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成果

楚雄市大过口乡蚕豆田村彝族火葬习俗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http://www.cxyzbm.com/ns_detail.asp?id=500530&nowmenuid=500127&previd=0
发布时间:2016-03-08 09:08


1 概况

   自然村名称:楚雄市大过口乡蚕豆田村委会瓦房、团山、新村、旧村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瓦房、团山、新村、旧村四个村民小组位于蚕豆田村委会南部1至5千米的范围,属大过口乡蚕豆田村委会管辖,国土面积10.6平方千米,占全村委会面积的29%。

 民族名称:属汉藏语言藏缅语族彝语支“罗罗颇”支系,当地彝语称“罗罗”即,彝族。

 民族人口:瓦房、团山、新村、旧村四个村民小组共101户400人,其中男214人,女186人,全部属于彝族。

 语言文字:语言主要使用“罗罗颇”支系母语属中部方言,母语保留及使用情况良好,文字主要使用汉字。

 海拔、经纬度:该四个村民小组海拔在1600米至1900米之间;位于楚雄市西部,大过口乡东面,距楚雄市府鹿城123公里,距大过口乡政府30公里。

 周围地形地貌:属哀牢山系分支,主要有九台山山脉和瓦房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土质为紫红色及黑色土壤;土质较松。

    山川河流:东面为马龙河,西靠碧鸡河,两条河流均为红河水系。山脉主要有蚕豆田山脉、瓦房山脉、九台山山脉;森林覆盖率为30%;由于森森覆盖率较低,土质松、不保水,是大过口乡干旱缺水地区。

 耕地:瓦房、团山、新村、旧村四社共有耕地360亩,其中水田210亩,旱地15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9亩,梯田梯地265亩,雷响田42亩。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九台山自然山水。

 经济状况:2003年经济总收入为40万元,人均纯收入650元,人均有粮313千克。经济收入主要以核桃、粮食、烤烟及畜牧业为主。

 交通状况:距楚雄市府鹿城123千米,距大过口乡政府30千米,其中有20千米土路;四个村组有两个村组通公路,路面为土质路面,属村组道路。

 传统生产方式:该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黄牛或水牛耕种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产大米、包谷、蚕豆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为主的经济作物。

 居住及习俗

 居住:历史上,该地区住房大多数为土掌房,也有部分闪片房。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现大多数以瓦房建筑为主,设有正房、厢房、厨房、院落等;结构较合理;座向大多靠西向东,依山而居。

习俗:当地彝族风俗较为丰富浓重,有土主崇拜、石头崇拜、树崇拜等多种崇拜,建有瓦房村土主庙一座。较为突出的是当地的火葬习俗,该习俗保存较完整,一直延续至今,是楚雄彝族地区火葬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交换及市场:该地区属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一般生活用品在蚕豆田村委会可以购买得到,但产品交易一般要到距该地区30千米的大过口乡政府集镇和距该地24千米的中山镇集镇进行交易。

2 彝族火葬习俗调查

 项目名称:火葬,彝语“镘丘”(ma  qu)镘(ma)尸的意思;丘(qu)即烧的意思。

 起源、发展:该地区彝族火葬习俗的发源地因没有文字记载和没有实物资料,因此无法考证,据当地毕摩传人郭富贤介绍,蚕豆田地区彝族火葬习俗自古就流传了下来,起源由“九头寿王”的神话故事开始就有了彝族的火葬习俗。根据对火葬墓群的初步调查分析,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蚕豆田地区的彝族火葬习俗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也历经了无数个年代的变迁,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原始的火葬习俗,但由于近几年各种因素的影响,周边地区的个别农户观念开始动摇,改火葬为土葬。

 火葬习俗价值:该地区火葬墓群主要集中在瓦房山和尼拉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瓦房山郭付贤、郭付才、郭付昌、郭付常四户的祖坟墓群。据坟主介绍和实地调查,该墓群共有八排,每排四代共32代人,有火葬墓56座,按每代人25年计算约有800年的历史,即元朝初期(大约1204年左右),该墓群占地仅100平方米左右。彝族火葬习俗在历史上不用棺木,对坟向及丧葬礼仪要求简便,下葬及火化等不看日子。因此彝族火葬习俗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①该地区火葬习俗保存较为完整,年代较古远,墓群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对该地区民族的起源、变迁、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②蚕豆田是楚雄市、楚雄州境内彝族火葬习俗保持最完整的地区,同时位于紫溪山西部的九台山(大方馆寺)附近,板凳山到九台山的公路将经过该地区,对旅游开发有广阔的前景。③火葬墓占地面积小,每座墓仅需0.5平方米土地,同时火葬不用棺木,减少了砍伐千年古树,火葬时只用干柴和少量活柴,因此,节约了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④在火葬习俗中下葬和火化不看日子,不看坟向,今天死亡,明天可以火化下葬,同时举行古老原始的丧葬仪式但程序与土葬相比较为简便,因此,避免了大操大办、减少经济负担。

火葬程序

如果某家的人死亡,在丧葬习俗中,首先要找舅舅来主持一切事物,彝族一般情况下都有舅家为大的观念,然后请相帮、总理,再派相帮去请儿女和亲戚朋友回来共同举行丧葬仪式,在丧葬中还要请毕摩来主持祭祀活动。在仪式上死亡那天要请毕摩超渡亡灵,念诵《毕摩经》,感悟人性,教化后人,第二天要念《指路经》为亡灵指路,从《指路经》中可以考证某个民族支系的发源与迁徙路线,念完《指路经》后要把死者抬到固定的火化场进行火化,然后将骨灰装入土罐内到坟场下葬,下葬结束后丧葬仪式基本结束,时间一般需要两天左右。

 火葬的禁忌习俗

在彝族火葬习俗中有许多体现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有一定起源的禁忌习俗,如:死者抬出门时不能给孝子看见,孝子必须在门内回避;在送葬时,死者为男半路要休息九次气,死者为女要休息七次;火化后第二天出太阳前必须将骨灰装入罐内,如果出太阳,要用毛毯庶住太阳。挟骨灰时也有一定的讲究,挟骨头用筷,必须是一种彝语叫“母建儿”植物做的筷子来挟,挟骨时舅先用左手挟三快后孝子再挟三块,后不分左右手可以挟,挟骨顺序为从脚趾骨到头骨,过去要用弯刀将罐底挖通一个洞,表示接通地脉,现在为了防止蚂蚁进入罐内而不再挖罐底,如果下葬几年后这家人不平安清洁,则要取出骨灰罐,检查是否蚂蚁进入,如果有蚂蚁则把骨灰逐一挟出放在厥叶上进行清扫,然后从脚趾骨到头骨依次放入罐内,再埋好。非正常死亡者三年内不能与墓群同葬,首先要把骨灰藏在别处,三年过后方可下葬。彝族土葬一般吹奏唢呐、大号、筒子等乐器,但火葬中不吹奏此类乐器,若有亲戚朋友请来吹奏此类乐器,只能在火化场吹奏,不能在家里吹奏,同时忌火葬墓与土葬墓合葬在一处,若葬在一起主要有火葬家族或土葬家族会出现一旺一败的说法。盛行火葬也有火葬家族兴盛慢,哀败慢,土葬兴盛快,哀败快的说法。

 火葬仪式

在彝族火葬习俗中,把死者送到火化场后,要根据死者年龄,死亡原因及后代发展情况确定具体的火葬场。火葬场分为四个地点,非正常死亡者与正常死亡者分开。正常死亡的火化场有三个点,从南至北依次为70岁以上并且有儿有女的火化点;70岁以上有儿无女或70以下有女无儿的火化点;青少年或已长牙齿的火化点,在火化中死者摆放方位为头朝南,脚朝北,摆放前要将死者抬起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并念诵彝语经文“挠希挠老多”(即:东方口舌是非无),“尼石挠若咪”(即:南方豺狼虎豹少),“害课巫挪多”(即:西方肚疼肠疼去),“希古挪杂多”(即:北方不有牛、羊死)。然后将死者放在柴架上,一般男架九层柴,女架七层柴。在点火时由舅舅去点火,第一次、第二次点火孝子孝女把火朴灭,第三次点火则不再去朴火,表示对死者的不舍之意。火化完毕并将骨灰捡起装入土罐,到坟场下葬,若死者为男,舅舅在下葬处向某一方向走出九步(女七步)烧一柱香,挖一块土做坟帽,此块土由孝子在背上驮回,盖土时舅舅先用左手背铲三铲土盖上后孝子、孝女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铲土垒坟。下葬后的第一晚上,孝子要在火化场附近生一堆火,第二晚上要在烧衣禄处生一堆火,第三晚上在村子附近烧生一堆火,表示为死者的亡灵照明指路。衣禄由孝子送到火化场,在死者火化时同时烧衣禄,要为死者分衣禄,毕摩念唱《交牺调》,每念唱一调要在木刻上刻上一刀,表示已交给死者分清了阴阳,而后为死者念唱《指路经》超渡之灵。

传承方式

该地区彝族火葬习俗的传承,主要是代代相传和丧葬司仪传承为主,《毕摩经》以口传为主,火葬礼仪及习俗以具体举行火葬仪式来传承。毕摩主要代人表物有瓦房村的郭富贤、郭应伍、李发从等,以家传为主,但是大多年事已高,难以再继续传承下去。在火葬习俗中,历史上不用棺木,但由于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少部份开始使用棺木,同时棺木的制作与土葬棺木的制作有明显的区别,使用棺木主要是便于抬运死者和火化。

保护意识及邻近村寨的看法

火葬习俗在该地区有较强的保护意识,首先火葬比比土葬有一定的简便之处,同时能够节约土地、森林资源,减少家庭经济支出。其次,火葬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一直延用至今,觉得世代相传的风俗不能轻意改变,同时也有实行火葬“人丁发旺慢、哀败慢,土葬发旺快、哀败快”的观念,求长远 不求短暂的思想,因此,保护意识较强,但边远地区的群众由于受到邻近村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个别地区开始实行土葬。

全乡大部份地区实行土葬,邻近村寨部份群众认为该改变火葬,改为土葬,同一个民族不应该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但也有人认为火葬,不应该改变,有其先进性,应继续保持下去。

3 调查结论

第一、该项目是楚雄州境内保存相对完整而且较为古老的民风民俗,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若不列入濒危项目加以保护将迅速消亡。

第二、该地区的火葬习俗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遗产,对研究历史发展及民族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三、据调查,符合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中濒危项目的有关条件,建议列为濒危项目,履行报批手续,参加评审。

 

彝语翻译:

李文武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朱正禄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何万花   楚雄市大过口乡文化站

调查人:

李文武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朱正禄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周朝映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何万花   楚雄市大过口乡文化站

谭金龙   楚雄市大过口乡文化站

被调查人:

郭付贤   71岁   彝族

郭付从   34岁   彝族

李发从   59岁   彝

李发梅   38岁   彝族

李从明   40岁   彝族

执    笔:

朱正禄   楚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楚雄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调查组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