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风尘荏苒身着蓝衣--闲谈“大象会自己洗澡”共享洗车杨静云学长

作者:普秀芳、张天杨、吉才柱文章来源:莱国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5-06 09:56


图左一为杨静云学长

2019年4月18日下午,在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致远楼,“大象会自己洗澡”共享洗车连锁机构创始人之一的杨静云学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因为杨静云是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是我们(本文小记者)的学长,因此,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学长”,更加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采访过程中,杨静云学长讲述了他的成长和创业经历,还和我们交流了彝族文化,更给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收获良多。现将访谈内容简单整理记录如下。

【吉才柱】:请杨学长简要的介绍一下的你的成长和求学经历?

【杨静云】:我生在普洱市墨江县孟弄彝族乡,过去这里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生活条件艰苦。我先后在孟弄完小、孟弄中学、南平镇中学、墨江县一中求学。我上小学那时,要走山路到其他村寨的小学走读,每周自己扛着米、拎着腌菜走大概10公里左右的山路上学。1997年我小学毕业升入中学读书。

我的哥对我影响很大,他常说农村山寨子弟,读书才有出路。那个年代考大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2005年我考入了云南民族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来到省城昆明求学,我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老师和同学,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留在昆明就业。刚工作那几年,经历了各种艰辛,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以后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

【吉才柱】:请问“大象会自己洗澡”’共享洗车连锁机构成立于什么时候,当初怎么会有这个理念?

【杨静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即便在大山里的彝族村寨,也可以看见各种车辆。寨子里农用车、面包车随处可见。可想而知,在城市里,车辆是何其的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洗车贵、洗车难成了一种社会难题。比如有的车主没有时间洗车,有的找不到最近的洗车点,还有一些车主喜欢DIY自己动手洗车。于是,我们萌发了创建“大象会自己洗澡”这个共享洗车的念头,突出节能、便民、惠民、24小时洗车的特点,为车主提供了方便、快捷、实惠的洗车服务。

【张天杨】:能否简要介绍下洗车连锁机构目前的发展情况?

【杨静云】:“大象会自己洗澡”共享洗车连锁机构成立于2016年12月31日,2018年1月正式公司化运营。机构始于我的家乡普洱市墨江县,现发展到普洱、玉溪、楚雄、保山、昭通等地区。

目前公司主要由四个合伙人一起经营,公司总部在昆明。共享洗车连锁机构现有32个站点,即将开业有5个点,计划2019年达到50个以上站点。共享洗车契合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正在大力招募想在共享洗车行业发展的合伙人。

【张天杨】:能否简单概括描述一下你在云南民族大学的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吗?

【杨静云】: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一个来自乡下的彝家孩子来说,要经历各种多元文化的差异,有些是共性的,比如城乡差别、中西部发展差别以及中西文化差别;有些是少数民族学生才能感受到的民族文化差异,比如彝汉文化差异。

跨越文化边界,尊重和了解他者,交流互动,知己知彼,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良好的思维。比如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也明白了自己群体的短处。民族大学里,我们唱歌、跳舞,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虽然过去了十年,但是有些记忆仍然犹新。

同时,在周末及节假日,我会去做各种兼职,比如做家教、发传单、当学校保安等一系列的工作。赚钱是其次,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

【张天杨】:你对彝族文化的情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发展过程?有没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样一个过程?

【杨静云】:嗯,我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感情,如你所说的一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小时候,通过各种民族习俗、节庆、仪式等,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

每当彝族传统节日到来,长辈们给我们的礼物不仅仅是一桌香喷喷而丰盛的美食,还有很多关于节日中的故事,一下祭祀的过程仪式也会给孩子们讲得明明白白。吃了晚饭,人们会在广场跳舞,非常快乐,感到很有意思。但是,当时沐浴在彝族文化氛围中,却因为没有跨文化经历和比较,反而对彝族文化没有什么更深的印象和理解。

到大学时,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外世界文化,通过接触各民族的同学,有了跨文化体验和比较,才回过头重新审视彝族文化。我当时找过民大的一些老师学习和了解过彝族文化知识。毕业后,我也一直关注彝族文化,比如现在我就对彝语故事、彝文对联和彝文书法都比较感兴趣。

【张天杨、普秀芳】: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彝族文化概况。你认为当前你家乡的彝族文化面临哪些问题?

【杨静云】:我们墨江县孟弄乡,地处哀牢山深处,是一个小型的彝族聚居地,彝族文化在当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有毕摩文化、彝文古籍、彝族四弦舞、拍手舞、叙事和抒情古歌,以及咪嘎哈祭龙仪式、火把节等民族节庆。 

这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彝族村寨新旧变化发展很大,但是彝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措施力度不足不够,彝族文化人才培养不出来。前些年,孟弄乡中心小学想给小学生们讲授一下彝语彝文知识,但是找不到既精通汉语又精通彝语、既懂汉文又懂彝文的人来做老师,课程难以开设,甚是遗憾!好的事情是,2016年,县里组织人员搞彝族文化调查,出版了一本书《孟弄彝族文化概略》。

在山区,部分人由于不知道文化遗产的宝贵,也不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理念,甚至认为赚钱发财就是最终目的,想着民族文化不重要,所以彝族村寨的传统文化遗产出现了断代、流失、失传的现象。我认为,在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彝族文化遗产所剩无几了,那时候就只能扼腕叹息了。

我认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我们彝族要向其他一些兄弟民族学习。如傣族、白族、纳西族等兄弟民族,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搞活乡村旅游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普秀芳】:听说近年来你们全家人都对彝族文化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种传承活动中,比如杨家和老先生他们就曾经组织一班老年人学习彝族文字、写彝文春联、跳彝族四弦舞、整理民间故事等,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杨静云】:是的,过去生活比较艰苦,大家都要忙着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现在,随着家乡人民的不断脱贫,有的已经进入小康。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发展背景下,部分彝族人开始了对民族文化的追求。

孟弄乡的杨家和老先生是一名中医,曾担任村医。子女很多,有八个孩子,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他对彝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他是当地村寨社会彝族文化传承的一个榜样了。在农闲时,他经常组织彝族同胞开展彝族文化的传承活动,如学习彝语、彝文,撰写彝文春联,唱歌跳舞等,近年来,杨家和老人家每年都要贴自己写的彝文春联,做学习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的排头兵,身先士卒的告诉人们如何学习彝族文化,以自身为榜样的言传身教。70多岁的他还上网学习彝族文化,比如在“滇南古彝文在线字词典系统”中学习古彝文,在微信公众号“莱国索”学习了解彝族文化。正是这些彝族文化热心人,在农村基层宣传、传承了彝族文化,才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文化遗产,并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净化了乡村风气。我希望像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图中右为杨家和老先生在和毕摩交流彝文

【吉才柱】:听说你们孟弄乡的彝族毕摩在清代还曾经到过滇南临安府建水那里参加彝族毕摩会考,比如赵文学老毕摩,就是当年老祖宗在乾隆年间到建水参加彝文会考,获得了经籍、法器、法帽、铜铃等的颁发,赵文学保存至今的那个铜铃,据说有文物收藏家出资六千元试图购买,但他没有卖,是吗?

【杨静云】:是的,确有其事。明清时期,墨江的彝族毕摩,更多的受到滇南毕摩文化的影响,也属于滇南毕摩文化圈的范围。清代初期,滇南临安府曾经举行过毕摩会考制度,合格者官府颁发证书、服饰、法器、经文等,开创了官府支持和规范彝族民间宗教的先河。当时,这一毕摩会考制度影响广泛和深远,普洱这边的彝族有些就不顾路途遥远去赶考,当地产生了一些著名的毕摩世家。滇南毕摩文化圈的最西边直达景东县,听说前两年景东县发现的几本彝文古籍,是属于滇南古彝文系统。再往西,就属于彝语西部方言文化圈了。

但是赵文学毕摩老了,儿子在县城工作,家人没有传承,也没有经过正式传承的徒弟,他的这些毕摩学识、文物、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后继无人这是我们当地彝族文化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旧社会时期,有个习俗。一个毕摩死去以后,如果没有亲人或徒弟传承,子女就会把他的器物、彝文书籍全部拿去烧掉。改革开放后,有些地方子女们也会把这些东西卖给收文物的那些贩子。不管是焚烧还是拿去卖,其实都是一种文化遗产的损失。

【吉才柱】:你当初为什么会想起来赞助此次“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呢?你认为这次的活动有何意义?

【杨静云】:我认为“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有很大的深远意义,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彝族文化学习、传承的创新举措。

首先,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滇南的彝族同胞正在进行着一个母语故事比赛;其次,用彝语讲故事创意好,能更好的传承彝族文化。还有,让更多人从“莱国索”彝人交流平台、“彝学研究网”等推送的网络作品中听到各地同胞使用的语言和故事、学习到滇南彝文,了解到彝文化知识,增加了文化认同感。最后,这个活动大赛给更多想了解和学习彝族文化的人提供一个学习平台,也满足现在一些年轻的彝家孩子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普秀芳】:我们都是你的学弟学妹,你对年轻的彝族大学生们在学习、工作、创业方面有些什么希望或建议?

【杨静云】:在大学,不要浪费时间,要努力学习,学会各种知识和本领。先做自己能做的,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

你们都是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材,亦是我们彝族中出类拔萃的年青人,代表着新时代彝族大学生的风采,是彝族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你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新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是你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愿阿普笃慕指引着你们前行。

上图中左为张天杨,右为普秀芳。 

-------------------------------------------------------------

本文作者简介:

普秀芳,女,普洱市澜沧县人,云南民族大学2017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专业学生。

张天杨,女,昆明市石林县人,云南民族大学2017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专业学生。

吉才柱,彝名阿吉才柱,男,保山市昌宁县人,云南民族大学2018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