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依乌:许多像我一样若有所思的人,恨不得把诗都写在横幅上!

作者:阿G阿基文章来源:千里凉山https://mp.weixin.qq.com/s/lwtWATGEGQzVSk6_yBv1ig
发布时间:2019-11-01 09:52


诗来源于生活,歌来源于生活,写诗的人来源于生活。

诗歌与生活,在他的生活里都有浓墨重彩的印痕,雁过留声,人过留影,他走过,留下了对于周遭世界的细微表述、转述、叙述和短促的点评,其文字俏皮,温暖,深意显山露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Offg7wjaJbp3lwldbSRc4CdGxB0PsuhiaNcxhFWGTB6FaCcPHLZXTKg/640

其中对土地和事物的深情关注,让他的文字沾满露珠和尘土,从而和我们的呼吸息息相关,和我们的喜悦和痛楚根脉相连,读后滋生别样的感动,或许有一天就会转化成一种力量和光芒,加持我们的生活。

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出版了《鱼》《一个土著的下午》《我的》等三本作品,每一本,都是一场与土地和万事万物的相拥相惜。千里凉山君说的是诗人依乌和他的作品。在今年刚刚冒着热气出版的新书《我的》分享会到来之际,应千里凉山君之邀,依乌与大家分享了他与《我的》的一些幕后或者实际意义上的想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AmWxrlnqQhqQ2BK4R80iccTdSlGu4m6jAVFnzYRblnlQxOsx1eknic4Q/640

千里凉山:基于什么原因,让你作出抒写大小凉山印象的诗歌的选择,对于一个彝族诗人来说,创作这部诗集最核心的动因是什么?

依乌:套用一句话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饱含泪水?因为我拿这片土地实在莫法。它们原本就很贫瘠,现在又被化肥威逼利诱,每年战战兢兢结出的果实,喂不饱我们日新月异的想法,所以我不得不写写留在原地十指刨地的老小,还有出门在外低头觅食的兄弟。

说句实话,经济基础确实决定了上层建筑和底层匹民,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部分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是“完整”的,一半在外打工,一半留守家园那还算是好的;有的举家东奔西跑,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回来一趟,一进家园,草木葳蕤,自己都觉得心寒,给精准扶贫的区乡干部和各种检查的领导同志们造成很大的麻烦不说,口头传统日渐式微。这些其实就是我常回家看看的原因,看它的好,倍感欣慰,看它的坏,心有余悸。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M0wwe0gjaJ1icYE0iaUZjPORQMqsUytp1FpqIH1T1k8dZCfpOXM9LOwg/640

千里凉山:我们发现,你的诗歌文本和创作视觉总是异于诸多同族诗人,请问你们的分界线或者不同点在于什么地方?

依乌:我在后记里有这么一段话,应该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年在外面,周遭也有许多像我一样若有所思的人,他们恨不得把诗都写在横幅上,那种大气磅礴和呼天抢地虽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我确实前胸贴着后背,发不出任何的共鸣,加之自己天生海拔低矮和细腻,所以只能做一些俯首帖耳和接地气的活,于是决定从最低处做起,写一写同胞们脚趾缝里的泥土,还有他们弯腰拾起的口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a5vormrhnNO0F1RUDTREJD6KpxjrhfQQXMgJvwLP5gNmKLicCXDuAWw/640

千里凉山:这应该是第一次有凉山本土诗人用第一人称方式介入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进行印象式写作,对此,通过这样一本长焦镜头式的抒写诗集,你想要表达的层次感或者意图是什么?

依乌:用诗歌的形式写遍大小凉山的人并不多,我应该算是其中一个,但不是第一个,是第一个又怎么样呢?还不是那样。这本书里我写了大小凉山24个县市,其实华坪也是写了的,只是因为没做更多停留,写得少,所以就没收进来,这是一个遗憾,希望再版的时候能补上。

写这本书的起因其实有点偶然,我有一次因为“雏鹰书院”的挂牌事宜需要从成都经过甘洛、越西、喜德、西昌、宁南,在路上我就随手写了一些东西,发在微信朋友圈里,没想到有很多人喜欢,甚至有些朋友在问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他们县,我觉得这有点意思,不能厚此薄彼,所以就坚持写到了现在,成了这么一本书。以后我还会继续再写,争取在我快不行的时候出一套书,一个县一本那种,写完走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bIYhPXneZR3dfyvNLmBRT1TDyLLW7zcPricPTianxIRwV5xs0NXcXSkg/640

千里凉山:很多读诗的、写诗的,懂诗歌或者不懂诗歌的人,都成为了你的诗歌粉丝,你觉得的可能性是什么?

依乌:我不太确定是否真的有粉丝,如果有,当然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证明他们在我的文字里,还能看到一点人间气息,所以我得继续坚持把一个人写得像一个人,把一个地方写得像一个地方,把一种想法写得像一种想法。如果不出意外,或者我能延年益寿,我一定会让读者们觉得,我还是那个一如既往的我,一直坐在他们面前,谈笑风生。看我的文字,至少还能感受到生命中接着地气的部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PNqQrqpicvpfzM5UG9HmHwna87IBwkAMicUriceDajSic6WZ3u9XicOZlqg/640

千里凉山:你的诗歌里面,我们都可以读出一些故事或者人物命运的蛛丝马迹,这是否与你之前一直以来写小说、散文的经历有关,或者说,你的诗歌其实就是你的小说或者散文的缩小版?

依乌:嗯,还真被你说准了,这种文体的确是我小说和散文的缩小版,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尽在其中,所以如果没有诗意,那就把它当成是最短的小说散文来读就行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t65rbuQUicKGRG9rwgxibIibiaUtn4SicsickeV2ia1WuJOuGbaQo40tkMxBg/640

千里凉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写作过程中,你为啥总是能在细小当中发现一些宏大的意象和背景?

依乌:我只是一个一米好几的人,我没法上九天揽月,也没法下五洋捉鳖,所以只能在现实生活中淘洗出那些闪亮的日子,好好的品味品味。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有意思,因为不想人前显贵,所以不必人后受罪,什么卧薪尝胆,什么君子报仇,我不想费那个劲。活个嘎嘣脆,活个死眉烂眼,都是个人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和干扰别人的生活,我就觉到自有他的道理。

千里凉山:如果让你给所有喜欢你的读者们说一段话,你想对他们说一点什么?

依乌:第一句,好好活着,死了就亏了。第二句,用文字记下自己觉得有趣的生活,因为文字要比人活得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APh1UIe6hr68q8R48wsImUkejJozLFnDMDXpok4HQiaxccJSM7yO9ng/640

千里凉山:这本书,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大小凉山脱贫攻坚战役,有何文化上,或者文学上的助推意义?

依乌:这个也只有你问得出来。我写了大小凉山24个县市,至少有一种热爱家乡的情结在里面,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去坚守或改变它。我希望不熟悉大小凉山的他者们,可以从《我的》诗集进入凉山,这是一条又快又节约的路,逐字逐句,直达腹地。

千里凉山:“文学的使命,是为时代发声,作家的责任,是为人民抒写。”希望你谈谈你未来的文学创作方向和目标。

依乌:你说的这些,作家协会的人一直在做。我是野生的,只会写一些接地气的文字,不论小说,诗歌,散文,电影,戏剧我也会陆续推出。我不会高谈阔论,我只会,让你好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PITYAWoibXx54YnMcN62cvfiazPE2uiaciax8Dsnq6xHQtJ1qR1fVNumIA/640

依乌,彝族,冕宁县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2016年开始不间断诗歌写作,之前著有诗集《鱼》、《一个土著的下午》,另有电影和剧本即将亮相,小说和散文集子待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UKmx8uib1iaQeARHabOmID2ufPZyZaV7ZTnmWMgznvrF2ezKvqCayzpQ/64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D6BIwwDCk7f8sNIDytGpSd0m9LKwfaa1VEZmlDfxyWNHeWd9t802xh074nIibh6YK3ftwKVVSOyIWg5XPXBPg/640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