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研究中心2009-2010学年度博士生学术沙龙(四)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http://geh1.blog.163.com/blog/static/55734469201111904015371
发布时间:2011-02-21 09:04


 

2010年5月21日下午15:00点,研究中心在说乎斋(第18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博士生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中心专职研究员王晓燕副教授主持,2007级硕士生顾尔伙作了主题为“凉山彝族‘克智’调查报告”的主题发言,中心全体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顾尔伙的报告是根据他深入到凉山州美姑县对彝族“克智”论辩考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给我们展示了彝族除了“毕摩文化”以外的另一种文化---“克智文化”。他的报告是从这次考察的背景、克智源流、克智传承过程(包括程序,音律,记忆方法,思维方式,心理基础,本质等)、克智传承价值、与古希腊辩士教育比较以及教育学意义的思考与启示等方面入手展开论述。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善于征战,不屑于生产劳动,民风淳朴善良,蛮悍粗野,孤傲不驯;对于生活,要求“忠实庄严”,坚韧顽强;对于生命,强调自在、不受拘束的“马背上的民族”是怎样通过口头论辩来展示彝族的哲学思想、历史地理、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农艺医药等灿烂的文化。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博士生、硕士生就彝族“克智”文化进行了讨论,为彝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场气氛活跃,本次沙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凉山彝族‘克智’调查报告”发言提纲

一.背景

“克智”是彝语(kenre)的音译,“克”义为“口”、“嘴”;“智”义为移动、搬动、退让。这里我们把它翻译为“口头论辩”。

我们关注的是:“克智”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承的,如何记忆的?克智传承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运行的?随着语言载体和印刷书写技术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人类高呼进入“读图时代”的同时,“克智”口头传统文化会不会消,它将走向何方?它对学校教育有没有启示,有什么启示?一言以蔽之,就是探讨克智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及其过去长期不衰的原因。

克智传承的所在地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康藏高原的东部,地处雅砻江以东、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辖17个县、市,面积达6万多平方千米。这里,居住着一百六十一万彝族人民,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有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数条大江从北向南穿流而过。这里既有雄奇险峻的雪山,也有深陷的山谷。由于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地势险峻、地形破碎、交通阻隔。因此,从整体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比较而言,凉山可以说是中国西南彝区的生存环境恶劣、最艰苦的区域,或许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环境,使得凉山彝人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和坚韧、强悍的性格。

彝族先民出自远古时期的氐羌族群,彝族崇虎崇鹰尚黑尚火,重根骨。逐水草而居,游牧。火塘文化,崇火,火葬,魂归祖界,演述史诗,毕摩颂指路经。

彝族先民属于“马背上的民族”,善于征战,不屑于生产劳动,民风淳朴善良,蛮悍粗野,孤傲不驯。对于生活,要求“忠实庄严”,坚韧顽强,以求求生。对于生命,强调自在、表现。认为世间万物有灵,都应该自由,而不是受约束。注重精神上的“贵族”和物质上的“平民”。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彝文规范方案》,该方案确定了规范彝文以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喜德县语音为标准音。以下《彝文规范方案》是以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点归纳的系统音位表.

凉山彝族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费孝通所说“face to face group”(口头社会)。由于耕地,水源,牧场以及山地地形地貌的限制,人们一般居住在半山坡上。村落规模不大,大的村落二十,三十户人家,小的村落三四户,五六户人家。平日为高山深壑所阻隔,人际交流并不频繁。忙于劳作的人们,相互的往来一般以家支仪式活动为契机,尤其是像婚丧嫁娶这样的民俗生活仪式颇受人们重视,只要得知亲友家中有丧事或喜事,无论多远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跋山涉水前来参加。在这个“口头社会”中口头传播与口语交流构成了基本的社会互动。

彝族人民在这“大江大河一道墙,大山密林二道墙,家支制度三道墙”的特殊自然和社会环境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外来文化对它的影响非常微弱,所以直到今天还完整地保持着彝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彝族的宗教的文化——毕摩文化(祖灵信仰)。毕摩,在彝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从古到今,彝族民众都视毕摩为“智者”和“知识最丰富”的人。

总之,彝区独特的地域环境,家支制度和仪式生活,共同造就了彝人总体上具有注重内敛﹑乐于思辨﹑精于哲理﹑敢爱敢恨、强悍好斗和勇于进取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克智产生的文化土壤。

二、克智源流

关于民间“克智”论辩活动的由来,于史无考,但是在凉山流传着种种说法。说克智是金沙江对岸的阿尔比日创造的。阿尔比日何其人也?彝族历史上确有此人。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国家化的进程,自元代起在彝区建立了土司制度。在这些土司中,以沙马宣抚司,邛都宣抚司,阿都长官司和雷波千万贯土千总为最大,号称凉山“四大土司”。元明时期,金沙江对岸的彝区以乌蒙宣抚司为最大,其下管辖的地区叫大关巡检司,而这个司就是阿尔家支的地盘。阿尔比日当时在大关巡检司里任“总管事”,协助土司调解纠纷,处理案件,其职事于民间的德古相当。还有的传说说他还是天下无敌的大论说家。由此可以推论,“克智”论辩至迟在元朝兴起高潮,到清初形成了比赛论辩的体系。

云南和贵州的彝文和古籍记载,这种基于传统婚丧仪礼的口头竞技活动彝族父系始祖阿普笃慕时代的歌场制度,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彝族是氐羌放牧民族后裔,彝族重根骨,先民出自远古时期崇虎尚黑的氐羌族群。游牧民族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逐水草而居,游牧流动。

第二,崇火,属于火塘文化。实行火葬,灵魂归祖界,在重要的仪式生活中演唱史诗,如指路经等。

第三,日常生活中围着火塘,讲故事,说唱,背家谱。比如凉山彝族来说,父子兄弟围坐火塘对酌,父特将尊祖之仪,宾客之礼,祭祀之法陈诉于子弟,家谱,以及先民的荣誉战争与劳苦迁徙等故事,亦在酒酣耳热之际,背诵出来,滔滔不绝。子弟们听取此种报告之后,并不敢等闲视之,听之后要付之实践。

因此,笔者认为,克智是彝族民间人们集体创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历史杰出的论辩手,特别是出色的毕摩大师,对克智论辩程式作过规范和创新,功不可没。

三、克智的传承特点

“克智”语言美妙﹑比喻生动﹑想象丰富﹑艺术色彩浓厚,使人从中感受到极大的趣味性。它的艺术趣味,能自发招来广大听众,用夸张、诙谐、风趣的语言,增强喜事场合的欢快气氛,逢年过节的幸福感,丧事场合的消愁感。比如在婚礼的开白场场上“克智演述者”代表主客相互问候:

主:火塘的上方,在坐贵客们,刚才那片刻,客人不言谈,主人心忧虑,主人不开场,客人心忐忑,话说近夜晚,你们那一方,百事平安否?六畜兴旺否?粮食丰收否?公鸡是否坠下岩?石磨是否被吹走?獐子是否辩绵羊?一年是否剪三次羊毛?猎物是否变家狗?大雁是否成鸡群?蚂蚁是否追猎物,姑娘是否去御敌?小伙是否去嫁人?问客待回音。

客:火塘的下方,在坐主人家,主客相逢好时,主人难开口,客人难等待,两姻亲相问,问是否平安,两亲属相问,问是否兴旺发达,两邻居相问,问是否备有佳肴,两冤家相问,问是否断子断孙;我们那地方,牛没被鹰叼去,公鸡没有坠下岩,石磨没被吹走,獐子当羊养,一年剪三次羊毛,猎狗在追猎,猫儿在捕鼠,人人均平安。

总的概括起来,克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克智语言具有诗性,便于颂唱和记忆。

2.根植于民间,与仪式生活融为一体,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3.克智传承以口头‘诗教’的形式进行的。可以说,彝族的文传经典都是具有诗性的,基本上没有散文式的经典,克智传承以口头‘诗教’的形式进行的。

四、克智演述程序

克智演述以史诗勒俄为文本,《勒俄特依》是至今流传在彝族地区的一部创世神话。全书由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雪子十二支、呼日唤月、支格阿龙、射日射月、喊独日独月出、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兹的住地、合侯赛变、古侯主系、曲涅主系等14 篇组成,主要描述了宇宙从混沌荒凉的远古中自然衍化与人类起源的漫长复杂的过程。

以婚礼“克智”为例, 一般分为上半场即兴辞辩和下半场史诗演述两个部分,克智论辩的程式不同地方略有区别,一般说,上半场的论说程式为:开场白→雄辩→追根述源→诘难。

下半场则须以:史诗起源→史诗表演→史诗叙谱等环节进行。作为论辩比赛的整体性过程,上下两场是紧密相联的,皆以言语之间的对抗为特征,通过论说、争辩、诘难、猜谜等方式决出输赢。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足球赛,有着自己的规定的程序和胜负判断的标准。一看史诗的记忆力,二看雄辩力,即临场的应变和口才。如果辩了三天三夜,仍然分不出胜负,就会以“点球”即猜谜或者考辨的方式结束活动, “裁判”——一般是老者,出来代表观众向辩论双方敬酒,以表 “握手言和”。

五、克智传承困境

克智表演活动可以说是历时性与共史性的统一。克智表演活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但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它有着自己传统的内在规定。然而,现实中克智演述“不在场”现象比比皆是。近年来论辩采取的是舞台化的“独说”,有的赛手还根据“上面的精神”即兴创编了大量歌颂各级领导的辞赋诗章,令人啼笑皆非。这就如同中国菜来到美国餐厅完全没有了“味道”。

克智出现衣裳传承困境,有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从传承的内部因素讲,克智传承人在继承、保护和传授过程中依循传统、缺乏创新,由此导致传承的后继无人,中断现象显见;从传承的外部来讲,人们重视经济GDP的增长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保存的价值,民间文化缺乏政府合理的激励机制。要真正实现保护与传承,必须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出发的,培养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和归属意识,使民族成员从内心感觉到民族文化之美。

六、克智传承功能及其价值

(一)克智传承功能

1.调节身心、娱乐生活的功能

克智演述的主要是彝族史诗,史诗是历史,一本“部落记事”,是传统与习惯的最重要事件的记录,同时它又是带有一般娱乐性质的故事书。诗里最重要的有两个力在起作用,一个是诗人的想象力和口头技艺,另一个是观众的娱乐渴望。克智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满足了社区群众的强烈愿望。

2.社会化和教化的功能

所谓社会化,英国《牛津大字典》把“社会化”解释为“使人具有社会性,使人适宜于社会生活”。个人通过社会化以使自己为社会接纳;社会通过社会化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行为准则代代传承的过程。克智作为民间的口头论辩活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社会沟通的直接目的,口头论辩作为人的社会沟通,不仅在沟通人们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在协调和统一人们的社会行为,确定人们的行为规范,达到个体社会化。具有潜默移化,教化社会成员的功能。

3.口语传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克智活动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梳理、认定和传播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山民们的仪式生活又起到了一种社会黏合剂的作用。彝族本土社会可谓是一个面对面的“口头社会”,在这个“口头社会”的仪式中传承人与受众构成了基本的社会互动,毕摩作为知识分子与受之间始终有着一种默契,一种交流,这种默契和交流,是以一些地方性知识、民间智慧和对村落的某种公共事务的共同关注为预设前提的。因而仪式上的文本演述具有激活族群记忆、动态传播知识、活跃社群交流、加强文化认同的特质。[i]在这种口头社会中,听众在接受文本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了文本的解读。彝文书面文本意义的发生与内容的激活,皆是在仪式经颂与口头演述的声音中获得生命的,克智口语传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二)克智传承的价值

1.克智在彝族文化中的地位

毕摩宗教与克智各自代表了彝族文化内在结构的两极。正是这种不同的两极,才使彝族文化本身成为一个完整而平衡的体系。以“克智”为载体的追根意识和溯源精神始终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主导。具体来表现在:在根骨观念支配下的溯源品质;以英雄塑造为标的的自我塑造;以酒神文化精神为主领的开放传统。可以说彝族是一个“诗性”民族,克智对彝民族文化精神和致思途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处于不可缺少的地位。

2.克智传承是一种“活”的教育

彝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历史上虽然长期被祭司阶层所垄断,却又通过民间仪式生活的口头传播而超越了祭司阶层从而成为全民族共同享受的文化。实际上,毕摩们以诗撰经主要都是为了便于在彝族传统社会的仪式生活中记诵和颂唱文本,充分利用了诗歌语言艺术的手段。只要你步入彝区,亲临各种仪式生活,你都能领略到声情并茂的"诗教"场面。笔者在美姑考察时,只要一出家门,每天下午或晚上基本上都能够听见朗朗的“毕声”。

由于彝族书写传承的知识体系均以诗歌形式为语言载体,克智传承中一向提倡“诗教”主张。克智传承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学诗,无以言”的口头诗教传统,克智传承人作为彝族传统社会的智者,往往都十分重视“诗”和“歌”特质在传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而这种声教传统在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并自始至终地与宗教仪式与民间生活仪礼紧密配合。一个出色的毕摩,往往也是一个出色的辩手,他们不仅通晓各类彝文典籍,同时也因擅长口头演说。可以说,脱离口头传统的文化语境,这些书写文本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难以传承下来的。任何一部书面文本,对彝族传统口头社会来说,一旦脱离了口头诵演,都不过是一页页毫无用处的书页而已。正如有学者说,鱼要放在水中才能鲜活,书面文化只有放在口头朗诵中才能获得历史的生命力。

3.克智与社区文化空间的建设

凉山民俗生活是仪式的生活,仪式的参与者按血缘,地缘等关系都会出现在这样的社会公共空间生活里。在仪式上,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同悲欢,共命运,一起舞蹈,一起歌唱,一起祈祷,相互表达良好的祝愿,吐露心声,交流感情,分享信息,增进相互的认同,加强团结与和睦。仪式生活成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从而在彝族山民的社会中起着社会交往和族群凝聚的作用。克智论辩正是在这种浓厚的民俗生活氛围中产生的,成为彝族社会公共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毫无疑问,克智及其传承人应当在当下彝区民主生活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七、与古希腊“辩士”教育的比较

 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历史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养士成风”,有辩士舌战群儒的场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礼失求诸于野”。

从文化背景来说, 凉山彝族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二者都跟现代构成一种反差,成为了现代人一种反观现代社会的“镜子”。          

从传承目的来说:彝族传统教育传习处所即在家庭,家族与社会中。

从传承的方式来说: 凉山彝族习毕学艺过程中,采取先背诵后书写的顺序, 不让学徒看文本,直到他基本上能够流利地背诵下来,老师才按文本从头教起。

克智传承教育意义的思考

口头(传统教育)———书面(学校教育)

文字和言语什么时候出现,谁早谁晚?能否找到人类开口说话的起点?文字出现后,口语并没有消失而与之并存,为什么?

八.启示

(一)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口头天赋

(二)发扬口头“诗教”传统

(三)创设语境,情境教学

(四)利用榜样力量

(五)了解民族儿童认知经验       

(六)保持和发展儿童时期和课程中口头教育的基本要素

(七)论辩式的对话教学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