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彝文《十月兽历》的收集、翻译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师有福文章来源:《红河彝学二十年》
发布时间:2010-02-05 09:25:00


 

1.“十月兽历”的发掘、翻译  (l)地理人文滇东南弥勒五山位于六诏山脉西南段,南盘江中游东岸。南起开远螺丝塘,北至古北大黑山,全长6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最低海拔800米,最高2400余米。

五山,盘江南北两岸的彝族称之为虎山。在这股山梁上被称为虎山的有:高甸老虎山、价格虎君山、长冲撵虎山、冲子虎山等。在这个神秘的山梁上分布着古老的崖画,金子洞坡崖画图有彝文、人、太阳、箭头、动物等形状,构成远古先民祭祀太阳神的场面;虎君山崖画距金子洞坡南6公里,画中有彝文、人、羊、鸟、猴、弓箭等符号,反映了祭祀猎神的场面;虎君山南3公里处又有高甸红石崖画,画幅古朴粗犷,有三个版面,多为人、祭物、葫芦、箭等物。三个地方的崖画南北连成一线,属于腊玛古猿人后裔活动范围。从色泽、形式、特点、内容来判断,成画时间约在30为年以上,构成了盘江文化的中心。

汉唐时期,在高甸铜厂和西扯邑老寨,已开采铜、铁矿,并用土炉冶炼。至宋、元时期,铜厂铁矿用马帮运往贲古(盘溪)炼铸。元、明、清加强了对五山地区的管理,元设巡检、宣抚两司,明设十八寨民屯军屯。致使阿哲地区汉移民逐渐增多,部分还融合于彝族。

在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居住着4.6万彝族阿哲支系。据明(天启滇志)载,阿车为爨蛮遗裔。阿车即今阿哲,是南中大姓爨氏范围内较有地位的一个彝族支系。在三国诸葛武侯定益州、平南中时,阿车先祖济火(妥阿哲)助武侯平南中,驱兵征服水西。公元225年被蜀汉政权封为罗甸国君,世长水西至清康熙、雍正改土归流止,达1400多年,其间分流迁徙各地者甚多。

弥勒阿哲和双柏县、易门县阿车、文山县阿查,红河县阿折(现为哈尼族)均为爨氏时代的阿车后裔,文化历史同源。(弥勒彝族阿哲支系,一部分是远古世居下来的东爨蛮部;一部分从昆明北郊迁至,如五山大黑土的王姓;一部分从贵州水西经威宁― 鲁甸― 寻甸― 马龙-宜良― 路南,一华宁-曲溪分流出来,如小黑土昂姓。多数成员则自元、明、清改土归流后从通海、华宁、建水、开远逃难而至,如阿哲中的童、师、普、杨等姓。

 (2)发掘、翻译  对文化的酷爱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借以发展繁荣的条件。拯救一部优秀的文献遗产,人们不管怎样主动积极,偶然性的因素使你时而自慰,时而慨叹。

1950年暑假时,笔者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从昆明直达麦塘找堂兄师国昌毕摩,翻阅彝文古书。经他引荐,认识了该村64岁的杨毕摩。在与杨先生共同相处的日子里,通过翻译发现他的《 六十甲子》 推算法与农历不同。用红、黄、绿、白、黑色代表十天干和五方位。详细问之,他也讲不出什么道理,只是说彝文字少,甲子推算法与农历不同,具体应用时时辰也要推迟半小时多。1981年回去时,杨已病故,我带上他的书去冲子拜80多岁的刘世忠毕摩为师。在刘处又习读了更多的彝文书籍,历史、医学等等,与平时所见不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刘世忠是清末创办彝文私塾的普千总的门生,在毕摩中有威信,可惜于1994年病故,享年101 岁。

1982年7月,红河州民委组织彝文普查队,我们负责弥勒、沪西、开远、蒙自、屏边。初步查明了彝文种类和藏书数量。彝文甲子查到了五部,画有四方、八卦、九宫、十卦、十一卦、十二卦的星占书找到一部,此书于康熙五年抄写。

1983年9月五山法果哨杨家福上昆明协助彝文规范工作,带来了三本书。其中一本书内容不多,仅十几个页码,据他说从未用过。后来经请教杨家福的师父黄自兴,才知道这是一本记录十月历测日法的书。这本书书名叫“ni tie xie mo chap”意为“天地测大史”,译成“天文起源”。此书与麦塘杨罗白毕摩的天文书内容基本相同。之后,在其他村子又发现了三本十卦鹰图占书、十卦甲图占书、十卦龙虎图占书,都讲十月历内容。

《十月兽历》的翻译工作于1984年开始,至1986年全部结束。1987年5月14日公诸于云南日报第一版。1988年8月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所长陈久金和云南天文台李维宝两位先生和我们重踏五山找杨家福,一起把译稿又斟酌一番。1989年全部修改抄完。

《十月兽历》一书共有340行彝文,五言古诗体,直行左起。本书是臀口黄自兴传给法果哨杨家福毕摩的。据该书“手记”, 此书由黄文彩传抄于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日(辰日)。黄氏祖籍临安(今建水县),迁弥勒著口后传五代毕摩:黄范普― 黄正高― 黄青― 黄文彩― 黄自兴。自兴是文彩的侄子,1989年病故。至今黄青墓上有彝文石刻,略述家史。

本书记述古代彝族毕摩戈施蛮(又名施滴添自)继承前人观测太阳的经验,创始“十月兽历”的过程。现将其内容、产生年代及影响分述于后。

2.“十月兽历”定月法  戈施蛮毕摩测绘太阳轨道的运行规律,是用分别竖立的十棵杆影的移动情况,与南北和东西二线焦点上的水珠反光时发射出的光环变化来确定其轨道的至南和至北,从而分出年、季、月。把一年分成阴阳两截,一至五月为阳年,六至十月为阴年,并用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豹、四脚蛇十兽来分别代替月份和年份,形成十年逢一次虎年虎月虎日的十兽纪月历法。

十月兽历是戈施蛮与毕摩朔维帕、玉布妮玉、促萨额陆、兀诅施维在默哼伯山上用圆桌测绘太阳的移动情况后制定的。他们在地上先立十棵杆,后来把它缩在圆桌上。中间放有水珠,参考水珠反光来确定各月。书上说: 

测天的层次,        五立突乍杆,

顺序来找出。        六立审乍杆,

天地测量史,        七立成乍杆,

一立天地杆,        八立施乍杆,

二立施亿杆,        九立诺妮杆,

三立兀乍杆,        十立平二杆。

四立沮乍杆,

这十棵杆立在桌面上,用七八两棵来固定方位。在一年中,由于受太阳南北移动的影响,东西两个方位会出现偏差。因此,用这两棵杆来固定北斗星的位置,以确定四方。太阳和杆影的关系是:当杆影向北延长,太阳回南方;杆影往南缩,太阳朝北走。

彝族十月兽历,把一年分为阴阳两截,上半年叫阳年,也叫太阳年;下半年为阴年,也叫星星年。一年之中以太阳和星座变化为主任。书上说:       

一月日北移,         六月星柄正,

二月近戈莫,         七月星柄偏,

三月达布苏,         八月星柄斜,

四月已超出,         九月柄偏下,

五月日回头。         十月正下指。

“戈莫”和“布苏”都是指第二个杆影的位置。一月太阳向北移动时,杆影朝南缩短。到二月时,第一棵杆影从第六个位置上缩短到接近第二棵位置。三月份已在第二个位置上,四月份更缩短。到五月时,杆影与杆本身形成直角,并开始出现影子向北延伸,体现出太阳回南边的趋向,故叫做“五月日折头”。六月开始观星柄分月数,因此在五月与六月间有一个间隔日子,这个日子就是“天地汇合节”(即“火把节,' ) ,为过年祭天(太阳神)日。

以杆影观测太阳的同时,戈施蛮还利用第六个位置上的水珠反光射线的变化来定出月份。书上说:

一月太阳斜斜升,        六月银河分,

二月日偏上,            七月银河大,

三月日炎炎,            八月河如弓,

四月日影短,            九月彩霞布满天,

五月苍弯明晰时。        十月日回南。

 “四月日影短”,指的是在四月份,上午的太阳光线把第三、四、五、六棵杆影连成一条直线。“苍穿明晰时,说的是太阳达到最北端。“六月银河分”说的是在六月间银河开始明晰。

戈施蛮等五人用杆影观察木阳移动,测星座及水珠的反光变化来定出一年为十个月。据书上说:

一月兀哼罗,       七月施哼罗,

二月沮哼罗,       八月哼罗矣,

三月突哼罗,       九月矣乍莫,

四月审哼罗,       十月成客兀哼罗,

五月元哼罗,       十一年尾上下联。

六月成哼罗,

 “兀”为清,属“阳月”。“沮”为浊,属“阴月”。“突”为白,代表雄性,属阳。“审”为黄,表示雌性,属阴。“元哼罗”的“元”本为“交替”的含义,即把“阴阳交替”定为五月。

“成”义为迁徙、移动,指杆影向北移动,太阳回南方。“施”是草,草长定时节定为七月。“矣”为出世、长大。彝人认为月亮是八月出生,把月亮出生月定为八月,叫做“哼罗矣”。“哼”是月亮。

“莫”为高,属阳。为九月。

“成客”是古代彝族父系首领。这里代表祖先,即以“祭祖过年”时间来代替十月。

“十一年尾上下联”,意为“本系根”, “首联尾”,指十月和一月的联接点。也就是太阳从北回,星柄还未开始向上移动的时间差来确定祭祖狩猎日。

“十月兽历”的各月份称谓,分别用十月兽历图来表示,每兽代表一个月。

十月兽历图从一月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译为:

虎观定天是真一,        麂子定天是真六,

水獭定天是真二,        羊豹定天是真七,

鳄鱼定天是真三,        羊人定天是真八,

蛇蟒定天是真四,        豹虎定天是真九,

穿山甲定天是真五,      四脚蛇定天是真十。

“羊豹”,即指岩羊。“羊人”意为猿猴,译为猿。十个兽月分别为“一月为虎,二月水獭,三月鳄鱼,四月蟒蛇,五月穿山甲,六月魔子,七月岩羊,八月为猿,九月豹子,十月四脚蛇。”十兽称谓与前述月序称法的“兀哼罗、沮哼罗、突哼罗、审哼罗、元哼罗、成哼罗、施哼罗、哼罗矣、矣乍莫、成客兀哼罗”相对应。

“十月兽历”依据太阳移动来确定一年十个月后,又用十兽加以固定,比纯粹用数序纪十个月的称谓先进了一步。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十月太阳历”或“十月兽历”。

3.“十月兽历”定年法  彝族十月兽历每月36天,每年10个月共360天,一年分阴阳两截。一至五月为阳年,六至十月是阴年。每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一旬12天。每年剩余5-6天为“阴阳交替节”(俗称“火把节”或“星回节”)和“十一年尾上下联”的“过年日”。一年共365天或366天。“阴阳交替节”和“过年日”不在十月历纪日之内。

十月兽历用来纪年时,每兽代表一年,十年(一轮)以后又周而复始。纪日也是按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豹、四脚蛇的顺序,10天以后重复一次,十月兽历图转18周为半年,转36周为1年。

十月兽历纪月,每年一月均为虎月,兽月转了九轮以后重复一次。虎年以外,其余九兽年的各兽年称谓与第十个月份的兽月称谓相同,出现年尾年、月同兽。例如,在水獭年中,到十月为水獭月;蟒蛇年底十月为蟒年蟒月。出现同兽合一时就说明一年已到头了。

过了虎年以后,如果要推算次年的月份兽属,先记住每年正月属虎,其余二至十月的兽序,只要把头年的兽月称谓往前移动一个单位就成了本年的十兽月属(详见十月兽历年月对照表)。

第一兽虎年和第十兽四脚蛇年的兽月称谓相同。彝族把四脚蛇与龙同等看待,认为四脚蛇是龙仔,也是具体的龙(有的称为地龙)。两兽首尾对应关系恰恰反映了彝族历法的虎龙定天观念。

十兽纪年的彝族十兽历法,十年一次虎年虎月虎日,它与彝族祭祖有密切的联系。彝族在家族内祭祖时(祭灵台),三年小斋祭,六年中斋祭,十年大斋祭。

家支(如阿哲家支)祭祖时,则三十年小斋祭,六十年中斋祭,一百年大斋祭。家族做斋祭,毕摩不能少于五人,家支做斋祭时毕摩有二十人以上。由一人为主祭,祭毕,制定族规家法,修订谱牒。大斋祭后同宗十代人以后可以通婚,家谱也是按十代为一轮的血缘连名制来记录各代先祖名字,第十一代开始姓氏又还祖。

十月兽历年月对照表

 

     月数

      兽月

兽年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水獭

穿山甲

岩羊

四脚蛇

4.“十月兽历”定时辰、、季节、节令法

(l)时辰:

十月兽历把每天分为十个时辰:夜里公鸡第二次啼鸣为虎时的开始,太阳初升为水獭时的标志,日偏高为鳄时,正午为蟒时,偏午为穿山甲时,下午为鹿子时,太阳快落时为岩羊时,天黑后是猿时,深夜为豹子时,半夜为四脚蛇时。如果以现在的北京时间来训算,对应关系为:

虎——4:30至6:53         水獭——6:54至9:17

鳄——9:18至11:41        蟒——11:42至14:5

穿山甲——14:6至16:29    麂子——16:30至18:53

岩羊——18:54至21:17     猿——21:18至23:41

豹子——23:42至2:5       四脚蛇——2:6至4:29

确定时辰先定虎时。十月兽历把公鸡第二次啼鸣至天亮时定为虎时是根据古代天地起源论的观点来确定的。彝文古籍《苏颇·梅莫卡》和《万物起源》记载:远古天地出现后,太阳神添直把太阳造好,在鸡叫时打开太阳门试放太阳,太阳只发出一点弱光就不见了。后来太阳女神拉梅和达梅用红绿二色洗太阳。洗后的太阳开始发光,万物出现了影子。黎明前的一段黑暗时间就是两位太阳女神洗太阳的时候。因此,十月兽历把传说中添直试放太阳至两位女神洗好太阳后的这段时间定为虎时辰。

确定虎时的方法不仅古籍上有记载,民间古歌唱词中也较为普遍。例如,弥勒县张玉明所唱的古歌就有“天亮为虎时,中午出工蟒蛇时”两句。还有彝族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等均有太阳是虎年虎月虎日生的记载。

(2)季节:

十月兽历分别用“能(春)、些(夏)、除(秋)、笮(冬)”称呼一年中的四季。确定季节,先定夏、冬,后定春、秋。观测杆影时,正午时分,当桌上的各棵杆影与桌面形成垂直线,并出现杆影转动的角度最大(约180度)一天为夏季的末尾,也就是杆影开始向北延伸为夏季最末一日的标志。在这个时候,星柄还没有开始下移,两者的间隔日期定为阳年过年日。杆影朝北边延伸到最远点,即第一棵和第六棵杆影分别到达第六和第九棵杆的位置时为冬季的最末一天,杆影大约转了145 度,又把星柄还没有上移的时间差定为阴年过年日,形成一年分阴阳两截,决定夏、冬以后用二分法确立春、秋,变为“能、些、除、笮”四季。

彝族十月兽历的四季与四方八卦密切相联(见图三)。按八卦图来说,当太阳已越过确定的东西线靠近北边时是夏天的标志,这个恰好在八卦所标“些(夏)”的位置。太阳向相反的方向越过东西线到达偏南方向时为冬天,与八卦所标“笮(冬)” 的位置对应。

(3)节令:

十月兽历的四季,每季两个半月为90 天。每年阴阳两截里,阳年年尾是“阴阳交替节”' (天地汇合节),以祭天(太阳神)为主;阴年“十一年尾上下联”是祭祖和狩猎节。季节的分法如下:

一年分两截,        天地汇合时,

一年有四季。        山头浓雾绕,

一年有四立,        山脚瘴气沉,

一年有四分。        淫雨霏霏落。

一月默移能,        六月瘴病来,

祭奠祖先魂。        祖先从北回。

二月默移朵,        七月草木高,

白纸做金银,        烧香来献祖。

祭给祖先用,        八月寒气吹,

三月栽种时,        九月白雪飞

种籽要人地。        十月祭祖先,

五月半年完,        十一年尾上下联。

“一月默移能”指祭龙(密支节)和祭土主庙。弥勒彝族在土主庙内供奉笃慕阿裴的七个儿子:即慕阿柯、慕阿柴、募阿西、慕阿柞、慕阿吾、慕阿克、慕阿辞。旧时一月,当地彝族都前去祭献。

“二月默移朵,白纸做金银”指清明上坟。彝族以前用柏枝树叶和香树叶(叶碾成粉能制香的一种树,这里为了对译方便,译作“白纸做金银”)祭祖。清乾隆以前,彝族尚有火葬习俗,每村有一个火葬场,焚尸灰烬用土罐(有用葫芦的)硷盛埋于坟场。每年二月间,全村人由赛默(专管全村集体性活动的人,轮流或民主选举)带队,毕摩念经,共同祭坟过清明节。明清实行“教化改土”,清末以后,此俗渐衰。

按十月兽历所载,一年有17 个节令,即阴阳两截相交的“天地汇合节”、“十一年尾上下联节”、四立(立春、立秋、立夏、立冬)、四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默移能(祭龙)、默移朵(祭坟)、栽种节、成哼(祖先回来节)、祭祖节(草长定节)、寒气来节、白雪飞节。

十月兽历的17 个节令与八圭附应关系如图三。

5.“十月兽历”的产生  十月兽历一年分阴阳两截,其月份又分阴月、阳月,是根据天地起源于雌雄观念来划分的。十月兽历还没有具体制定出来以前,彝族毕摩就具有清浊、阴阳、雌雄、红绿造化万物的宇宙观,并提出事物的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概念。(滇彝天文)记载:

宇宙循环律,        共有十三层。

顺序来找出。        识天区毕摩,

一竹妮些罗,        辈数来说清:

二些罗审伯。        一世施蛮施布,

三是额伯额,        二世布剥比,

四额阿额竹。        三世托兀突,

五是突竹苏,        四世磁斋审,

六是审竹苏,        五世妮呢齐,

七是兀竹苏,        六世添诺力,

八是沮竹苏,        七世布苏玉,

九是妮竹苏,        八世布几莫,

十是兀竹额,        九世布阿德,

十一妮戈勒,        十世兀玉机,

十二勒竹膜,        十一施蛮矣,

十三妮纳竹。        十二阿尔贝。

“识天区”,指认识测绘天区日、月、星、运变规律。也可译为太一。施蛮矣指戈施蛮。十二位毕摩根据清浊变化的规律综合出太极程序,各代相习,加以改进完善。这些毕摩是师徒相授,姓氏没有血缘连名制的特点。太极程序列表如下:

 

勒竹膜

妮戈勒

兀竹额

妮竹苏

沮竹苏

兀竹苏

审竹苏

突竹苏

额阿额竹

额伯额

些罗审伯

竹妮些罗

沮(浊)

兀(清)

妮纳竹(太极)

十月兽历不是戈施蛮一人所创,是许多比摩各代沿袭共同研制测定的。《滇彝天文》说:

维帕始测天,        四世维苏栗,

已把它测清。        五世栗兀斋,

定了纵横线,        六世斋韦擦,

四师测天文。        七世擦维俄,

测知天地转,        八世俄尔维,

寻天地圆人,        九世维栗达,

书上记的明。        十达维戈西,

一世维栗戈,        十一戈维朔,

二世戈德审,        十二朔维帕。

三世德尔维,

 “四位毕摩”指跟戈施蛮一同测绘太阳的朔维帕、玉布妮玉、促萨额陆、兀沮施维。而十二位血缘连名制的毕摩是朔维帕的祖先,他们开创了测太阳定季节的方法,但没有成功。

又根据彝文古籍(苏颇·祭笃慕)和《施滴添自》两书来考证,戈施蛮约生活于公元前4700年,即十月兽历的创始距今已有6687年的历史。测绘太阳的地点在“默哼伯山”。《滇彝天文》上有妮托罗毕摩居住在“阿查”曾经参与测绘天体的记述。“阿查”,指今天的昆明。那么,默哼伯一山肯定在云南境内。

十年一次虎年虎月虎日的十月兽历产生于狩猎时代,源于虎图腾崇拜,其思想基础是万物由清浊阴阳构成。

现在把彝族十兽历法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十二兽历法比较

如下:

 

印度

埃及巴

比伦

牡牛

山羊

蜣螂

公羊

公牛

红鹤

红鹤

中国

汉族

十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彝族

 

水獭

穿山

岩羊

四脚

                                             

 

 

表中五种历法相同和相对应的兽为:

印度          龙     蛇   羊   猴

埃及                 蛇  山羊  猿  鳄

巴比伦               蛇  公羊  猴  鳄

中国汉族马    龙     蛇   羊   猴      虎

彝族        四脚蛇   蟒  岩羊  猿  鳄  虎

汉族十二兽介于印度型与彝族型之间,而彝族十兽又介于埃及、巴比伦和中国汉族型之间,如果把四脚蛇排除,则与埃及和巴比伦型更接近。

彝族的十兽,没有哪一兽是被驯养的,它从直观上表明了在狩猎时代人们就已经使用这种历法了。彝历把虎放在前边,并且十年一次虎年虎月虎日,每年一月为虎,每年开头一天是虎月虎日,每季的第一天是虎。这是彝族虎图腾在历法中的应用,虎图腾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核心,而每年岁首为虎的十月兽历法则是彝族虎文化的精华。

与印度历法接近的汉族十二兽产生于农耕时代,把鼠、牛放在前边是农耕时代初期的标志,鼠作为一种被人敬畏的神列于十二兽之首。

对鼠的敬畏在今天的汉民风习中仍然可以见到。例如,1981 年鼠害严重,沪西、弥勒东山一带的汉族兴起送鼠神热。他们用面捏成鼠型煮熟后,各村各户传递送出,求鼠不要糟踏庄稼。这虽属迷信活动,但我们可以从中想象远古十二兽历法为何把鼠放在前边的人们的思想意识。

彝族十月兽历和汉族十二月历有一定的联系性,与汉族十二月兽历对应的十二地支,它的配置方位是:子(鼠)为正北,卯(兔)为正东,午(马)为正南,酉(鸡)为正西,丑寅(牛、虎)为东北,寅(虎)为偏东方,丑(牛)为偏北向。彝文古籍《苏颇》记载,太阳是五月底(十月兽历)出来;添直试放太阳的这一天是从偏北方向放出来的,这个日子是虎生日(太阳生日)。今天彝族过火把节就是太阳从北端向南转的时间。彝族认为一至五月是太阳回老家的时间,六至十月是离家南行的日子。汉族的寅(虎)也恰恰放在彝族十月兽历太阳回到老家这个时候的位置。酉(鸡)在西方的位置,也与彝族神话相关。相传,太阳神添直是在公鸡第二次啼鸣时试放太阳的,以这个时候为虎时的开始。彝族的虎时和汉族的寅心虎时基本相同。十二地支的酉(鸡)在太阳归去的西边,它与公鸡啼鸣招太阳有关系。彝族十月太阳历不仅起源于虎图腾祟拜,同时也和天地起源的哲学观念即四方八卦、五位六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汉族四方为:东、南、西、北;八卦是乾、坎、良、震、哭、离、坤、兑。五位为青(东)、赤(南)、白(西)、黑(北)、黄(中)。六气,按杜预所说为阴阳、风雨、晦明,按李颐所说则为朝霞、正阳、飞泉、沆瀣、天玄、地黄。

彝族四方有三种说法:其一为绿(东)、红(南)、白(西)、黑(北);其二为日出、箕星、日落、七星;其三为天头、天底、天尾、天高。在文学古籍中用后两种说法较多,天文和哲学书里则用第一种说法。

一年分阴阳两截和四季,半年为5个月,一年为10个月,每月36天,月份分阴阳的十月兽历就是从阴阳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二进制计算历法。典籍中常用绿红两色代替阳年和阴年。

彝族把红绿贯穿于四方五位六气八卦之中,并把它看作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思想在汉文文献中也有记述。

《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同载。…… 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由于彝族的历法建立在远古的阴阳学说基础上,从哲学的观点概括四方、五位、六气、八卦,把颜色视为事物的表现形式。因此,彝族在翻译汉族十二月兽历时也用颜色来代替。例如,弥勒麦塘杨绍生保存的《彝文甲子》就把汉族十干译成绿、红、黄、黑、白。甲乙为绿,丙丁为红,戊己为黄,庚辛为黑,壬癸为白,即甲子乙丑年为绿年,丙寅丁卯年为红年,戊辰己已年为黄年,庚午辛未年为黑年,壬申癸酉年为白年,以此类推。

彝族十月兽历观测法同样在汉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诗经·大东》:“维南有箕,载翁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以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测。”

可见,观星座察太阳移动定季节,在三皇之时已较为时兴。《诗经·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宋代朱熹注:“四月、六月,亦以夏正数之,建已建未之月也。”按朱氏所说,夏历四月属蛇,六月为羊。现在汉十二兽历法中,第四兽为卯(兔),第六兽为巳(蛇),与夏历不合。而在彝族十月兽历中,第四兽蟒即蛇,第六兽为鹿,第七兽为岩羊。七月岩羊与夏六月建未有一格之别,是否在几千年的传抄中出现误差,这也是可能的。“蟒”则与夏历建巳相符。

综上所述,起源于虎图腾崇拜的十月兽历产生于远古狩猎时代,距今已有近七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古代彝族的哲学思想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历史悠久了。

6.“十月兽历”的影响  以虎为岁首的彝族十月兽历贯穿于整个古滇文化之中,它推动着远古彝族先民的文化发展。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云南就进人了铜器时代。铜器文化反映着十月兽历的痕迹。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面铜鼓(云南省博物馆收藏),它的圆口面铸有十卦,其余都铸有八卦,较晚期的则为十二卦或二十四卦。十卦铸在铜鼓上正是十进制的十兽历法在铜器上的反映。还有一口五牛虎耳铜贮则展现了古滇人虎宇宙和五方图位,是远古滇人们杀牛祭天(太阳神)仪式的缩写。石寨山出土的祭祖铜房,宰牛祭奖,场面壮观,它也是十月兽历的阴年过年日祭祖狩猎的景象。

十兽太阳历产生于三皇之前,它影响着整个古氐羌族群的文化。《庄子·逍遥游》上载:“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刘文典注“冥灵大椿,并木名也。以叶生为春,以叶落为秋。冥灵生于楚之南,以二千岁一年也,” (刘文典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庄子所言“五百”“八百”属于远古传说,未免有不实之处,用以讽喻那些“鹪鹩”之辈。而冥灵生于楚之南,与古代彝人世居滇国的地理位置相同。“春秋”在这里不是指两季,说的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即阴年和阳年。“百”作为文学上的夸张术语,是虚数。刘氏注为冥灵二千年为一岁,来自每季五百岁的决论。《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东草木,而民无所食…… 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 ,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这段描述荒古时代的神话中有“十日”,隐隐约约地反映出十月太阳历的痕迹。

公元前4700多年,远古滇人施蛮在默哼伯山上测绘太阳,定出十月历法。越2000多年后进人三皇时代,人们才创造出十二兽历法的天干地支,十月历中,每旬12天的旬数变成一年12个月的月数。《路史·后记·太昊》载,伏羲“作入卦而历数兴”,“建造甲子以命岁时,配天为干,配地为支;支干配类以刚,维乎四象。”至春秋战国以后,十月历法就变成难以解开之谜。

《诗经·幽风》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中“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指九月过后天气日见寒冷,与彝历“九月白雪飞节”的气候一致。宋人朱熹注:“此章言,七月暑退将寒,故九月而授衣以御之。盖十一月以后,风气日寒,不如是则无以卒岁也。正月则往修田器,二月则举趾而耕。少者既皆出而在田,故老者率妇子而包饷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朱氏所说一之日、二之日为十一月、十二月,三之日、四之月为正月二月,岂不矛盾乎!诗中的“一、二、三、四”是虚数,“三四”是为了与“一二”对应而出现的,属于诗中对偶句。它说明虽至风气日寒又不得不准备次年耕种的农具。

《诗经·豳风》又记:“四月秀★,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飧,曰杀羔羊。”

诗中十月过后,“取彼狐狸”、“献羔祭韭”指的就是过了十月以后祭祖狩猎,与彝历阴年过年的“祭祖狩猎”日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则指三至五天的过年日子。

秦汉以后,彝族一直沿用十月历法。樊绰《蛮书》卷十记载:“贞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794年),阳苴吁城具仪注设位,旌节当庭,东西特立。……宣慰南诏使东向立,册立南诏使南向立,宣敕书读册文讫。向者引南诏蒙异牟寻离位受册,次受贞元十历日。”自此南诏开始使用十二兽纪日历法。

李亦人著《西康综览》106页记载,凉山彝族用鼠、牛、虎、兔、龙、蛇、马、鸡、狗等十兽纪年。

1993年5月弥勒县文馆所在该县甫田发掘到一个高约2尺,上口径6寸,下口径5寸,中肚直径1.2尺的火葬罐。此罐内又装一个高约1尺的小罐,死者骨灰盛于小雄。大罐用★符号分四方,用★符号表示四寓。四方四寓之下分别排列“虎、兔、龙、蛇、马、羊、鸡、狗、猪、牛”十种动物,以表示十地支。大罐周边有四行文字,两个符咒。文字形状多数像彝文,部分像梵文,至今字义未能释。(这套火葬罐由云南弥勒文馆所收藏。)

从考古发现火葬罐上的十兽及民国西康彝人仍用十兽的情况。彝族十兽纪年法的兽在不同历史时期选用不同的十兽。

由于受汉十二兽历法的影响,今天的彝族只有在过年节上保持着与汉阴历不同的节令。如正月祭祖,二月祭龙,六月火把节招魂,冬月过年等。

火把节:

乾隆《易门县志》卷六中说:“爨蛮,即阿车。…… 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大节。是日,宰剁牛,拜坟祭祖。”

按《滇彝天文》记载,这个节日称为“天地汇合节”或“阴阳交替节”。“火把节”一词是汉学者根据节日活动时“夷人以火炬”度节来命名的。雍正《临安府志》卷七记载:“星回节,即六月十十四日点火炬。相传汉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以是日赴火死节,国人哀之,因为此会;一云南诏皮罗阁欲并五诏,乃设宴,会五诏于松明楼,将焚杀之。邓赕诏妻慈善测其谋,劝夫勿赴,夫不从,以铁钏约夫臂。既而果被焚。慈善认钏得尸归藏。皮罗阁闻其贤,欲取之,慈善闭城死节,滇人是以日燃炬吊之;一云孔明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父老设燎以迎,后遂相沿成俗,未知熟是。”传说写成书,书又变成传说,循环数千年,未知真谛。

彝族每年分阴阳两截为四季的十兽历法,阳年年尾的“天地汇合节”是杀牛祭天又招魂(太阳神),载歌载舞。阴年年尾“上下联节”,以祭祖狩猎为主。每年阴阳两个过年日按太阳回北或到南端,但星柄还没有正上指或正下指的时间差来确定。每个过年日一般3~5天。十月历每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每旬12天。“六月二十四”中的“六、二、四”三个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不同的组合方式来看它的等数:

(6×2×4)-(6×2)=(6×2)+(4×4)+(4×2)

=(2×6)+(4×6)=6×(2+4)

=24+(6×2)=(24-6)×2

=6×6

各项数都为36,恰好是一个月的天数。而24-6=18,又是半月,6+2+4=12,也为一旬。6+4=10又是与一年的月数相等。前边等式中,7个36的积减去6×2×4为204,按彝历来计算,“六月二十四”刚好过了204天。在204天的当日深夜,太阳自转了8周6天。8跟彝族八卦相联,6与六气相通。火把节是彝历秋季的开始,因此,“六月二十四”的节日来源于每月36天的彝族十月兽历,并有深奥的哲学含义。它用历法固定节日,同时又可以通过节日推算历法。其中“六、二、四”三个数,六指阴年的起点,二是阴阳两截,四指四季。

过年节:

彝族过两次年,阳年和阴年,即火把节和十月年。火把节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彝族中较为统一。过十月年时,由于受十二兽纪日的影响,各地的过年时间不尽相同。元谋县的彝族在农历十月上旬属龙日过年,永仁县的彝族在冬月上旬属龙日过年。绿春县的彝族在冬月二十四日杀猪过年,他们把这个年叫“Zha hxonp ni zie hLi”,即“周转月二十四”,与古代彝历“十一年尾上下联节”相同。“二十四”则与“六月二十四日”相合。弥勒彝族则过两个阴年节,即冬月中旬属寅日吃汤圆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杀猪过大年。

以上这些过年节,都是十月兽历在现代生活习俗中的反映。

彝族十月兽历,不仅由于它的产生年代有近七千年的历史,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把一年分为阴阳两截、四季、十个月,一年定为365~366日,360日在十兽纪日之内。十年一次虎年、虎月、虎日、虎时,用二、四进位法来划分全年的季节,每月36个整日,不分月大月小,易记,便于推算。它的科学性在于测绘太阳移动的过程中,每月36天接近于太阳自转一周半所需要的时间。

彝族十兽历产生于狩猎时代,是在自然神的基础上根据虎图腾和万物起源于雌雄二性的哲学观念来创造的。十月历的“阴阳交替节”(火把节)是祭太阳神,历法中的十兽又接近于希腊历法中的十二兽,它反映着世界性的民族文化。远古墨西哥人也祭太阳神,阿拉伯文化中太阳女神的故事,美洲玛亚人的太阳历……这些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文化,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似性。

 

 

文章编辑:阿施莲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