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赴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交流有感

作者:罗金云文章来源:阿卡渡彝族文化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5-31 09:4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EfeTDOLsHJVe1w4wdl2RzBw16aibePGxGaFEPice2uMQHLlph8PFEnyQ/640

 2019年5月12日上午10点,受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普长寿老师的邀请,我们红河学院彝族文化学习协会的师生们与到访的玉溪市元江县非遗传承人白华仙老师一起,共赴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学习交流。

普长寿老师在城里的税务局工作,下班后的工作之余,就是全身心投入彝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了。他无师自通,自学云南规范彝文十多年,用彝文记录当地彝语,在市政府,市民宗局,市彝学会的支持下出版了一本厚厚的蒙自彝族尼苏话词典(内部刊物)。又经过多年补充和完善,目前正准备到出版社正式出版。他还撰写彝族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发表在各种刊物上。普老师家还是文艺之家,全家祖孙三代都爱好彝族歌舞文化,还曾全家动员参加中央台教育频道春晚海选被选上,还在永宁,仁厚村的舞台上参加表演。普老师还翻译或自编一些彝语歌曲,免费教给村民们,很受欢迎。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彝族文化专家,也成为了蒙自彝族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榜样,去年,云南税务杂志还有一期刊发了对他的介绍文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AT7Wiaxv0ibic8XiaZNDdVDIr1n3lLBWbFicgRTxkruSoCwoaUibsCl6f53Q/64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2cB7Oc18vYZcc5hbuNZF3Ceic0dD5FpWdyMyQYpUQW5JSsSelSET48A/640

(图为《云南税务》杂志介绍普老师) 

到达仁厚村,普老师一家早就在等候,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普长寿老师为了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付出了许多努力,来之不易,令人敬佩。传习馆属于普老师自费建立,就设立在自家房内,虽然空间不大,但是摆满了课桌凳子,黑板上写满了他书写的彝汉文授课内容,还收集了许多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内容,有一个小房间作为陈列展览室,充满了彝族文化气息。

普老师介绍说,他建立传习馆是多年的愿望,目的就是抢救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语言遗产。现状不容乐观,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度不高,不了解彝族文化的古老性和重要性,彝语的失传尤为严重,村中只有老年人才会使用流利的彝语了。鉴于此,他自费建了传习馆。

传习馆目前活动,主要集中在彝语学习、彝文学习和彝歌教唱方面。村民们只有晚上有空,因此,每周周末晚上授课。每一次的学习,人数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小小的教室坐都坐不下,还有人搬凳子坐在门外。普老师说,通过唱彝歌的方式来学习,效果较好,一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二来净化乡村民风,三是传承彝族文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63WbO6fTWgNX1CnOyuJbx74LibKOl6TovqXZ4mf9k2V8tdjT5MRtEAA/640

(图为普老师教受的彝文歌) 

很多来传习馆学习的村民,看到普老师的艰辛付出,主动过来说也可以承担一些电费、水费等,但都被普老师拒绝了。普老师说,他办传习馆,不图名不图利。随着学员的增多,普老师购买了无线话筒、扩音器以及音箱,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传习馆和普老师知名度的扩大,普老师越来越忙。个旧团山的彝族村寨也办起了彝族文化传习班,他们慕名而来,聘请普老师担任教师。团山村民说,可以每次都来开车接送普老师,但也被普老师拒绝了。普老师说,他不想给村民们增添麻烦,他和爱人自己开车去。个旧市大屯镇团结小学,也来聘请他给小学生们开设彝族文化兴趣课,他欣然接受了。2019年,普老师还成为了红河州哈尼文彝文规范化翻译专家组成员。有许多外地的彝族同胞,在网上看到后,也慕名前来传习馆参观交流,参观者中有来自普洱市、玉溪市、文山州的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UI33sPqVSG2pFIiae2UGiat41lSVjCA7RzV6K4WKlWr7TsPEbAghN7Lw/640

(图为普长寿老师) 

来自玉溪市元江县的非遗传承人白华仙老师和普长寿老师进行了亲切交流。白华仙老师,在彝族古歌演唱、四弦自编自弹自唱、彝族烟盒舞乐作舞等方面具有较深的掌握和高超的技艺。她录制过自己的歌集,深受当地彝族民众喜爱,现在还有自己的自媒体快手号“彝仙子”,粉丝不少。她说她能来到蒙自彝族尼苏传习馆,在传习馆里放声歌唱,非常开心。她现场演唱了多首彝族古歌阿哩调,以及她创作的彝语歌曲,高超的四弦弹奏技巧和美妙的歌声,获得了阵阵掌声。她还教跳彝族烟盒舞,大家纷纷跟着学习了起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gcBEXaTpE1xHnTyU19ZJF64uHZnqS5m6KO3LNJFkEoOAiaSsKPu3iaJA/640

 图为白华仙老师

在传习馆的小展览室内,我们参观了普老师的收藏品,有石磨、汽灯、纺线梭、擂臼、木桶、捕鱼工具、石缸、水槽等等(主要是我叫不来那些器具名字)。收藏品很多,都是过去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器物,过去常见,但现在稀有,具有收藏展示价值。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HeyXOvUhVKOpXwNbV8dWzeT3fxIOzX4D7scdN9bZ0e0KiaouSHdyYnA/64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DTdibPygSWhw3ibvynia9bxjnBMjEz3ENgVk9Dtv5ACF5RPkMo3IYmLJw/640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XOQ9Elu00YTyhH2hz04QS5FQfkqv1OwbW8xfWVibqibRCNPjj3bl5tCA/640

(图为普老师传习馆收藏的物品)

临近中午,普老师一家用丰盛的美食招待了我们,普老师介绍说煮红薯叶、凉拌鱼肉、皮干生等都是当地的彝族美食。长桥海的鱼,果真天然又美味。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饭桌上,敬酒歌一首接一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氛围极度融洽。饭后,我们在白华仙老师的带动下,进行了对山歌、学跳彝族烟盒舞活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ibhRmrUGHHA8JF30g2Fjbpug3oQAQYaB5AbrhzYricCT14miagaJHsyp8v8HMr3ElBNibRPjEHusCvvtDk5BNgMfg/640 

 躬身实践、为人坦诚、慷慨大方、乐于奉献、文化自觉,是我总结出的普老师的特点。说来惭愧,长桥海,虽近在咫尺,但我没有来过。蒙自市彝族尼苏文化传习馆,早就听闻成立,但也没有来过。今天,弥补了这个遗憾。 

 

古有孟浩然有《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彝族文化学习协会的师生走出校园,来一次接地气的校外学习实践活动,对我而言很有收获,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罗金云,系红河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2016级学生。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