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彝学成果

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研究

作者:王明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院院长,教授,知名彝学专家)文章来源:红河学院学报(彝学研究专栏),2016(3):p36—40
发布时间:2016-09-07 08:16


摘要:文章通过深人广泛的调查研究,在简要回顾中国彝学发展的历史之后,提出了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立场、目标定位与主要任务,明确了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工作。为实现这些目标,文章提出了抓好彝学会机构、平台和制度建设,建立评价、激励、协调、服务机制,大力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力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彝学不断创新发展。文章还对今后中国彝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是指导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的一项重要参考成果。
 
一、中国彝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20世纪以来,因彝学研究不断深人和拓展,彝学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民国政府为治理“夷务”的需要,在20世纪只四十年代组织专家学者到大小凉山等地开展对彝族的研究。龙云主政云南时期,云南的一些彝族精英,在昆明成立了“估卢协会”;四川的岭光电和曲木藏尧、贵州的安健等彝族先贤,也在20世纪初中期,积极主动向外界介绍彝族,主动从自观的视角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调查,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出版,都对彝族社会历史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诞生,《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彝文古籍的大量翻泽出版,各省、州市及县级彝学研究会的成立,预示了彝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条件逐渐成熟。进人21世纪,彝学研究不断发展,一些高等院校恢复了彝语文专业的招生。从2013年第一次招收彝学专业硕博研究生,标志着彝学的学科地位得以正式确立,彝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今已成国家科学建设体系一级学科民族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藏学、蒙学并列。但是,彝学研究团体协同创新研究有待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力度亟需加强。因此,认真总结彝学发展的成就、问题与不足,做好彝学发展规划,用以指导彝学研究,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积极融人世界发展大潮,融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立场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精神,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最高利益,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整合全国彝学力量,以彝学研究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四个全面”,为中国发展献智出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加强各方合作,弘扬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推动彝学发展。
(二)原则立场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术研究,坚定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立场,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重,学术研究与服务发展并重,站在祖国发展与社会和谐立场开展彝学研究,推进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中国彝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定位
不断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团结合作意识,整合全国研究力量,构建多重发展平台,努力开阔学术视野,适当拓展研究领域,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克服散乱低重现象,深化彝学基础研究,扩展彝学应用研究,逐步规范学术话动,建立协调激励机制,借重政府职能体系,争取企业大力支持,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二)主要任务
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成立中国彝学学会或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彝学专业委员会,或中国彝学学会,改善各省市区彝学学会结构,提升州市特别是县市区彝学学会举办各种会议和活动的能力与水平。积极争取建立正式编制的彝学研究机构,抓好平台建设和基地建设,制定彝学学科建设专项规划,创办定期公开出版的彝学研究期刊,出版持续的彝学研究系列丛书,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激励机制和基本制度,人力整合全国彝学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依靠政府支持,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基本达到彝学发展决策有人抓、办事有机构、学术有平台、活动有制度、工作有激励、服务有保障,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彝学发展体系。
四、未来五年中国彝学发展的重点方向与主要工作
(一)彝族历史与民族共识
彝族历史研究是彝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彝学研究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彝族历史研究的重点,要放在彝族族源及其形成、彝族古代史、彝族六祖分支等方面,正确对待观点相反的专家学者成果。要突出彝族历史上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大团结的伟大贡献,突出彝族与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西南的伟大贡献。要提升史德,强化史识,聚合史才,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修纂一部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具有权威地位的彝族史。
加强各彝族自治州、自治县、毕节市、昭通市及彝族聚居区,并州市史志部门及有关专家审定的本市州县彝族史或彝族志研究出版工作,注重史著的政策性、权威性、实用性。
(二)语言文字古籍
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推广使用,彝文古籍的翻泽出版,是彝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多年来,出版了《彝语通论》《现代彝语》等一大批著作,出版了《彝文字集》《滇川黔桂彝文字典》《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等字典和辞书。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组织搜集、整理了数以千计的彝文古籍,翻译了数百卷上千万字,公开出版了《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等几十部著作。楚雄州组织翻译出版了106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楚雄、凉山、红河等彝族自治地方,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组织收集、翻译了大量彝文古籍,成绩显著。积极借助国家大力支持双语教育的大好形势,在彝族聚居区的鼓励创办小学、中学双语班、双语学校,呼吁改革招生政策,在彝族人口较多地区的非民族类地方高校提倡建设彝语文专业。加强搜集散藏于民间的彝文古籍的力度,收集300部以上进人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正式馆藏机构。大力发挥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协作会机制,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6卷)的基础上,组织编纂《彝经大典》,注重彝族口传文献与古籍的保护、收集、整理、翻译与出版工作。
(三)哲学宗教法律
深化彝族哲学思想研究。充分利用《彝族哲学思想史》《先民的智慧》《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彝族图腾文化研究》《彝族毕摩灵光》等重要学术成果,以虎、龙、鹰为图腾的彝族重要文化符号,要注意适当体现。提炼本原文化符号,以彝文书写笔画形式为基础统一彝族书法、美术设计线条,强调虎头、旅纹、绵羊角、马缨花等纹饰,突出彝族三、六、九的吉祥数字意义。始终把道德伦理研究纳人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通过五年左右努力,整理出符合实际的彝族道德、伦理基本规范,融人中华传统道德伦理美育、德育系统,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设彝族共有精神家园。每年火把节或彝族年前后,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彝族六祖广场举行全国毕摩辩经大会,推举出优胜者,由中国彝学学会授予证书,给予荣誉,荣誉多方解决待遇,承担彝经原典、礼仪程序、器物、用牲、祭祀层级等的统一任务。通过力争3-5次毕摩辩经大会,编纂统一的经典与程序等进行规范。与时俱进规范彝族习惯法。充分利用《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彝族法文化》、《彝族法律文化研究》等研究成果,以中国法律为框架和规范,去粗取精,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规范彝族习惯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四)天文历法与年节统一
彝族十月历法,曾经在法国社会科学院向国外科学家作过报告,得到国际历法学人界的认可,公认为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彝族十月年和彝族火把节,是根据彝族天文观测与科学的历法体系得出的过年时间确定彝族十月年统一为农历每年十月初一至初五共五天,确定彝族火把节统一为农历每年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八共五天。积极推进年节活动世俗化、常态化、集体化、大众化进程,提倡以县级为统筹、以乡镇为单位举办节庆活动,积极倡导过节期间举办文明有益的传统文体、展演、竞技、商贸等活动,丰富民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提升各族人民和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
(五)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
加强明确文化研究的重点。以《彝族文化研究丛书》50部的出版为标志,要进一步通过田野调查,进一步确立彝族历史文化和南方各民族历史文化在中国长江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教育研究要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充分吸收各地彝族教育调查研究的成果,把双语教育模式的总结推广作为首要任务,民族院校和彝族地区高等院校要科学设置彝学专业和彝语文专业,培养好彝族历史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和接班人,为党和政府培养服务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的有用人才。同时,各县市区彝学学会要培养彝族历史文化传承人。以双语教育为基础,以毕摩文化传承为重点,以彝文经籍为教材,以传统礼俗为载体努力实现彝族自治县、有彝族参与建立的自治县和彝族乡、有彝族参与建立的民族乡,彝族人口5万人以上的县市区和彝族人口3千人以上的乡,都有彝语文人才培训班。有关高校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人才培养规划。从20世纪末有关彝学的一些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到2013年开始正式招收彝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彝学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有了良好开端。目前积极做好优势互补,师资调剂,合理划分招生区域、分配招生指标,有侧重地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彝学硕士和彝学博士。
(六)文学艺术及其传播
认真总结文学艺术成就,提升理论阐释水平。两部《彝族文学史》的出版,奠定了彝族传统文学研究的扎实基础。目前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彝族古代文艺理论的阐释,彝文文学创作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当代彝族文学的总结与推进方面,丰富和发展中国和世界文艺宝库。总结推进彝族歌舞不断繁荣发展。大量彝族传统歌舞的收集、整理、出版,多种文艺研究著作的出版,让世人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彝族文艺的强大生命力。要找准彝族传统文艺与当代社会变迁的切合点,紧密结合当代传媒特征研究彝族文艺的转型、提升与传播,注重传播方式的改进与传播面的扩展,研究优秀彝族歌舞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注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从文明、文化、文艺等多重视角加强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在保护传承彝族文化特质的同时,推动其从丰富宝藏向雄厚资本转化,使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时得到开发和利用,传承与开发并重,保护与利用并行。
(七)经济社会大力开展经济发展研究。
持续不断地努力改变轻视商品交换、经济发展的传统思想,宣传成功企业发展和彝族企业家的成功实例。注重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研究,寻找彝区丰富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资本的路径,推进彝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为打造旅游支柱产业提供深厚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文化支撑。在经济一体化大潮下,保持彝族文化的民族特色,在融人中华文化发展主流的同时避免文化一体化。
(八)学科建设制定《中国彝学2016-2020年学科建设专项规划》。
明确彝学人才培养目标、教材体系编写、学科建设重点、主要保障措施、任务责任单位。编制《中国彝学年鉴》,主体内容由年度彝学论文目录索引、年度彝学著作摘要、年度彝学活动纵览、年度彝族人物、年度彝学新闻事件、年度彝学刊物概观、年度彝学专栏扫描及年度彝学组织建设等构成。2016-2020年期间可编制双年鉴,争取2021-2025期间编制年鉴,此后每年编制年鉴。编辑出版《中国彝学丛书》。各省市区出版彝学著作,包括分省市区的《彝学研究》辑刊,通过统一选题规划出版的,均挂“中国彝学丛书”之名,可以分省列卷,或分年度列卷。个人著作获得彝学学会资助出版的,或其个人自愿的,应该挂“中国彝学丛书”之名。
五、抓好学会机构平台制度建设
(一)学会建设
创建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彝学专业委员会。以云、川、贵或北京的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主,联合各省区市彝学学会及各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彝学专业委员会(对外称“中国彝学学会”),负责制定彝学发展规划,协调全国彝学机构,推进彝学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中国彝学会毕摩专职委员会,统一指导毕摩文化事业的发展。强化滇、川、黔、桂彝文古籍协作组。重点制定彝文古籍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规划,合理分配各省区工作任务,筹措经费支持、推进相关工作,指导协调各方完成任务。完善和优化各地各级彝学学会。坚持独立自主办会原则,开门办会,开放办会。优化各省州市彝学学会结构,严防办成家族会、亲戚会、老乡会、派别会,增强彝学学会的广泛性和凝聚力,保证有人办会、有钱办会、办学术会。发挥主导作用办好国际彝学研讨会。内引外联,广泛联络国际彝学专家,吸收国外学术研究的新方法、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实施彝学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国专家参与彝学研究。
(二)机构建设
保证有编制机构正常发展。特别是历史较长的彝文古籍翻译研究中心、彝学院、彝学系、彝语学校、彝族文化研究院所、彝学研究院、毕摩研究中心等正式编制机构,要全力给予保护,积极推动发展,努力保证在各种机构改革中不被撤并。鼓励以彝学为重点的机构转型为彝学机构。有关高校的夜郎文化研究院,有关地方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相关的民族研究院所等以彝学为重点的正式编制机构,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积极转型为彝学为主的机构。发展新的彝学机构。各彝族自治州的地方高校,彝族人口较多的州市高校,应当建立有正式编制的彝学机构。提倡各彝族自治县也应建立有正式编制的彝学机构。
(三)平台建设努力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中心)。多争取各级教育、民委、社科院等相关部门建立彝学研究基地。争取彝文出版机构正式进人国家民族出版社系列,提升彝学出版物的质量、级别与品位。争取公开刊号创办《彝学研究》学术刊物。集智聚力力、好相关大学学报、杂志的彝学研究专栏、栏目。突出区域特色办好省级不定期的彝学研究公开出版书籍、刊物(集刊、辑刊)。整合彝学相关网站资源,创办好中国彝学官方网站。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搭建彝学平台。特别是要积极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供选题,加强横向合作共同组织申报各类重大项目,规划引导申报急需的科研项目,争取各类委托项目和横向课题解决需要攻关的难题。通过项目团结和打造协同创新的高水平彝学研究团队。
(四)制度建设
建立中国彝学学术年会制度。逐步从双年一会,发展为每年一会。适时建立国际彝学学术年会制度。建立省与州市彝学会联合举办彝族年节(半年)学术会制度。上半年在火把节之前一至数日举办,下半年在彝族十月年之前数日举办。建立省级彝学会学术交流制度。各省市区举办学术会议,应当邀请中国彝学学会、其他省级彝学学会派遣与主题相关的专家参与会议。各省级彝学学会应当携带上次年会之后的研究成果参与交流。建立主题学术会议和彝学工作会议制度。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必需撰写学术会议综述和工作会议纪要,分别提交中国彝学学会和相关省级学会管理部门。凡经会议讨论通过的会议纪要,可由中国彝学学会审核后,转发各省区市彝学学会,加发到市州和县市区彝学学会,提供给当地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参考。
六建立评价激励协调服务机制
(一)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成立中国彝学会学术委员会。制定和修订《中国彝学学会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彝学学术成果评审时间、评价标准、工作程序等相关文件。发挥好彝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作用。通过制定教材编写计划,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推动和规范彝语文教材体系建设。开展彝学成果评介。各省级学会,要及时举行首发仪式座谈会、研讨会,邀请专家撰写评论文章,向媒体和广大读者评介本区域内公开发表、出版的彝学新成果。(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设立“举奢哲”彝学奖和“支格阿鲁”文艺奖。2020年之前,每三年举行一次。2021之后,每二年举行一次。奖励期间发表、出版的有重大价值的研究、翻译、调查成果,或彝族文艺创作、表演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和贡献。同时,设立彝学终身成就奖,每五年推选一次,奖励六十周岁以上,对彝学有突出贡献人士。(三)建立权威发布机制建立会议通报机制。学术会议由会议主持人组织撰写学术会议综述并签署发表。工作会议由会议主办方组织撰写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方主要负责人或各级学会会长、各正式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发表。建立权威发布机制。中国彝学学会为中国彝学研究成果和工作会议纪要的最高权威发布机构。凡以中国彝学学会名义举办的会议,评审的成果,设置的奖项,必需由中国彝学学会会长或会长授权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文件。建立成果借鉴制度。省级彝学学会举办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其成果确实对全国彝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可以提出相关文件,由会长以中国彝学学会名义签署,转发各级彝学学会参考。
七、大力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力量
(一)彝学学会与彝学学术研讨会之间的现状
20世纪是彝学方兴未艾时期。20世纪80年代彝学会与彝学学术活动联系紧密,20世纪90年代彝学会逐渐向文体活动转向,彝学学术活动向高校转向。21世纪第一个十年,高端、大型彝学学术活动进一步向高校、彝族自治州、县集聚,彝学学会活动逐步重心下移,把年节活动进一步向民间推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彝学学术活动与彝学学会活动分离的倾向明显。彝学学会已经很难组织专业性强的学术会议,彝学学会的活动特征进一步突显;彝学学术活动进一步向高校集聚,小型化、精英化特征突出。学术研讨有成果而少经费,学会活动有经费而乏学术。学术成果的转化利用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弱化,有学会领导慨叹“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许多冤枉钱”即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写照。
(二)彝学会的主要任务传承彝族历史文化。举办彝学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推进彝族十月年、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举办毕摩辩经大会,举办民间文艺赛事。提供彝学研究平台,保障彝学成果出版。组织、联合举办彝学学术研讨会,遴选优秀彝学成果发表、出版,提供交流和使用。搭建党委、政府与彝族群众之间桥梁。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改善民生,畅通彝族群众民意诉求渠道,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三)借重政府及其部门权能大力争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支持。在彝学发展规划,学科发展重点,彝学研究课题,大型节庆活动,重大赛事举办,人力、物力、财力的争取等方面,必需借重政府及其部门的权能,保证合法、依规、安全、有序、有益。彝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法登记成果专利,积极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推介、提供彝学成果,争取成果尽快转化为政府决策、产生经济效益,为广大民众服务。
(四)吸引社会与企业家力量积极树立社会力量办会的新观念。通过为企业策划、营销、提供咨询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商界的合作。依重商界特别是彝族企业家群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寻求彝学发展的新动力。
八、统一思想推动彝学不断创新发展
(一)拓展视野,提高认识
从全球化的视野和人类学的高度审视彝学发展。特别要从彝族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字、古籍的传承与研究方面作长远规划;从培育文化软实力,激扬文化自信,激励文化自强的高度,激发文化自觉,认真谋划彝学发展大业。
(二)统一思想,包容发展
本着为历史负责,为后人负责,为学术负责的态度,立论要在时间的维度上经得起历史检验,持论要在真理的维度上经得起理论争论,做事要从人类文化消长的维度思考问题,提倡包容发展,进一步做好统一思想工作。
(三)把握好辩证发展关系特别要在国家与地方、全局与局部、民族与个人之间出现利益分歧时,要把握好辩证发展关系,地方服从国家,局部服从全局,勇于牺牲小我,成就发展大业。
(四)增强民族团结创新发展方式要把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首位。团结聚人心,团结出成就,团结出战斗力。摒弃保护“地方主义”、“自我主义”传统落后思想,服从真理,坚持正义,维护权威。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立足当前,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开拓前进!
结语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为开发祖国大西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蜀汉、唐宋、元明等时期都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彝区时,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家头人小叶丹“彝海结盟”的历史佳话至今令人难忘,让人传颂。彝学事业方兴未艾,欣欣向荣,彝学研究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竭忠尽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报效祖国和人民,彝学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美好!
(注:本文由OCR文字处理软件自动识别而成,存在部分别字、错字,具体以纸质原文为准。)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