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红河流域彝族文化网宣平台交流会在红河学院召开

作者:罗金云、李金学文章来源:“阿卡渡”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8-12-11 03:03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aBLyj6kG6NVBfxToq6ib5mFLWTcmI5AVCJUlBRf24dbBqJYacBDMibzw/640

2018年12月8日上午九点,“红河流域彝族文化网宣平台交流会”在红河学院图书馆召开,本次交流会由红河学院彝族文化读书会主办,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协办。据悉,本次活动属于非正式的民间联谊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是:网络信息时代下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加交流会的嘉宾有彝学研究网主编李金发,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文,“莱国索”滇南彝族文化微信公众号的主编白健、编辑柳贤,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馆长普长寿,滇南彝族文化QQ群群主孔令雄,大理巍山“阿卡渡”彝族文化微信公众号主编兼红河学院彝族文化读书会会长毛理想,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吉才柱,以及来自红河学院彝族文化读书会的多位同学。

首先,毛理想同学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向参会的老师们表示了感谢和欢迎,就交流会的主题,彝族文化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如何传承和发展,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ZZ17fibibvSRKysIfic983z6cQ9h7ONj7srnQymicDyWVmFYdQBsDC1Udw/640

接着,作为交流会协办方的高文老师发言,他说参会的几个网宣平台,看似数量少,但质量高,占据了云南彝族文化宣传平台的半壁江山,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超越时空地域的便捷。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如海量潮涌,处处是中心,事事是焦点,人人是报道者,个个是创业者。在此背景下,作为弱势边缘民族的文化,既受到冲击和挑战,也迎来了机遇。自媒体有其优点,也有缺点,如出现碎片化、质量不一、内容重复、语言浮夸、信息虚假、低俗化等问题。如何增强平台管理,消除垃圾信息,提升内容质量,增强多向互动,扩大宣传效果,产生文化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参会的各位老师,在不同的领域平台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可以一起分享和探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eJEK8QEdHKoGXPggdrkkU0TbEwpo0M9ofjZ5VNN3h4Scht8oJuev8g/64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9ickJwoPcmnoH2oLYInicGMia4gMJJLhxzXL3VBXqEMEHEe1yeiadaicg4Q/640

然后,李金发老师作了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创办和管理网站的多年经历和心得,他说第一是要严把政治关,要爱党爱国,强化审核机制;第二要主题突出,突出彝族文化特色;第三要找准优势,打造特色内容;第四要坚持客观、理性、中立的学术平台立场;第五要坚持文化相对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第六要站在引领的角度进行规范和纠偏,拒绝低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DZKJ3oQdxZBada2LpqENszrBfQHg8RE9gDPfvuU803MxF0B7v7rVIw/640

之后,白健老师作了发言,他介绍说“莱国索”滇南彝族文化微信公众号,目前有数千粉丝,受众主要是底层彝族民众,公众号以基层群众喜欢的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偶尔也有一些知识普及和提升性的内容。“莱国索”比较接地气,往往是村寨民众中自发推介加入。在信息发布方面,基本一天发一条,图文、视频搭配,保持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公众号和微信群结合使用,增强传播范围。在内容模块设计上,有彝族歌舞、彝语故事、彝文学习、村寨展示、新人新事、彝语配音等。一些汉语水平不太好的群众也会供稿,比如用彝语讲述一段故事,体现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

普长寿老师发言说,他的传习馆就建在村子里,方便民众参与,过去,传习馆的彝语、彝文、彝歌、彝舞的当堂教学传习活动,传播面较小,影响有限。进入微信自媒体时代后,传习效果显著提升,教学内容自发在村民中间传播,很多村民,没有空来参与,但是利用手机,在闲暇时间自学,学会者颇多,甚至主动参与。他翻译或自编自创的彝歌在大屯海、长桥海畔的彝族村寨中广为传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26QayXFn5y0GAicicd6uLDzuGianQaouTWHaSCzcb6AdB47RNDT4woK0Q/640

孔令雄老师发言说,QQ、贴吧等过去很火,现在相对弱化淡化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如在彝族文化电子书、大容量文件分享中还是有优势。很多好友也转移成了微信好友。彝族文化是大家联系的纽带,群内经常会请热心的爱好者讲授彝族文化课程,特别是四省区通用彝文。也会探讨一些历史、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话题。

红河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莱国索”编辑柳贤接着发言,他介绍了在学校上学时接触和参与公众号的经历,从菜鸟变成熟手的过程,不仅亲自参加活动,拍照、采访并撰写文稿,还要成为称职的公众号审稿人,还要视主题、流行度、价值意义等主动去约稿,要做多面手。他分享了许多自己的技巧。他认为在自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公众号不仅要宣传,还要团结,更要进行文化再生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Dn8QbicMmFget7j1xxquKGiaZvTVBreD6pC9gkgpAPOLlT0eS5s7tU4HdiaRiayOyneBpXMPCNxEdiauw/640

毛理想同学发言说,他当时做“阿卡渡”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帮本村宣传彝族文化,在本村做公益事业。在做的过程中,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于是不断地看书充电,公众号也开始小有名气。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时间精力,但是也收获了许多。真正验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

吉才柱发言说,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田野调查、采访、拍照、写稿、编辑、发稿,在这些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非常实用。信息平台促进和宣传了彝族文化。

之后,彝族文化读书协会的同学们也纷纷发言,大家表示对信息平台创建、管理、开发、运作很感兴趣,也对彝族文化感兴趣,希望参与和学习。发言的同学分别是:罗金云、何杰、李金学、熊秋、凤蕊、张海燕。

最后,白健和高文两位老师分别对交流会进行了简单总结,共同表示此次交流会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同时鼓励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动手实践,提升技能,做好新时代下彝族文化的网宣工作。

十二点时,主持人毛理想宣布交流会到此结束。

此次活动,交流了经验,分享了心得,产生了创意,形成了共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外,本次交流会为学生筹备和主办,学生主持,把校内外老师请过来一起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地教育、启发和锻炼了同学们,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罗金云,男,彝族,红河州弥勒市人,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16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李金学,男,彝族,红河州泸西县人,红河学院人文学院20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