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红河彝学

何劲松先生举行网络视频培训讲座

作者:虎晓琴(伙补曲古)文章来源:阿细先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5-23 08:23


2022年5月21日上午9点到12点,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少语专业”)在学校博文楼A206举行了专业网络培训会议。本次视频培训会邀请了红河日报原总编何劲松先生主讲,参加会议的老师有少语专业教师李金发、高文,以及绿春一中的毛理想、蒙自南开中学的吉才柱两位老师,参加培训的学生有2020、2021级的哈尼语、彝语两个方向的30余名学生。讲座由20级少语专业的虎晓琴同学主持。

主持人:虎晓琴(伙补曲古) 

首先,主持人虎晓琴同学宣布此次视频会议开始。接着,李金发老师介绍了主讲专家何劲松先生,他说何劲松先生是“红河州新闻战线的杰出工作者,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推动者”。何劲松先生经历丰富,出生彝族山寨,执着于念书求学,“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中的首届大学生,毕业后在基层工作,下乡、调查、写稿、发文、获奖,从乡到县再到州,一路前行, 退休前任红河日报总编,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近十年来,不断思考和研究,出版了《笔耕红河》、《彝思情录》两部专著,主编或参编多部地方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广泛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作为红河州彝学会研究专家,参与策划、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事业。 

李金发老师介绍何劲松先生 

之后,何劲松老师开始了网络培训会议。他的会议主要从:人生成长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新闻事业发展经历、民族文化发展感想、新闻从业素质能力、如何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这六个方面展开。

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成长、求知、求学经历。他出生于弥勒县(现为弥勒市)西山区的滥泥箐寨。在曲折和艰难的“文革”期间,他喜好读书,历经辗转坎坷,执着于求学。 1978年考入云南民族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大学里,与来自城市的同学相比,他基础较差,但坚信勤能补拙,于是更加勤奋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提升了自己,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何老师讲座中 

毕业后,何老师被分配到基层工作,一开始从办事员干起,要跑村寨进行调查、写稿、发文,不断地积少成多,成果不断,不断攀升,从乡镇到县再到州,四十岁时成为红河日报副总编,之后任总编,成为了当年地方新闻事业中的杰出工作者。

读大学时,校长马曜的一句话“少数民族学生要为少数民族争气”让何老师牢记了一辈子。何老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时代的强音。每个地方都发展、每个民族都发展,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文化自信,传统优秀文化要继承,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家乡情怀、民族精神、爱党爱国,这几种高贵品质在何老师身上集中地得到了体现。

会场一角 

作为培训会的主体内容,何老师还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闻写作问题进行了指导。他说同学们要培养:眼力、脑力、笔力、眼力、脚力这“四力”。此外,还要增强汉语写作功底;善于向别人学习;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铁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新闻观导向。他还举了多个新闻稿例子,进行分析点评。他还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写一篇本次培训会的新闻稿。他的讲解,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俗易懂,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此后,进入了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培训会的内容进行了提问。

李芬:在偏远山村中进行采访,面对汉语基础不好的群众,该怎么采访报道? 

何老师:拉近距离,可先用民族语采访,回来后再如实翻译采用。

李忠华: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利用新闻媒介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文化?

何老师: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除了传统媒体,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也很重要。人人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少数民族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个个都是“记者”,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者,手机既是娱乐工具也是锻炼平台,要用自己的手机和自媒体平台,努力去调查、写作和发布,讲好民族文化发展的故事。

理蕾:在日常的新闻写作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所想应怎么做?

何老师:没有捷径可走,需奠定广博的文史哲基础,打好写作与表达功底,多读、多看、多写、多练、多发,相信总有一天会应付自如。

起文艳:您在新闻事业经历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何老师:最大的困难其实是自己。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己拥有一颗坚强向上的心,乐观执着,砥砺前行,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克服了困难,你就有了质的飞跃。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李芬、李忠华、理蕾、起文艳 

培训会末尾,参加培训会的老师们进行了发言。毛理想老师说,听了何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他读本科时期就知道何老师,也一直在向何老师学习,学生时代一直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坚持记录和写作,得到了锻炼。这些经历和经验,对他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

高文老师做了点评。他说何老师是地方新闻事业的杰出人物,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智库专家,是红河州彝学事业的推动者。何老师文学功底很好,而且能歌善舞,为人热情豪爽、亲切和善、幽默风趣,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红河州少数民族干部专家的风采。何老师的人生奋斗经历、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现的优秀精神品质,非常值得同学们学习。

高文老师总结中 

之后,李金发老师做了培训会总结。他说何老师是一位难得的民族干部、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优秀的民族文化专家。他爱党爱国爱民族的家国情怀,在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意义重大,同学们要学习借鉴。

最后,主持人虎晓琴同学再次向何劲松老师致谢并宣布会议结束。至此,本次历时两个半小时的网络培训会议圆满结束。

 

附录:主讲简介

何劲松(1956~),男,彝族,弥勒西一镇滥泥管村人,中共党员。1976年在滥泥等小学当民办教师,1978年3月考入云南民族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2月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高级记者。历任弥勒县委农工部副部长、红河州委农村工作部政策科副科长、红河州委政策研究室经济科科长、红河州委组织部正科级组织员、州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兼《党建报》副主编、《红河日报》社副总编、总编和红河州社科联理事、云南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红河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新闻学会理事、红河州专家协会会长等职。先后被评为弥勒县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红河州州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红河州州管专家,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著有《笔耕红河》《彝思情录》,主编《烂泥管——阿细彝乡名村圣地》。“红河州彝族志丛书”副主编,兼《弥勒彝族志》《泸西彝族志》专家顾问。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颁发的“从事记协工作满十周年”荣誉证书。个人情况录入《当代何氏英才录》。

图为何劲松先生 

作者:虎晓琴(伙补曲古),女,彝族,石林县圭山镇小板田村人,现就读于红河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