进攻楚国,楚国出师迎战,濮人因无屯聚,溃散而走。《左传》中载,“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周景王二十二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楚平王亲率舟师打败濮人以后,大部分濮人向西往四川、云南方向迁徙,部分濮人向西南迁至湘西北、鄂西南一带,解放以后这部分濮人的后裔多数被识别为土家族。《史记·楚世家》正义载:“濮在楚之西南。”即指濮人的一部分分布在今湘西北、鄂西南,成为楚国管不到的化外之民。

战国至汉朝时,以今贵州毕节为中心,包括六盘水、安顺和云南昭通、曲靖等地范围的夜郎国人中,就有濮人成分。考古学家和部分民族史学家认为,夜郎国的主体居民是彝族先民,夜郎国的率兵首领套头葬式习俗着装,与今天弥勒、石林、宜良、泸西等地大黑彝头饰着装相同。东汉的永昌郡(今云南大理和哀牢山以西)内有“闽濮”,与僚、越等人杂居。三国时,濮人居住在蜀国的南中诸郡,分布于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并向蜀国纳贡赋。蜀国平定了彝族首领孟获以后,迁濮人数千落于云南郡(今云南省大理州、楚雄州的部分地区)、建宁郡(今云南曲靖)地区。唐朝时,云南地区有文面濮、赤口濮、黑僰濮曾向唐朝进贡。此后,史籍关于濮人的记载就很少了。开远彝族濮拉与历史上的“夷”(尼)和濮有关,从大理和昆明两条线迁入红河州,又到文山、越南等地的民间口传历史与史书关于濮人“被迁”的记载相同。

《开远彝族濮拉文化习俗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节庆祭祀、恋爱婚姻家庭、丧葬习俗、生产生活、建房盖屋和语言等。彝族各支系中,祭祀和节庆是融为一体的,逢节日必须祭祀,节日通过祭祀形式来传承。彝族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彝族人民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彝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书是以民俗为主记录和展示了濮拉人的历史文化。民俗是依附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由于民俗文化活动的集体性,民俗培育了该民族社会认识观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有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

节日是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科学认识的结果,每个民族的节日体现了该民族对宇宙、日月、星云、风雨、气候等运转变化的看法。节日反映了该民族的哲学宇宙观和信仰崇拜观,是一种用数字化固定的哲学宇宙观在生活中的反映,是用祭祀的形式加强对崇拜对象神话化、生活实践化的表现形式。开远碑格濮拉节日中,体现出了对日月星、山水、树林和祖先的崇拜。与彝族古老历法相关的节日有二月二祭龙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十月初十放猪节、冬至日祭祖节等。冬至日祭祖的时间习俗与《诗经·豳风》记载相同,濮拉人祭祖节时到祖坟山地祭祀,其他地方叫三月清明节,濮拉人是不过清明节的。红河州彝族的其他支系也有冬月祭祖习俗,如石屏哨冲、建水利民,在冬月初一至初三家族联合祭祀祖先灵台,续家谱,不去坟山上。凭借冬月祭祖保留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民俗,说明彝族濮拉人历史的久远、道路的曲折和文化的灿烂。

本书调查点碑格乡的碑格名称是濮拉彝语音译。碑格历史源远流长,清雍正九年为阿迷州傍甸乡西部,民国27年设德胜乡,民国34年为中和营乡南部,1962年区公所移驻必革(碑格)自然村,1965年5月区改公社,1984年3月吉德公社更改为碑格区公所,1988年2月撤区设碑格乡至今。

碑格濮拉人能歌善舞。其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花灯歌舞和祭祀舞两大类。花灯歌舞是从外地传入,流传范围不广。本民族传统的舞蹈是祭祀舞蹈。祭祀舞属表演性的舞蹈,有大刀舞、棒棒舞、篾马舞、链夹舞、三叉舞、勾镰舞、铓舞等,六种器械舞蹈表现濮拉人猎场、疆场与劲敌进行殊死斗争,手持不同的武器攻防格斗的情景,舞蹈中有武术元素。

碑格濮拉人的民间歌曲很丰富,常见的有叙事歌、情歌、山歌小调、劳动歌、儿歌、祭祀歌等。叙事歌是民间歌曲中较丰富的一类,也叫酒歌。这类歌曲一般在婚丧或新房子建成的时候唱。歌曲的内容丰富,有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鬼神的由来、婚嫁的由来、年节的由来等等。情歌是濮拉人必须唱的歌种。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喜结良缘,情歌水平的高低起着很大的作用。青年男女都是在情歌对唱中互相认识、了解、相爱。

2009年碑格乡被列为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有7人被列为省、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享受政府补助。近年来,开远市加大了保护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专门成立了碑格乡彝族(濮拉)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室,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调查撰写出版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了解彝族濮拉支系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同时,了解这一人群历史的悠久辉煌、文化的神秘灿烂。从而关注他们的发展与繁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新家园。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