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彝族人网
发布时间:2013-09-06
远方的家·民族系列:中国地域散文名家的首度汇聚,原创力、发现性、新表达、图文美,将让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袅袅炊烟,那些或被阳光稀释,或被雨水洗过的记忆,那些一直在被人们寻找的心灵栖息地直击你灵魂的最深处。该系列已出版两本:《藏地圣境》和《彝人族语》。
《彝人族语》散文集是“远方的家·民族系列”其中一本:作者从大凉山出发,以一个彝族人的身份,对彝族特有的民族元素——苦荞、阿达、阿嫫、葬礼、鹰、大雁、黄昏、月光等进行勾画,以细腻的手法勾勒出彝人地区特有的人文自然风光,给人以陌生化的语境与审美,让人对大凉山上的那个民族充满向往。也许有更多的人,会沿着书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印记,向那块略带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行进。
(该书在亚马逊、当当网、文轩网、天猫网等网上书店和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吉布鹰升:吉布鹰升,笔名流水,是中国近年崛起的彝族代表性作家,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出版有散文集《智慧心语》《有一种感觉叫思念》等,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2011年冰心儿童文学奖,2012年全国孙犁散文奖,第五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奖项。
彝族青年散文家吉布鹰升视野开阔文笔淳朴,他分明像大凉山一位独特的月琴手,那山寨村落的苍茫云雾凄美星空,还有彝人葬礼,最后的牧人,灰鹰,熊,荞麦……点缀成大凉山一片馥郁鲜活的乡土画幅,令人着迷神往。那些当代彝人的文化心理嬗变和生存境况描述,也被他写的风情怡然,读来叫人怦然心动!
史小溪(中国作协会员,资深编审、当代著名散文家)
这是来自大凉山悠扬、缥缈而古老又现代的声音,从那云山雾水间穿透时空而来,带着特有的民族风。对于山地美丽的传说、纯朴的人物,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社会转型期村庄的变迁,生态的关注,当代彝族人的生存境况等等,充满了诗性的善和美,闪耀着爱的光芒,高远而轻灵,构成了一个彝人对于大凉山世界的独特的文学解读。《彝人族语》带给我的正是这种强烈的震撼!
施晗(80后代表作家、书法家、出版人)
吉布鹰升的文字与彝族人的命运存在关系显得弥足珍贵又神秘万分。他的担当与忧患精神增加了莫获山的高度,凉山大地因他文字的温度不再寒冷.
凌仕江(著名作家、获得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
吉布鹰升的文字,干净,仿佛大凉山中那些树木簇拥,被花朵装饰,被阳光刷洗,被百鸟啁啾的山箐中自然而然流动中的泉水。
吉布鹰升的文字,瓷实,有着大凉山深处或更深处那些红色的,黑色的,黄色的甚至是琥珀色的泥土般紧凑、平时、清淡、质感。
吉布鹰升的文字,温润,就像是百年不熄的老火塘经久地燃烧着的疙兜火,总是周而复始的平淡中,散发着能够渗透骨髓的热乎;就像是用黑苦荞精心酿煮的老土酒,缓慢地温暖您的味觉知觉,甚至每一位饮者都在若无若有的微醉中,仿佛看到眼前的天空和大地,有成群的金色苍鹰,持续升起。
李智红(著名彝族作家 《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
“他(吉布鹰升)行走的路线就是山水之间那阡陌的山路,天地之间那蜿蜒的小路。正是这样的行走,让他更草根,更具有泥土的芬芳。在我们所阅读的众多作品中,这样的表达不多了。将世界不为熟知的一种生存状态,通过一扇门,像清丽流淌的泉水,向世界浸润着,扩展着。”
远泰(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委)(见2013年2月1日《四川日报》)
《彝人族语》目录
序
第一章 阿嫫的奶汁比苦荞更香
苦荞飘香的时节
神圣的祖尔
医院里的小松鼠
阿达阿嫫在天涯
索玛花不寂寞
旧时的月光
坐在阿嫫身边
给孩子
第二章 白雪覆盖了高山下的事
鸟儿睡在哪里
返乡
阿嫫离开了村子
锁在屋里的人
荒冢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第三章 牧人的秘密隐匿在山间
看见或看不见的
昭觉的冬天
彝人的葬礼
聆听黄昏
最后的牧人
高地孤旅
莫获山观海
诺苏人家
隐匿山间
第四章 陪一枚凉山月走向远方
擀毡人�
朝着远山出发
云雾苍茫
向晚
黄昏之美
凉山月
星空
第五章 黑夜之后鹰留下了忏悔
母羊的眼泪
鹰爪杯
灰鹰
大雁远飞
对小鸟的忏悔
猎人和熊
狼迹
打虎的人
鹞鹰
苍鹭
一只鹰在黑夜
第六章 坐在火塘边念你真幸福
坐在火塘边
彝人笔记
雪路
听鸟
山居笔记
山夜
鸟儿飞过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