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漫谈阿蕾的短篇小说《春花》

作者:杨解
发布时间:2008-09-07投稿人:杨解


短篇《春花》应该不是阿蕾最好的小说。较之《嫂子》,《春花》缺乏结构上的紧凑和语言的优美,更致命的是小说大段大段地采用叙述的方式,很少有细致的描写,情节上的连缀也显得有些牵强和仓促,经不住逻辑缜密的推敲,读起来很累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给人以简单的“故事梗概”的印象,人物形象也没有很好地得到有效的刻画,因而不够丰满。我想,也许将之写成一中篇或长篇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春花》至少四次连续的“巧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结构应有的力量。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特别是小说,有些巧合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一篇只有一万多字的短篇里安排那么多“巧合”就显得有些累赘或者削弱艺术的真实力量了。这些“巧合”分别是:

1、春花将要初中毕业,恰好其父亲去世,造成因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而辍学。

2、“公社马上着手打报告提议让春花接任妇联主任。恰在那节骨眼上离公社十里路的丘莫村死了老人,他是丘莫克迪的大伯。”正是这次“巧合”,春花被丘莫克迪“坏”了,造成悲剧。

3、第二次“巧合”连带而来的是,仅仅一次和丘莫克迪的性关系,春花就“有”了。

4、春花有望接替前妇联主任而转干,可恰在此时,“包干到户”来了,公社书记来给她做工作说:“包产到户了,你家里缺人手,暂时回去等信吧。”

当春花受尽折磨,绝望地喟叹自己的命运时,将这些“巧合”归之于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心情因而有所“慰藉”:“有时想来觉得一切都是上苍安排好的,命里就该如此。要不然,为什么丘莫克迪第二天准备到县里学习,该死的犯人就在那节骨眼上逃了?完成堵截任务要去报道时,为什么丘莫克迪的大伯又无病无痛的死在铺上使丘莫克迪又一次推延报道日期?还有,有的人连举手投足都要小产,她想了那么多的法子都没把孩子打掉......所有这些她都觉得是命运捉弄自己的结果。这样想时心里就稍稍安宁一些。可不管怎样解释,养了私娃子是抹不掉的事实,从此就等于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了。”

作者显然是在为这一系列的“巧合”辩护,争取其逻辑上的合法性。但是,这样的辩护显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这“上苍”不是别的,正是作者自己。

即便如此,阿蕾不愧是当代凉山彝族短篇小说的“圣手”,无论母语还是汉语创作,阿蕾的很多小说和散文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即便《春花》,这部不算很成功的短篇小说,抛开其整体艺术结构上的瑕疵,如果仅就其各个“片段”而论,仍然以它的朴实和真切感动着我们,使我们觉得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我们身边正在或即将消失的文化。

好,现在,我们干脆抛开《春花》在文学艺术或审美上繁琐的讨论,仅就其社会学或伦理学层面谈谈我们粗略的看法。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评述阿蕾的小说,我们似乎可以说,阿蕾的小说都倾注全力关注和反映彝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之变迁和生存状态,而且,其主人公都是缺乏反抗意识的柔软的传统型女人,都是传统伦理道德(尤其是彝族特有的“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网)和社会时代文化以及自身先天性性格的牺牲者。

好,现在,我们干脆抛开《春花》在文学艺术或审美上繁琐的讨论,主要从社会学或伦理学层面谈谈我们粗略的看法。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评述阿蕾的小说,我们似乎可以说,阿蕾的小说都倾注全力关注和反映彝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之变迁和生存状态,而且,其主人公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缺乏反抗意识的柔软的传统型女人,都是传统伦理道德(尤其是彝族特有的“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网)和社会时代文化以及自身先天性格的牺牲者。

在这些纷纭复杂且根深蒂固的集体表象之囚笼下,彝族妇女个体生命就像网中之鱼,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精神气质上,都丝毫没有她们自主、独立的空间,她们的命运之足迹,和着血泪,在大凉山贫瘠的大地上,交织密布,呜呜地奏响一首首惊心动魄的悲歌,旷古相续的悲歌。这些悲歌的基调和支配性色彩都深深地植入传统叙事诗歌《妈妈的女儿》低回浅唱的土壤。

春花的彝族名字叫“妮薇”,翻译成汉语就是“春花”。但是“妮薇”决不仅仅是“春花”。无论直观印象,还是深层内涵,两者虽有交融层面,但更多的是两个文化系统展现或蕴含的迥异背景及其呈现的感情色彩的差异。然而,第一次到彝族地区的汉族老师嫌“妮薇”叫起来拗口难读,而且怕其“深奥的道理”,索性赐了个汉族名“春花”。我们不妨顺着彝族“你喜欢,干一杯!不喜欢,也干一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干一杯!”的民歌调子现编一句就是“你喜欢叫春花,不喜欢也叫春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叫春花!”了。假若不嫌我们?嗦繁琐,不以我们小题大做,我们以为,春花连一个学名也是被人主宰的,虽然我们可以马上搬出她尚小的理由反驳。但是,她已经读一年级了,在彝族地区,那个年代读一年级的孩子,一般都十几岁了,女孩可能还要往后推一下才符合实际。

好啦!春花就春花!春花秋雨何时了?万事知多少!

春花一生当中最光辉灿烂的阶段无疑是短暂的读书生涯了。成绩好,“春花的成绩数班里第一,小学毕业后好多同学都只能上公社的戴帽初中,她却考进了区中学。”;长得美,“那时的春花就像一轮明月,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羡慕的目光,姑娘们羡慕她的命,小伙子羡慕她的美,但可望不可及,只有在梦中肆意地享受她的美。”;心地善良,“春花不是那种仗着自己的美为所欲为的轻佻姑娘。她很懂事,对谁都那么有礼有节,心地又善良,只要有谁要她帮忙,她总是尽力相帮。”。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阿蕾一心要把“春花”这朵美丽的花朵毁灭给我们看,为此,尽力蓄势,充分“张扬”,采取比较传统的“欲抑先扬”的写法。

一走出这温馨的“象牙塔”,春花面对的将是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在一系列“巧合”的安排下,春花以自己的性格逻辑为基点,背负传统逻辑的鼓点,踩着时代逻辑的节拍,一步一步陷入泥淖,尝尽人间的苦楚,最后撒手人寰,只留下一声旋风点儿般的叹息。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