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奇特古墓当如何命名?(谜11,图)


发布时间:2011-03-30投稿人:王明贵




彝族文化之谜11.奇特古墓当如何命名?


   
20世纪80年代初,在云贵川西南彝族地区的黔西北威宁、赫章等县,凉山州西昌、雷波等县市和楚雄州楚雄、弥渡等县市相继发现了一大批造形结构都十分奇特的彝族古墓,随即以此为焦点在天文学界和民族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单是对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墓的命名,就有许多各不相同的称号。
    有人将这些彝族古墓的形制结构分为三大类型:①石围圈圆形式。这种类型又可划分为三层石围圈圆形、单层石围圈圆形、石围圈圆内封土土丘、石围圈圆内无封土土丘和单层石围圈圆形开口5种,其中最为典型的的三层石围圈圆形式古墓以威宁县盐仓团结村大坟梁子的彝名“苴穆乌曲”为代表,该墓“文化大革命”时被2个生产大队7个小队拆去烧石灰,光是墓的圈石用马车足足搬运了4年。该墓墓基周长217.4米,直径为70米,墓高47.3米。②石围圈圆台形式。又可分为实心、凹心和二级圆台三种形式。③石围圈棱形式,又可分为石围圈棱、无石围圈棱、棱台三种。这些奇特的古墓在威宁县的盐仓━━板底一带就有上百座(王正贤,1999)。也有人将它们分为三圆台金字塔形、单圆台形、圆锥形、圆柱形、圆丘形等几种类型(朱琚元,1987)。还有人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四种形式(席克定)。
    这些奇特古墓应当如何命名?怎样称呼呢?
    1、彝名。上述第①种墓的代表形式彝语为“苴穆乌曲”、“苴穆”是彝语为“君长”之意,后演变为土司,也译作“兹莫”。“乌曲”是彝语“坟墓”之意。该墓主人为“阿切”,是古代彝族乌撒之君长。因此此墓可称为“乌撒君长阿切墓”。该墓当地群众也称作“彝王坟”。在四川雷波县溪洛米乡有两座古墓彝文铭刻为“兹莫迷枯之墓”和“兹莫你尼”墓。但这些都只是以某一墓主之职官姓名为墓名,却不是对这些奇特古墓的通称。
    2、史籍上相关的记载。民国《昭通县志》卷一《冢墓》“乌蒙坟”记载“在旧圃九龙山下,土冢数座如卵形,环以土埂。今其中之土,渐次填平,禄氏子孙,常到彼扫墓焉。”“乌蒙王坟”记载“在镇署后,无碑记。”此条记载与“苴穆阿切”墓的无碑记相同,乌蒙王坟大致也是“乌蒙君长墓”。这仍是以职官名坟。
    3、向天坟。这在彝族民间有此称号。刘尧汉、卢央二教授1983年和1984年两次考察后也称这种古墓为向天坟,说:“在威宁境内,彝族向天坟的形状大体可分为圆环、单圆台、三圆台三种类型。先者由大、中、小三个圆台堆垒而成,第三台顶端用石砌成凹口向天。单圆台有两种,一种台端平面圆心用石砌成凹口向天;一种台端向天平面用土填满。圆环向天坟酷似井栏,环口向天。因而全叫向天坟。”(1985)
    4、望天坟。滇西弥渡县有“望天坟岭岗”,南涧县、巍山县有“望天坟”地名。实物无考。
    5、天井。指酷似井栏的圆环向天坟。
    6、火化坟。“是彝族行火葬,将遗体置于坟场火化筑成向天坟;或筑成向天坟于顶端凹口火化遗体;或火化之后将骨灰罐埋入向天坟。”(刘尧汉、卢央)
    7、无向坟。相对汉族墓葬需四面八方为山向而言。
    8、向星墓葬。王正贤教授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乌撒彝族“将墓葬的‘向山’向着天空中的星……是彝族古代先民星辰崇拜的具体表现,是彝族古代先民宗教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他将这些墓命名为“向星墓葬”。
    9、过去大民族主义者将这些墓称为“蛮子坟”、“蛇王坟”等。但今天有人认为“向天坟”应是综合火葬和土葬两种葬法而形成的一种埋葬形式。它是彝族文化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和睦、有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又一证据。”(夏之乾,1988)
    也有人对这类坟的族属、名称等提出否定意见,认为“所谓‘向天坟’贵州叫狗坟,跟彝族天文学无关,云南叫和尚坟,摆夷坟,是傣族佛教的坟。四川彝族地区也好,汉族地区也好,没有叫‘向天坟’的坟,也没有向天坟这个名称。”(罗家修,1988)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