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民族文学

彝海拾贝:弥渡彝族文学概览

作者:李弼
发布时间:2008-11-23投稿人:李毕


弥渡彝族属哀牢彝系,是弥渡的土著民族,其繁衍历史较为悠久。境内彝族分摩察、聂苏、腊罗3个支系,自称墨叉、罗婺、土族。弥渡有彝族人口近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7%。全县有1个彝族乡,6个彝族村委会。弥渡彝族人口散居在县境西、南两个区域的山区地带,西部区域主要分布在清水沟、金岗、高坪、多祜、瓦哲5个彝族村委会,南部区域则主要分布在五台彝族村委会和县境最南端的牛街彝族乡。除此之外,县境北部的红岩镇理卫、吉祥、大营,县境中部的新街镇西河、新胜以及县境南部的德苴乡青云、太平等村委会也有少量彝族与汉族杂居。古往今来,彝族人民在弥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

弥渡彝族文学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民间口传文学(即民间文学), 一类是作家文学(即书面文学)。两类文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弥渡彝区由于历史原因,交通不便,彝族民间口传文学保存得相对较好,呈现出了丰富多采的瑰丽景象。但由于教育的不发达,现代意义的作家文学起步却较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批从小听大人们讲彝族民间故事、唱彝族民歌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利用业余时间,提起笔来从事彝族文学收集、整理和创作。他们在继承彝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努力反映本土文化,在书面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两个方面都同时开始起步,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有10多位文学作者崭露头角,已出版发行10多本诗歌、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等类书籍,在国家、省州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彝族民间故事300多万字。

这一时期,李毕加入了云南省作家协会,李泽加入了大理州作家协会。同时涌现出了李彩凤、鲁安宁、字学昌、毕行川、字加华、罗尉华、字盛等几位作家、文学工作者。其间,弥渡彝族在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文艺评论,民间文学的翻译整理等各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口传文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地方的宣传文化部门大力组织了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特别注意培养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人才。弥渡彝族有了几位有成绩的民间文学工作者,有的彝族歌手投身于民间文学活动中,整理发表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有几位彝族作家、诗人在本民族传统文学的哺育下成长起来。

弥渡彝族的口传文学,主要可以分为传说、故事、歌谣、英雄史诗等。从传播方式上,可归为讲述与吟唱,即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类。散文体包括传说、故事;韵文体包括民间歌谣、英雄史诗、叙事长诗等。

散文体口传文学,主要是史事传说、历史人物传说、节日传说、风物传说和民间故事。史事传说如《人类的来源》、《九龙王与铁柱庙》等;历史人物传说如《黑七腊白赶山》、《蒙舍战白王》、《李文学放马》等;节日传说具有代表性的是《二月八打歌的来历》;风物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口弦的传说》、《芦笙的来历》、《太极顶的传说》、《金蜘蛛毡垫》;民间故事有代表性的是《开天辟地》、《腊罗拨的起源》等。韵文体具有代表性的是劳动歌中的《打歌调》、《牛歌》、《多祜山歌》、《多祜青棚调》;生活歌《放羊调》;英雄史诗《黑七腊白》;叙事长诗《赶马调》。

打歌调,打歌调与打歌音乐密切依存。打歌调是弥渡彝族的歌诗之一。内容生动丰富,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格律独特。这种歌诗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使人整个身心都尽情于手舞足踏的艺术境界。它不仅使广大彝族男女老少从中享受到自娱的欢乐,并且极大地启发和锻炼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体质。其中有一首打歌调这样唱到:“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个跟着一走。打歌不是我爱打,孔明立书兴下呢。来打歌呀来打歌!前边去了千千万,后边还有万万千”。打歌调唱词大多是即兴创作,也有人唱古歌的,一般都是男女对唱,歌词内容丰富,有表达恋情的、缅怀先祖的、歌颂新生活的。用彝语唱的打歌调,与汉族山歌小调相互渗透、影响,也有独唱的,唱腔和伴奏各支系风格各异。

牛歌,是吆喝牛的一种歌,多为耕田犁地时使唤耕牛者歌唱,是使唤耕牛者抒发劳动热情,反映思想、生活的一种有情趣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在弥渡彝区到处可见。每到收种季节,在彝区的山山水水之间,无不回响着这种劳动歌。牛歌歌唱内容是哄牛、吆牛,目的是加强劳动热情、加快劳动节奏。如:“我的黄牛转回头吧!草白牛向后退一步,我的黄牯子牛,转回来!牯子牛转回头来啊!过来的地方又转回。牛儿啊,已为你们备好了草和料,粮食丰收靠你们帮,没有你们的辛苦,哪有我们的好日子”。 

山歌。山歌是弥渡西山彝族男女在节庆、歌场、打歌、约会时传唱的歌。这些山歌的特点是:语言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对歌的双方谦虚而不自卑,欢乐而不淫俗,隐喻而不嘲讽,用词精炼,寓意深邃。如《弥渡西山小调》:“冤枉日子过了几百代呀,坝子不得在。爬山过岭做买卖呀,天天背柴卖。吃的穿的没钱买,日子过不来。自从跟了共产党呀,幸福日子来”。

多祜彝族山歌,是弥渡彝族民歌中一种传统曲调,它的格律、格式沿用了彝族古老的五七言“彝族民歌”,用汉语对唱,分入格对白、唱格起腔、收尾落腔等不同调式。入格对白四五言不等,句句押尾韵,对唱时,一句截为两句或四句。表述语言用汉语唱词,对白句中用汉语方言协调句式。多祜彝族山歌,可以说是汉化了的彝族民歌,也可以说是彝化了的汉语方言民间文学。多祜彝山歌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声音苍凉而跌宕起伏,听起来别有韵味。如:“千年不干洱海水,万年不变妹的心。郎有心来妹有意,好比丝线配花针。郎是花针先行路,妹是丝线随后跟”。

多祜彝族青棚调,是在松枝等搭的青棚内唱,故名青棚调。它的活动场所是青棚、堂屋、院心。多在婚嫁娶讨、人宅进新等喜事场合歌唱。演唱青棚调者半职业的歌手,男女各一人,一人唱两句(一调),问答式。听众围坐四周,男女老少都可参加。青棚调共分五章。第一章:选地脉;第二章:采青。一二两章是选择地基,伐木备料,营造房舍。第三章:访亲。包括说亲、过聘两个内容;第四章:接亲;第五章:收仓,这是尾声,也是主人家最喜欢的,以祝贺之词为主,兼以教子成人及收拾家什等内容。歌唱青棚调的风俗习惯是通宵达旦,天亮时唱第五章:收仓。其中的《接亲歌》中这样唱到:“迎亲在今天,今天日子好。贵客满盈盈,大家都欢喜。今天办酒席,我与贵宾和亲朋讲:今天姑娘出嫁了,我家姑娘年纪小,不会洗衣做饭,到了您家请多担待。亲家啊!请您教育她要孝敬长辈、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彝族英雄史诗《黑七腊白》,系彝族尼子颇(“毕摩”,彝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或尼子嫫(会祭山神驱邪的女巫)在祭祀时演唱的歌词,流传于弥渡西山的彝族居住区。该史诗反映的是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由牧羊人成长为国王的经历,将众多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融为一炉。

第一唱段《牧羊七哥》中这样唱到:“黑七腊白啊,满脸红彤彤,络腮胡子旺。戴圆圆斗笠,穿黑衣黑裤,披团团披毡。白狗朝前走,黑狗朝后跟,赶着一群羊。来到马鞍山,天寒人打颤,腊白伤心死。小羊不算数,大羊一千六,在山头放羊。在深箐放羊,怕凶豹咬伤,怕毒蛇咬伤。雨儿淅沥沥,树叶作床垫,松毛作被子。衣服半只袖,裤短只到膝,腊白寸断肠……”。

《黑七腊白》内容庞杂,人物众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采用单线递进的结构方式,不枝不蔓。开头有酝酿情绪的 “序歌”。以人物的纠纷和对话来推进情节。第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重于情节。第三,语言上以清新、明丽、自然取胜。第四,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拟人等手法来抒情状物。第五,运用复沓环唱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调节节奏,造成特殊的音乐美感。

口传文学搜集整理者以李彩凤为代表,她在儿子的帮助下,已整理并传唱了《弥渡彝族山歌》、《彝族打歌调》、《彝族青棚调》、《黑七腊白》等500多首民歌。李泽搜集整理、发表了《太极顶的传说》等50多篇民间传说故事和部分民间歌谣。李毕搜集整理、发表了《黑七腊白赶山》等近20篇民间传说故事和近1000首民间歌谣。毕行川搜集整理、发表了《开天辟地》等10多篇民间传说故事。罗尉华搜集整理、发表了《青蛙讨媳妇》等近10篇民间传说故事。

二、作家文学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实现经济文化上事实上的平等。弥渡同全国一样,一些彝族知识分子和干部在新型的学校里得到培养,一些彝族大、中专学生步入了文坛。这些彝族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他们以崭新的思想观念,观照自己的民族,观照生活,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他们在学校里系统读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和文艺理论基础。新时期的弥渡彝族文学,题材有了较大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作品增多,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结合得较好。

作家文学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是:李毕、李泽、鲁安宁、字学昌、字加华、罗尉华、字盛。

李毕,1969年4月生于弥渡县多祜村,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现供职于弥渡县文联,编辑职称。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彝学学会会员、大理州彝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当选政协弥渡县六届常委、大理州青年联合会委员。出席过第十届(大理)国际诗人笔会。新华网开设有李毕文学专栏,《弥渡是云南民歌的集散地》一文获云南“和谐·律动”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大型征文活动一等奖。1986年李毕从《少年文艺》上发表处女作至今,先后在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学报》、《世界华文诗报》、《澳门现代诗刊》、《澳门日报》、《台湾文艺》等报刊、电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作品、文艺评论近两千篇计二百多万字。已出版诗集《峡谷风》,诗歌、散文合集《鹰的传人》, 长篇小说《彝雄喋血记》(合著)。收集整理弥渡民间山歌、小调近2000首,民间传说故事20多篇。作品曾入选《呓语三塔——彝族本土青年大理情怀写真》、《大理彝族民间故事》、《白子国传说故事》、《1994年袖珍诗历》等多种选本。李毕极其重视继承彝族文化传统,积极向民间文学汲取营养,对彝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现实的关照,因而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华文诗界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有一定的影响。新华网、《文艺报》、《民族文学》、《星星诗刊》、《中国青年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报道、评价过他和他的作品。云南省政府信息网、《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辞典》、《彝族文化大观》等列入了他的辞条。

李泽,弥渡瓦哲村人,先后毕业于大理师范、云南大学中文本科、云南教育学院汉语教学本科、中央党校函授政法本科,获云南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和宣传工作,勤于笔耕,20岁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边疆文学》、《山茶》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1500多篇,并多次获奖。著有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弥川春潮》(合著)、散文集《永远的小河》、论文集《彝海拾贝》,主编有《太阳与月亮》、《弥渡西山》,与人合编有《诗歌选》等。现供职于弥渡县委宣传部,任大理州彝学学会副会长、弥渡县彝学学会会长。

字加华,1967年生于弥渡县石佛哨村,大专文化,先后毕业于大理师范、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从1991年在《大理报》发表处女作至今,在《中国校园诗人报》、《大理文化》、《大理日报》发表诗歌、散文一百多篇(首),部分诗作入选多种作品集。

彝族女青年罗蔚华,今年28岁,从1998年在《大理文化》上发表小说《故事的诱惑》至今,先后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上发表散文《秋日私语》、《彝族送木神》、《阿尼山歌会的由来》等作品,被称为彝家女秀才。

三、书目荟萃

(一)散文

《永远的小河》,散文集,李泽著。2003年5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49页,约10万字,入选了作者发表在各种报刊的58篇散文。弥渡秀美的山川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作者散文创作中的富矿之源,该书是作者数年来寄情山水,醉心于乡土的超然情怀所呈现出的艺术化文本。作者以游记等形式,描绘了弥渡的秀丽瑰奇,记录了弥渡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反映了彝区的部份生活面貌,表达作者对故土对家乡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展现了绚丽多姿色彩纷呈、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二)诗歌

《鹰的传人》,诗集,李毕著。1996年3月由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123页,印数1000册。《鹰的传人》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多种文化强力碰撞后产生的感情火花,作者以大量笔墨描绘荞花摇曳的山坡、鸟声如瀑的村庄、古朴偏遥的屋檐来反映彝族现实生活,展现了彝族在新时代的变迁和演进,表现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热情歌颂了给彝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的时代精神。

《峡谷风》(发表作品选集),诗集,李毕著。1991年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编、大理州文化局准印,67页。诗集热情呕歌了校园生活,对童年和乡土生活进行了追忆,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三)小说

《彝雄喋血记》,章回小说。杨培仲、李毕合著。2004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共30个回合,14万字,印数1000册。《彝雄喋血记》是一部反映彝族农民起义领袖李文学英雄诗篇的历史小说。小说以质朴的笔调,再现了哀牢山清末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和起义军失败的悲壮场面。在刀光剑影的特定环境中,塑造了李文学儿女情长、舍身忘死的彝族英雄形象;在血雨腥风的典型环境中,刻划出众多纷纷粉墨登场的红、黑嘴脸。这部章回小说,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和民族文学鉴赏价值。

《李文学传奇》,鲁安宁著,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全书18万字。翔实叙述了彝族英雄李文学的出世,童年在汉庄主家做长工的苦难生活,弥渡瓦绿村结义,天生营立旗誓师起义,在蜜滴村建立夷家兵马大元帅府,就任“夷家兵马大元帅”的事。重点描写了李文学四十八年不平凡的传奇生涯,他与起义军将士情同手足,扶民爱民,为使起义取得胜利,解哀牢苦难民族于水火之中,团结各少数民族,英勇战斗,表现出令人敬仰的民族精神。

(四)电视文学

《弥川春潮》,李泽、白枝云合著,电视专题片解说词,2003年1月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全书16万字。该书收入了42篇电视解说词,对弥渡近年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具体、生动的反映。它以艺术的笔调,对弥渡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作了具体、可感的描绘,融艺术性、新闻性,资料性、历史性为一炉,是了解弥渡近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多得的一把钥匙。

《彝海拾贝》,字学昌著,电视剧本,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2万字。作品用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勾勒出了作者的人生轨迹。在《汉水情》中,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在襄渝建设中,在当地人民的支援下,凭着一股爱国热情,修建祖国内地连接大西南的钢铁大动脉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人民子弟兵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军民鱼水之情。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