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成果

楚雄市彝族《毕摩经》简介

作者:嚓玛偌文章来源:http://www.cxyzbm.com/ns_detail.asp?id=500295&nowmenuid=500119&previd=0
发布时间:2016-03-06 09:40


 

 楚雄市彝族《毕摩经》经过多年的翻译整理,成书出版于二00九年,由楚雄市文体局作为《楚雄市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印出版。

《毕摩经》全书共分咽气、交撇咔、找主事、请呗玛、请呗神、接亲戚、看脸、装棺、祭锁、噜死、躲死、找病药、找死伴、祭偶神、造天造地、造日造月、天翻水覆、找人种物种、兄妹成婚、孕育调、赶轮、转脸、青松垫场、撒阴食、找祖灵、找祖灵眼睛、赶花、辞披、熟食祭、赶街、做棺画棺、交牲、躲呗、祭变神、找烧柴、出殡、指路、供祖灵、扒虫、关龙、扫坟坑、收拢、划分阴阳、隔魂、色我嗦等四十五个章节。

“毕摩经”以吟经做祭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为故人超度亡灵、作祭做法、献祭贡牲、祭拜祭典以及作祭歌乐、法事舞蹈等形式,表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内容涵盖伦理、道德、天文、地理、医药、卫生、谱碟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诸多内容,极具以人为本,展示人性、传播生产生活及技能、倡导伦理道德、教化后人的文化功能。

楚雄市属彝语中部方言区,由于彝族文字失传较早,因此,辖区内的毕摩经大多以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的形式得以留存,以口传心记为主。此次翻译的毕摩经是以楚雄市树苴乡彝族第十二代毕摩传人鲁世藩及其弟子徐正权、朱明贵、鲁成忠吟唱的毕摩经祭词为基础翻译整理而成,是楚雄市众多口传毕摩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版本,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作祭做法时,在一些祭祀场合设主毕摩和副毕摩,由主、副毕摩分别代表贤子贤孙和母舅后家。鲁世藩老毕摩已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名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民族民间艺人,其传承工作得到政府充分肯定。

《毕摩经》按五言句式吟唱记录,根据毕摩作祭做法程序划分章节,结构分明,内容较为完整,因彝义汉译时存在困难,个别句式有六字或七字句。翻译整理按国际音标记音、直译、意译三行体格式翻译,其发音为彝语中部方言(楚雄区)“罗罗”支系方言,其特点是辅音、元音较为简单,无浊吐气音和卷舌音,齿音较多,喉塞音和声调改变词意的特点明显,声调多为高平调、中平调、低平调和转折调,喉塞音多在中平调上。毕摩吟经时则按固定声腔吟唱,旋律相对固定。

《毕摩经》的翻译整理工作历时数载,凝聚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心血。李文相(已故)、何元金、周永贤等同志作了具体指导,楚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给予了大力支持。音位系统表由李文武同志编制,封面彝文由楚雄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彝语文科杨凤江同志配字,由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所鲁成龙同志注音,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嚓玛偌)

 

文章编辑:字忠慧依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