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民俗定义论

作者:王先灿
发布时间:2011-03-07投稿人:王先灿


民俗定义论


王先灿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  ] 民俗学是关于民俗的一门科学、学科,民俗这一术语是民俗学的核心定义与概念,如何定义民俗直接关涉到对民俗的定义。人们对民俗的定义处于数目多并且差异大的现状,而这一结果,是文化、历史、学科等多种因素所致。在澄清这些原因的同时有必要做些新的探讨。

[关键词] 民俗;定义;现状;原因;建议

 

民俗学是关于民俗的一门科学/学科,民俗一词显然是民俗学的核心定义、概念,如何定义民俗直接关涉到对民俗学的定义。与民俗学众多定义相对应,人们对民俗的界定也是种多样性的存在。从这种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对民俗学各执一帜的见解并非是民俗学的本意,问题的根本不在民俗学,关键在于人们对民俗的认知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同或相似或相近的标准,进而导致对民俗的诸多界定。而在这种多样化界定的背后,体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民俗事象、民俗现象如百花争艳般纷呈,像社会中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各种关系纠结一样复杂。总结性的说民俗现象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向对民俗的不同认知。可是尽管现象复杂,规律依然存在。如同夜空中看似杂乱无章的行星,是依据一定的规律运行,即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定律。[]对于遥远宇宙中的复杂事物人们尤可以揭示其本质与规律,则对于人们朝夕置身其中的民俗,就不应该不可以认识。困难在于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由此可以设问什么是民俗,即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定义的现状

民俗定义的现状,即目前研究者对民俗的各种界定。“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1]P1这种界定,把民俗延伸为民间风俗,并且把民俗定性为是一种生活文化,同时解释民俗产生的原因、民俗的作用。从谷歌学术检索结果看,钟敬文先生的这一界定被引用299次,引用次数最多。因此可以说这一民俗界定在国内目前是得到广泛认可与接受的。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2]P3这一界定从实际出发,以民俗的内容入手,把民俗阐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民俗是种文化模式,其载体是口头和行为。其功能是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信息数字化时代,民俗已涉及互联网,网络上给民俗的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3]——这个定义实际上就是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民俗定义。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段炳昌教授在给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课时,从语言与文字的角度入手,梳理“民俗”、“民”、“俗”在汉语典籍中的各种含义,总结出民俗的含义层次,综合性的给民俗下了一个定义,即:民俗是指一个民族的民众或民间或某个特殊群体中传承、流行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行为仪式或心理。这一界定,是目前最全面的界定,也是合理的本质的界定。

言及民俗定义的现状,由上述各家对民俗的定义,就可看到民俗定义纷呈的一面,民俗(folklore)的定义之多,之异,尤如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4]P11民俗定义处于数目多并且差异大的状况。每个人从不同的领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探索后得到不同的民俗定义。

 

二、民俗定义之多、之异的原因

1、主观与客观原因

对于民俗定义多且异这一结果,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段炳昌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即:①理论探讨建设不足;②缺乏一种独立的品质;③语义的差异;④视角和理解的不同;⑤概念本身的变化发展;⑥边界的难以确定。出于这六个方面的原因,给民俗下个定义确实很困难。上述六个因素,从主、客观角度区分,其中的②⑤⑥属于客观因素,是民俗本身的一些客观因素所致,而①②④归于主观原因,是人的立场、观念、角度等的不同这一主观因素造成的,同时主、客观因素参杂在一起,使得民俗的含义更加复杂。

2、日常生活事物难以描述

民俗是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对象,犹如矛盾的存在,民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充溢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这个日常生活的对象,人们置身其中,运用民俗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与自如。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却无法具体描述它。可以轻易的设问,什么是民俗?“这个看起来十分容易解释的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并非如此。要认真回答民俗与民俗学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民俗文化现象,要下个准确的定义却是如此的困难?关键在于‘民俗文化’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又和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大家对这种文化又往往熟视无睹,毫不介意。”[2]P1-2的确,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要形象具体的描绘出来是比较困难。

3、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民俗,学者在面对这个同一对象时会持不同的立场、视角。“人们常常通过被研究对象的材料性质和探讨这些材料所涉及的理论类型来确定一个学术领域的界限。一般认为,民俗学所研究的材料是那些拥有传统意义的观念、行为以及在观念和行为之间体现的因果逻辑关系。”[5]P1即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其材料被认为是些传统性质的材料,而传统是相对一段历史时间而言,民俗充溢现实生活并对人们其作用。并且并非所有的民俗研究者都关注传统,现实生活成了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一般,民俗理论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民俗研究所涉及的理论类型要比它所研究的对象复杂得多,它呈现出一种合流或综合状态。人类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和传播学等等理论都把民俗学当作与自己相关的一个领域,它们所提供的观察和研究合入民俗研究的溪流。同时也很少有民俗学家把自己局限在惟一的理论类型之中。因此,没有一个特别单纯的民俗学理论,没有哪个理论惟被民俗学家所特殊采用。”[5]P1这种观点认为,民俗研究是种多学科视角的研究,视角不同,理论就不同,得到的民俗定义、结论也就相应的不同。

4、文明体系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世界本源上属于不同的文明,人类最初都是与自然同一的,自人类踏上文明之路的那一刻,文明把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将人与自然的血缘关系斩断,从此人与自然交感和谐的关系破裂了。文明的代价是人类无法重新回归自然的环抱。作为自然赤子的人类,不得不孤独的踏上文明的征程。

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生而有两大本能,食本能和性本能,一种出于生命存在的需要,一种是物种延续的需求。在人类那里,食本能体现出来的是为生存奔波的苦难,性本能则体现为为满足冲动的享乐。如果对中西文明做点区别,中国的东方文明更多的是基于食本能的农业文明,而历史上中国的农业发达程度,远非西方所能比拟。农业的种植与灌溉与大江大河密切关联,因此东方的文明是属于大河文明,亦即绿色文明。西方文明更多是基于性本能的文明,西方世界被海洋所包围,其天性中对海洋充满梦幻并渴望征服大海,利益的驱动使西方人充满冒险精神,与此,他们的商业在历史上很发达。其文明与海洋的颜色一样是一种海洋文明、蓝色文明。西方文明中重视的是法律,人际靠法律维持,而东方文明则注重人情,人际以人情维系。在中国,民俗是一种伦理式的道德约束,西方则是对于利益的一种束缚作用。置身于不同的文明体系,民俗的人文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的导致人们对民俗的不同界定。

5、纠缠的起源

民俗定义差异的一个因素与民俗学的起源有关,在中国,民俗学的起步是民间文学,以北大的歌谣运动为标志的民间文学的搜集,开始民俗理论的探讨与建设。民俗学从民间文学分娩出生,这个起源致使很长时间人们只注重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而相对忽略民俗事象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并且以文学理论阐释民俗,民俗研究带有很强的文学性。在国外,1846年汤姆斯创用folklore时,folklore兼有民俗和民俗学双重内涵[2]P1。起源的纠缠给后来研究带来很多困惑与困难。

在西方,英国学者首创民俗学,而英国民俗学一开始便与文化人类学形成双胞胎关系,也就是说民俗学源头上就与文化人类学纠缠在一起。民俗学发轫于英国之后,迅速在其他国家传播,而在其他国家则与他国的一些学术传统结合在一起,如法国的社会学,德国的语言学,北欧则与歌谣史诗相结合,体现为很强的依附性,似乎是寄生物,寄主不同,民俗的对象、性质也就不同,进而造成人们对之观念的差异。

6、定义本身的发展

如同生命的自然过程,定义本身也历经从产生到成长再到成熟的过程。没有一个概念一开始便可以准确无误的被定义。定义随同学科发展,理论的构建加深人们对对象的理解与把握。跟随理论的动态,人们对对象的认知也是不断变化与更新。定义的界定本身并非固定的,允许存在调整、完善的过程。

关于民俗定义的变化,董晓萍教授论述得较为详细。在国内,这种变化体现为四个特点,“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定义开始,建设民俗学的定义,又用民俗学的理论,解释民间文学中的不合理成分。第二,侧重精神民俗,相对忽视物质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第三,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考察研究对象的共同点。第四,采用文化诗学的逻辑处理民俗定义中的差异性特征”[6]P37

她从五个历史分期——殖民时期、欧洲发现时期、自然科学时期、现代化时期、全球化时期——论述西方民俗学界民俗定义变化的特点,前三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第一,在殖民时期,强调‘民俗’,这是具有与工业文明相对立的含义。这时的‘民俗’,是被扼杀、被取代的本土文化对象。第二,在欧洲发现时期,强调‘民俗’,这是具有与都市文明相对立的含义的。这时的‘民俗’,是被吞噬、被消灭的乡村文化对象。这时期民俗学这还引进了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方法,使民间口述作品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第三,在自然科学时期,民俗学者引进了唯物主义的物质工具论方法,观察‘民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民俗成为研究对象”[6]P40。可以看出,在国外民俗在很长的时期内是作为文明的对立面定义的,是作为否定对象进行认识的。现代化时期,国外“民俗“的定义有两个变化:城市和乡村民俗对立的说法正在消失,工具技术论的衰落。[6]P44-45基于观念的转变,视野的开阔,民俗地地位也随之上升。全球化时期,人们突破地域、民族、种族、国别、性别、贫富的界限,在对民俗含义的定义的价值观念、民俗功能的界定目标、民俗的运作政策的界定、民俗的制作方式的界定、民俗的传播介质的界定等发生本质变化,基于全球化的视野,“民俗的含义的定义的趋势是促进优秀民俗被人类遗产化” [6]P52。根据她的分析,国外民俗术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民众知识阶段、民俗文化阶段、民俗权利阶段和民俗权力阶段。[6]P53

7、民俗性质内在的困难

丹本.阿默思认为,民俗定义之多、之异归于语义和理论的差异。而定义民俗的困难的原因既出于民俗的性质本身,也源于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民俗性质内在的难题,一方面,民俗形式是超有机体,也就是民俗形式一旦创作出来,其本土的环境和文化承启关系便不再是其继续存在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民俗在极大程度上是有机现象,即,它是文化的一个集合部分。

对民俗的界定,从二分法的角度,要么是狭义层面的定义,要么是从广义层面的定义。当前,人们趋向与从广义角度对民俗进行定义。因为随这学科的发展与学术的交流,民俗理论日渐丰富,民俗随时代体现出更大的包融性。

 

三、民俗定义的几点建议

1、概念与定义

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的认识行为。民俗的定义,目前一些相关著述关注到它的界限,而对其位置重视程度不够。

概念是人们认识与把握事物的手段,它作为思维单元和认知手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具体而言,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说它抽象,是由于在其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异,同一的去处理;而概念的普遍性在于概念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

从逻辑角度,概念分外延与内涵两部分:外延指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内涵则是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因此给民俗的概念进行定义时,可以从民俗的外延与民俗的内涵两个层面入手。民俗的外延即民俗的范围,民俗的内涵即民俗的性质,把这两者弄清楚了,定义民俗也就相应的简单些。

2、定性与定位

定性即规定民俗的性质,也就是民所的本质所在。目前研究人员关注侧重于民俗学性质的探讨,对民俗的性质不够关注。段炳昌教授认为,民俗学既是古代学又是现代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科学。也有类似观点认为“民俗学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1]P6。这个意义上,民俗应该具有历史性质与文化性质。

定位的实质是确定民俗在民俗学学科中的地位与位置。不论人们如何阐述民俗,不论民俗如何显像,民俗始终是民俗学的对象。不管民俗学是作为科学或学科,还是作为学问或课程,都可以在民俗学体系里这样定位民俗:民俗是民俗学的核心概念、核心定义,是民俗学的关键术语。

3、不断分支的危险

当前民俗学科显现出不断生枝发芽的趋向,产生各种/门分支学科,比如都市民俗学、旅游民俗学、传播民俗学、地理民俗学等。从学科体系发展角度,当然是种好现象,是民俗学学科体系繁荣的征兆。然而,民俗学本身的基本理论还处于调整、完善的阶段,也就是说民俗学的基座还处于建设状态,如果地基还没有打牢便忙于上面建筑的修筑,就有整个体系倒垮的可能。从学科的长远性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民俗学这一基础、基本学科的理论探索,这一大本营的建设。

 

尽管众多因素导致民俗的诸多定义,可是民俗的本质或规律应该是相对单一。人的观念可以存在差异,文化可以有不同属性,可是相同事物的本质应该是相通的。人类置身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参杂各种因素形成复杂的社会体系,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分歧,可是人类最终的追求是相通的,即自由,自由是人类社会终极目的。民俗作为生活文化、文化模式的心理与行为,无形中负有这一使命的因子,民俗的两大功效——规范与凝聚,[7]P6本质上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人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2]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9.

[3] 颈椎病.民俗[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46974.htm?fr=ala0_1_1,2010-08-12/2010-08-26.

[4] 丹本.阿默思著,张举文译.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J].民俗研究,1998,(4.

[5] 孟慧应.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6] 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7] 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民族凝聚力[A].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辑)[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9.

 

 

 

 



[] 开普勒定律:也称“开普勒三定律”或“行星运动定律”,是指行星在宇宙空间绕太阳公转所遵循的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他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1619年先后归纳提出的,故行星运动定律即指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