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公仆本色》(目录)


发布时间:2011-03-04投稿人:赵振王


2010年底,受命创作杨善洲老书记的叙事长诗《公仆本色》,从各种采访到实际创作,采取了倾心尽力,集中火力等方式进行,先后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此作品,作品长达六万多字,5500多行。目前,《施甸文化》全诗刊载;《云南日报》、《边疆文学》、《高黎贡》、《千年茶乡》已经节选发表;丽江的《思想宣传》、《龙陵文化》、《云南交通报》、《腾冲文化》等报刊将陆续以“节选”的方式刊载。

 

《公仆本色》(目录)

 

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

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

中国共产党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把对党的挚爱、对泥土的大爱和对人民的博爱,真诚地播种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至走完自己84年的人生旅程。

谨以此诗,追记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仆本色。

                                     ——题 记

 

 

生命的润泽

20101030,中共云南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决定》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是老干部中的优秀典型。为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弘扬他的崇高精神,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及离退休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学先进、见行动,争优秀、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要求,在推进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创先争优、作出贡献。

 

生命亮色

告别

       

第一章:无声的岁月

中共保山市委《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决定》里介绍,杨善洲同志,男,汉族,19272月生,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2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本村农会(武装队)小队长,施甸区土改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保山县委副书记,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

遗嘱

         对话

         功德碑

         土地情

         相聚

         回家的路

         说不完的话题

         魂归清平洞

最后的呼吸

少年马桩

回归

生活账与品德账

办好芝麻事

飘香的咖啡

病榻前的希望

学艺之路

支前担架

生命绝唱

照片背后

张玉珍

父爱如山

山水情怀

果木人生

科学种田

一只碗

风行的“笑谈”

 

第二章:不变的誓言

2010930日,中共保山市委作出《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指出,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和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给予高度重视,并就学习宣传作了重要批示。决定要求,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19884月,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乐于奉献,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接触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善洲林场

         再征之路

         白手起家

         植树变奏曲

         插曲

         油毛毡房

         果实

         关爱,没有门槛

         欢快的林场

         友谊交响曲

         榜样的力量

         奖金分配法

         老书记留下的

 

第三章:鲜活的形象

长诗创作的过程中,突然觉得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写了半天,对老书记的叙述,仍然处于半饥半饱之中;对老书记的塑造,依然处在概念化的老套路之中;对杨善洲的刻画,居然还是缺少了最动人的细节和最质感的语言。那么,只有约请各路诗人到场助阵,弥补个人创作留下的巨大缺憾。

郑 明:他走了,留下的是一座青山

董保延:心中有树

徐鹏声:雨中感怀

张斐:让生命返青

蒋怀洲:怀念杨善洲

李明华:公仆之歌

闵建岚:杨善洲,您是我山一样崇敬的父亲

叶子:雪松,雪松

风波岛:来来去去的,是庄稼般倔强的身影

——写给焦裕禄杨善洲们

徐梧: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和四水:大亮山,真亮

——写给杨善洲

霁虹:共产党员之歌

 

  声:难尽的话语

风骨,杨善洲一生的光泽

——采访老书记札记

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杨善洲人格魅力的基点

——长诗《公仆本色》创作札记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