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彝族文化中的na(南、纳)

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师有福文章来源:彝学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7-08-26 00:00:00


彝族历史文化,以及彝语支民族文化中“NA——南、纳…..”所表示的含义,涉及到民族称谓、神圣地名、神名等,是了解彝族文化源的关键词语。现将以云南弥勒彝族经书为基础,把涉及到该词语的经书和民间口语、地名介绍如下:


彝族经书中出现的“NA——南、纳…..”

(一)神名“NA——南、纳…..”

1、《南才苏》,对译“南请书”,意思是“请南(神)书”。凡是毕摩举行大型节日祭祀、送葬习俗,一切准备就绪要正式举行礼仪之前,首先要在扎好的尖刀草人上放祭品香火,毕摩左手抱红公鸡、手指持经书,跪地摇铜铃,诵读《南才苏》。普通翻译为《请神经》,但很不准确。经书中被请的最大神叫“南赛(神)”,由两位男女神构成,分别是南赛颇成客、南赛嫫迷妮,按现代语言来讲是天地没有产生时的“雾神”和“瘴神”,后来“雾神”和“瘴神”在互为运动转化中生了儿子“多德宏莱喏”,多德宏莱喏日长九千九、夜长八万八,“雾神”德玉颇成客被顶上成云彩、成苍天,“瘴神”达玉嫫比妮被踩下成黑雾、成赤地。天地产生,万物开始出现。所以,在《南才苏》中首先请天地之父母南赛颇成客、南赛嫫比妮,其次才请策耿纪、日月星、四方四天门等诸大神。目的是请下来护持毕摩法事。

吟诵这篇经书有规矩,年龄不到50岁没有得年寿的毕摩无权吟诵。丧礼仪式时,死者年龄不到50岁,没有享受吟诵这篇经文的资格。因此,“NA——南、纳…..”在这里是指混沌时期合二而一的天地万物之父母南赛德玉颇成客、南赛达玉嫫比妮,泛指《南才苏》里面的其它众神。

2、《普才南才苏》,对译“普请南请书”,意思是“请普(神)南(神)书”,石林撒尼经书用汉文《普兹楠兹》作书名。本篇经书是弥勒阿哲地区《祭龙经》十二篇之一,每年农历二月一、二、三祭龙时,必须吟诵。吟诵顺序按礼仪程序排第五位,在《撒种篇》之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正式举行祭龙仪式时,在固定地点相对高的山坡上吟诵行毕《南才苏》礼仪,毕摩才带《祭龙经》进入龙山行礼。

《普才南才苏》中,普(神)南(神)男女神对应。“普”指葫芦神、种子神、护佑神、男神,“南”指花神、生育神、女神。彝族祭龙主要祭祀以生命之门为代表的人类生育神,目的是祈求人类种的健康繁衍;次祭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稠(稻类)种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祭狩猎神,祷告六畜兴旺。当然,天地日月星云、山水树木畜禽等诸神在祭祀范围之内。《祭龙经》中的“撒种篇”,有两句经文记载“耿纪旧年完,沙方新月始”,耿纪指太阳神尼玉策耿纪,是畜牧神,在他的时代创造十月历;沙方指月亮神、农耕神,他的时代有根据月亮朔望创造的十二月亮年。

祭龙节时出现在《普才南才苏》中的“NA——南、纳…..”,是指花神、生育神、生长神、女神。后来扩展到泛指谷神。文山壮族的“那文化”指的是稻作文化,与此相通。

《南才苏》中的“南”和《普才南才苏》中的“南”,指的对象不同,但他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就是万物是由神创造,要按照神的意志行事。彝族先民所讲的神是维护自然运动平衡和谐的超自然力的神,不是现代宗教意义上的神。

3、《母书》中的《南栗(舌边擦音)南节窝》。《公书》《母书》是彝族阿哲人的经书,按级别分四套八大卷。《南栗(舌边擦音)南节窝》是《母书》第二篇。第一篇《蛮次蛮也》,把祭献给亡魂的所有用具食物进行除邪洁净;第三篇《木莫咪咔》,讲开天地门,正式入经书主题。《南栗(舌边擦音)南节窝》书名词语中,“南栗”这里指“生命之源”,是南赛德玉颇成客和南赛达玉嫫比妮的合称。南赛德玉颇成客和南赛达玉嫫比妮出现之前有“于”“波”二气,相当于“魂魄”,有了魂魄才出现天地之父母南赛德玉颇成客和南赛达玉嫫比妮。所以,在本篇经书中,交代清楚了首先有“于”“波”二气,魂魄才出现,人类个体生命所依托的三个魂是上天已经确定,人才会在世间出生。如果单独说“南”就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命之树、生命之花。生命之树和生命之花由混沌时期合二而一的天地万物之父母,南赛德玉颇成客、南赛达玉嫫比妮主宰。

经书中说,“南神颇成客,南神嫫比妮;南来管命树,是管命树的。”意思是“南神颇成客和南神嫫比妮,是在天上管着生命树的”。“南树在高天,南花开大地;银露天上有,南湖大地闪;南道层曦曦(银河明晃晃),南花地烂漫”。——生命之树南在天上,生命之花南开在大地;有了天上的银河玉露,大地生命(南)的大海湖光才会闪烁;南神生命之道银河明晃晃,南神生命之花在大地蓬勃烂漫。

二是“南”直接指亡者本人。经书第三层内容交代,祭奠大礼行给你,你(南)要把给你的物品工具带走。

(二)地名“NA——南、纳…..”

经书《献夜宵经》《献早饭经》中的“南”。两篇经文在丧葬时用,一篇是孝子女在子时献饭时候由毕摩吟诵,一篇是次日出殡日上午献祭时念。第一篇经文是安排众山神、湖神安稳睡觉,一篇是请众山神、湖神起来送亡魂归祖。

涉及到“南”的有两个山名,第一个是“候诶南待伯,候诶南待候”。“候诶”指今云南建水,古称“惠历”。“南待伯”和“南待候”指古代惠历的一座神山、一个神湖。关键词“南”和“待”,“南”这里指远古祖先神,“待”是敲鼓、献祭的合称。“南待伯”山全句意思是“祭祀远古祖先神的山”,这座山在今开远、建水交界处。这里有彝族笃阿慕之前36代人的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居住的大红石崖,有崖画、有动物遗骨(见《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南待候”指今建水面甸和岔科交界处的清水塘海,唐宋时纳楼部中心地带。

第二个山是“阿(安)南罗布伯”,指今开远布沼坝(马街乡)西边老尖山。“阿(安)南”与唐宋时开远属于“阿宁”部读音相同,后称“阿迷部”“阿迷州”。“阿南”或“安南”同音,明朝在今蒙自老寨设安南长官司,负责对今文山、马关等地的管理任务,属于地名语移植。“阿(安)南罗布伯”中的“罗布伯”,意思是“牛峰山”,往北数公里地就是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居住的大红石崖。

本经书中涉及周边发音与N、M有关系的有:

“尼兰突妥伯,尼兰突妥候”,今云南通海境内一座神山和杞鹿湖。“尼兰”意思是“尼(人)草场”,属于尼苏人草场。“突妥伯”指秀山或哪座山,要考证。

“格莱内作伯,格莱内作候”,指今石屏乾阳山和异龙湖。乾阳山属于红河州保存至今的道教圣地。

“郭各目自伯,郭各目自候”。“郭各”为“矿床”,“目自伯”为“天君山”,意思是“矿床天君山,矿床天君湖”。“矿床天君山”指今个旧麒麟山,东北与蒙自犁耙山呼应,汉时叫西羊山,世界锡都。国家级文物铜佣灯属于彝族先民用来祭祀“矿床天君山”的器物。山水对应,“天君湖”指今蒙自坝、草坝相连的大湖,比现在的异龙湖大得多。因为湖大水多,元朝设目则守御千户所在今松矿山上,当时时叫蒙自为“目则”来源于此。明朝初年开始移民屯兵于今新安所,经过明清600年人口发展开发,1936年云南省龙云政府组织开挖大河放草坝水设云南省蚕桑种植基地开始,“天君湖”只有今天大屯、长桥两点碎片。

所以,经书《献夜宵经》《献早饭经》中的“南”,应该指在《圣人长寿经》中排列在十大神之后,属于猪年猪月猪日猪时生,享年120岁,并被列为笃阿慕之前第36代人的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等远古彝族始祖的始祖。

这里面排列出了“NA——南、纳…..”的层次含义,第一层次指混沌时期天地父母之神(《南才苏》);第二层次指是指生命树神、花神、生育神、生长神、女神(女权制社会时期)——《普才南才苏》《南栗(舌边擦音)南节窝》;第三层次指以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为代表的远古彝族始祖神(进入男权制父子连名管理制度,树立了代表男性的葫芦图腾)——《献夜宵经》《献早饭经》。


口语地名“NA——南、纳…..”

比较出名的口语地名有两处,云南华宁县彝语叫“乃之”或“南之”,四川宜宾叫“乃折”“南折”,都是古代彝族活动中心区域之一。滇南、滇东南大多数彝族从“南折”迁出,是彝族重要集散地之一,发生时间在三国至唐。


汉文书中涉及彝族的“NA——南、纳…..”

汉文书中《华阳国志·南中志》中的“南中”,后来的“南诏”国名称中的“南”,暨是地理范围之称,也是对彝族的称谓。彝族语言里面,最早明确“夏”“夷”有区别的是自称纳苏浦的黑彝支,他们称汉族为“沙浦”或“些颇”,意思是“夏人”。云南彝族人口最多的尼苏支称汉族为“塌(有些土语读边擦音)尼颇”,意思是“唐彝人”,暨“唐朝来的彝族人”——“彝籍唐人”。阿哲人称汉族为“腊纪颇”,意思是“洛阳人”,可能阿哲人最先与洛阳人打交道,或洛阳人最先迁入阿哲地区,所以用地名代替族名。

三国时,诸葛亮与参军马谡研究南征策略,要攻心为上,威德服之。诸葛亮评价彝族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南人“恃强而少谋”。这里的“南人”直接指彝族。

四、“NA——南、纳…..”或“那”字

“那”字音,云南武定、禄劝彝族黑彝支在明朝之前称“那”,与经书中的“祭祀远古祖先神的山”,建水县与开远交界处“南待伯”名称相同。这里有彝族笃阿慕之前36代人的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居住的大红石崖,有崖画、有动物遗骨。

应该说,最出名的“那”是“支那”。我们现在所了解到最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在汉译佛经中很常见,译作“至那”“脂那”或“支那”。这些佛经的原文多数是当的印度人在印度写成的。现在所能看到的印度其他古文献中,如大型史诗《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和《罗摩衍那》(Rāmāyana),还有著名的政治及社会伦理著作《摩奴法论》(Manusmrti)以及《利论》(Arthaāstra)中,都提到了Cīna这个词。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有的学者说大致是在公元前4至3世纪。

从梵文的Cīna一词,便衍生出今天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称呼中国的专名:波斯文的Chīn,阿拉伯文的Sīn,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法文的Chine,德文的China,意大利文的Cina等。日文因能够借用汉字,就直接使用“支那”这个译音字。

Cīna一词的来源,近代的学者做了许多探究,有的说这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即后来统一中国的秦朝的“秦”字的译音,也有的说是“荆”字的译音,又有的说是“锦”字的译音。

有的学者认为:“Cīna一名,一般来说就是指中国,但从古梵文文献中使用这一名词的上下文看,有时可能只是指今天中国西北的某一地区”。如在《罗摩衍那》中,除了Cīna以外,还有Paramacīna,意思是“更远的”或“极东”的“至那”。有人认为,后者才算是中国本部。其他文献里也有类似的例子。

如果从“至那”“支那”指“东边”或“极东”的意思角度考察,“支那”出了本意“日东”之外,还有与专指彝族的“那、纳、南”有关。古印度佛教文明主要围绕恒河流域,现在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应该是佛教中心。从“至那”“支那”指“东边”的地理概念来讲,新德里东有印度巴特那城,正东就是缅甸的密支那。再正东就跨入古代彝族中心区域大理、昆明、曲靖“南中”之地。印度人最早的“支那(东边)”概念,应该指的是古老彝族活动区域成都平原和古滇国、夜郎国范围。根本就不是指“秦国”,秦国以今陕西为中心,处在印度恒河流域文明的东北方,不是东方。

(作者师有福教授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