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从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时空观思考人类学的结构

作者:叶宏
发布时间:2011-10-13投稿人:叶宏


 

从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时空观思考人类学的结构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读后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一书,区别于一般的传记,有人把此文体称为平行传记。它将同处于20世纪初的两位大师——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与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他们非凡成就的思想根源以及艰辛的创造过程,印证了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哲学、诗学、艺术、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爱因斯坦与毕加索有三个共性,一是他们对旧的知识体系的挑战的勇气及由此引发的革命性创新;二是哲学、数学、科学给他们的思想解放带来的不可或缺的营养;三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5个“必需品”。

“对于固定的传统思维模式和20世纪初崭露头角的非传统思维模式之间的冲突,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独特的处理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1](p.191)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双双在同时代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传统进行了解构。爱因斯坦走出了牛顿力学,开始向四维空间,乃至多维空间探索。不但如此,他还用思想实验挑战了被讲求实证的物理学奉为至宝的实验室数据。毕加索则鄙视了传统绘画技巧中的同一透视点给人带来的视觉和美的局限,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了将不同空间同时呈现的“立体主义”。爱因斯坦本人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哲学家,而毕加索把对于科学、诗学、技术等的理解完全融进了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作为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相对论和立体主义“两者都要求人们从自然中选出事物的特别方面。”[1]p.224爱因斯坦的时间同时性正好和毕加索的空间同时性配对,二者都等于同时从几个视点来表现自然。

此外,该书既展示了他们作为大师的非凡,也贡献了他们私人生活中鲜为人知的平民性。毕加索的情人马尔评论,“有5个因素,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风格:他热恋的女人,作为催化剂的诗人或诗人们,他生活的地方,一个提供羡慕和理解的朋友圈,以及那只与他为伴、须臾不可离的爱犬。”[1](p.2)而除了没有狗,爱因斯坦当时的情境与毕加索非常相似,对应了国学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大师也有凡人的爱欲情仇,这可以从文中的多段罗曼史中考证。作者也像大众一样,把这样的需求看作是缓解繁重的脑力劳动和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的“必需品”。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精神分析对两位大师进行解读,也曾提出过一些结论。其实,大师之为大师,确实有其智识、情感、意志、阅历、机缘等不寻常的一面,包括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产生影响。而创造力,宛如隐藏在内部的原子核,只有在机缘巧合时,才会裂变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完全可以用E=MC2来解释。

一本书,如能拓展读者的心智,便为精品。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二位划时代的大师的溢美之词。可以想象,作者在做这样的文献田野中,确实为大师们的成就所折服。虽然书中有些评述也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免不了空想臆断之嫌,但其能够把大师们还原到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从人性到认知、再到思想的跨领域分析,已经实现了对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时空观的准确把握。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亮点。此外,作者对于史料的驾驭,对于哲学、科学的理解,对于艺术的鉴赏,对于主人公心理的揣摩,对于信件、照片等田野素材的解读,彰显了其多学科的理论背景,扎实的哲学、史学和人类学功底。再用轻松、诙谐地讲故事的方式形成文本,还原史实,使这本书更具可读性。

许多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能进行抽象[2](p.7),这显然是大师和寻常人的区别。立体主义和相对论的时空观,可以在人类学理论和田野实践中找到对应。譬如,近年来人类学的史学倾向正尝试把四维空间的时间轴更加延长,而我者、他者的空间都可以在实验民族志中得到共时性的展现。空间和时间,一直是西方哲学讨论的经典命题。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在其为数不多且为期不长的南美洲田野旅途中,曾展开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探索,他写道,“通常,人都把旅行视为空间的转换。这种观念有欠充足。旅行不但在空间进行,同时也是时间与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任何印象,只有同时与此三个坐标联系起来才显出意义。不过空间本身即有三个坐标,所以,如果想完整描述任何旅行经验,必须要同时使用五个坐标。”[3](p.95)让人费解的是,为何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建构中,再次把五维空间的立体时空观抽掉了时间和空间,单单凸显社会对于人的影响?并把文化符号化,形成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表述。这样,结构主义便从立体走向更为抽象的几何平面,从而使其社会结构模型的时空维度模糊,成为后人批驳他缺乏历史性的一个靶子。

从相对论,立体主义绘画,再到列维斯特劳斯的五个维度,如果把这些跟人的实践结合起来,再加入一个人的维度,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六维空间,或曰多维空间。而文化,则是在这个六维空间中任意轴上的任意点与其它轴上的共时点形成的面,换言之,人、空间、社会结构的同时性的展现即为文化。人类学归根结底,就是要在这样的多维空间中,即把人放在空间、时间和社会结构的框架里进行动态的分析。诸如生态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等是将人与空间轴、时间轴和社会轴进行不同程度地结合;人类学史上的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极其明显地分别以时间上和空间为其理论的根基;而功能主义、认知人类学等更侧重在多维空间中,强调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列维斯特劳斯并非未注意到时空的发散立体结构,而结构主义试图把多维空间转化为文化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从而把发散的空间结构压缩为二元平面,很可能是基于创造一种更易于推而广之且操作性强的理论。在这样的二元结构里,文化表现为符号,而符号的深层结构则迷失在并未加以深入阐释的多维空间中。其实,回到六维空间的思考中,无论是社会决定论者还是文化决定论者,抑或是环境决定论者等等,以任意轴为主,兼顾点面结合,又不局限在固有时空观的三维框架内,必然能实现从绝对到相对的思想解放,进而达到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

“一个景观是什么,取决于你怎么测量它或看它。”[1]p.224) 

 

参考文献

[1] 阿瑟·I·米勒著.方在庆、伍梅红译.关洪校.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8.

[2][]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5.

[3][]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月,第二版.

 

后记:《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这本书曾经在2006年听大卫和杨师谈起,但我始终不曾亲历。今年6月,在民大图书馆的一次游荡中,偶然在传记部发现了它。初读时,浮躁的心情还不能把我带往它的深层结构。田野归来再读,竟至爱不释卷。平时所读的专业书籍虽也为我所钟爱,但似这般不需任何强迫就愿精读下来的书实为少数。也可能,刚刚经历了多次时空转换的我,方能理解被该书盛赞的爱因斯坦、毕加索等大师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所做的关于空间、时间的超越性思考。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