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美丽的咪依噜风情谷

作者:毕丽文章来源:楚雄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03 09:21


                     
                                                           美丽的咪依噜风情谷
                                 
                                               美丽的咪依噜风情谷
                          
                                             美丽的咪依噜风情谷

沿着南华县城往北走十几公里,就到了咪依噜风情谷,这是南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别致的彝家山寨,墙壁上有的画着许多彝州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画,这不难看出彝州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仔细看,原来他们是在庆祝丰收的画面,歌唱着美好生活的情景。
  整个山寨,房屋建筑结构几乎相同,每家墙上都写有一个“福”字。不同的人家所写的“福”字风格与写法不一样,这让我明白了中国的“福”文化多姿多彩,朴实的人们对平安的祈求,也看得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彝家小院,到处是那么干净,勤劳的人们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地上一年四季铺着绿绿的松毛,就像是一块大大的绿地毯。当客人来到时,山寨的人们就请客人在松毛上坐着休息,然后把香喷喷的烤羊肉串和美味佳肴还有独特的山毛野菜摆在松毛上,让客人吃得开心。彝族姑娘们身着艳丽的彝族服饰,唱动听的祝酒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感受到他们对客人的热情与独特的待客之道。
  关于南华咪依噜风情谷,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话题:1990年4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横山广子到云南寻根,发现民族风情保存完好的岔河彝村,之后先后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游客多次慕名前来旅游观光、交流文化。《通天长老》、《大峡谷》摄制组来这里拍过片段,留下了许多岔河风光;香港凤凰电视台在这里摄制《新娘出嫁》的全部场面;中央电视台在这里摄制《火的民族》;日本东京电视台到这里作“稻田文化”现场直播。同时,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央“三讲”检查团、全国金融系统青年知识分子考察团、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省内10家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云南大学、省、州领导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到岔河考察、指导、观光。咪依噜风情谷,吸引了香港凤凰卫视、日本NHK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及众多影视导演、摄影师纷至沓来。
  彝语“咪依噜”意为“美丽多情的彝家姑娘”。在山麓公路边的咪依噜风情谷“木雕楼”彝人客栈内,在堪称彝州建筑“文物”——古色古香的起家大院,在铺满青松毛的岔河生态村夫妻树下,美食专家每到一处都有多情美丽的彝家姑娘们捧着吉祥如意的羊角杯,端出烤鲜松茸、苦荞粑粑蘸蜂蜜、清炖烟熏老腊肉、铜锅焖洋芋、羊肉烩萝卜、甜笋煮火腿、大串烤羊肉、开胃辣肝参、风味��肉和山珍野菜。山寨里,建有娱乐场,有陀螺场、跳歌场、秋千。白天,人们在娱乐场打牌、打陀螺、荡秋千。晚上,人们在跳歌场中烧起熊熊大火,大家手拉手,一起打歌起舞,歌唱着彝家人的美好生活。热情的彝家姑娘敬上“拦门酒”,亮出天籁般的嗓音,对尊贵的客人声情并茂地唱响《马樱花开》、《管你会喝不会喝也要喝》等动人心弦的原生态敬酒歌,把对酒当歌大联欢推向高潮。
  说实在的,这些年来,南华在龙川江、野生菌、咪依噜风情谷等诸多效应的影响下,经历了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从我1996年第一次进城认识南华县城到现在,都是我亲眼目睹的,到如今,当我来到南华县城工作,终于发现自己的潜意识里早已被南华的热情所感动,内心实实在在地充满着自己未曾觉察到的欣赏之感、欣慰之情!只因为:这座城市,她有综合的城市实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包容的南华精神。

 

文章编辑:陈全丽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