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火塘文学

文化不是儿戏,请别用世俗的眼光看我

作者:一心走路文章来源:彝学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7-01-14 01:07投稿人:一心走路


今天要说的儿戏,要说的文化是凉山彝人这个语境里的概念,因为除了她,我无话可说,今后也许会闭上嘴,因为这个话题太沉重。

如果说,我是个现实主义,没有错。因为生存、因为尽孝、因为陪护,我绝对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活着,存在即合理。
如果说,我是个浪漫主义,也没有错。我把生命的意义,置于静静阅读、思考和码字之中,还有些许的附庸风雅。
季羡林先生它称非常多,但生前他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庸俗的人。认识自己非常重要,我无才无德,没有资质与资格去沽名钓誉,所以大家百度不了我。我很粗鄙,却想淡定与宁静,可隐身不了是因为,分享思考是一种现实心理需求,当然会有一天,我会亲手毁掉我无为而治的文字。
人类来自水;来自10万年前非洲的部落,没有民族之分,也与大自然一样,是这个圆球的构成元素,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都需要相互和谐依存。
大约在5万年前,一群人来到亚欧板块,迁来徙去,非常明朗的是,大约1万年前,彝人祖先曾在喜马拉雅山游弋,后来顺着大雪山脉,进入大西南,这一片空旷与幽深的土地。
不容置疑地可以断定,以云南为中心,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古蜀国是他们的史记。
打仗败下阵来或洪水泛滥,反正《指路经》说,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滋滋普乌(zzyp w pur vut,昭通),今天称谓的祖地。

彝人说,绵羊上了百,必须赶到山崖上滚落下来,淘汰一小部分,这是一个载畜量的问题。但2800年前,人口繁殖,彝人理想王国与世外桃源,容不下那么多人生存,彝人不得不进行六祖分支与分侯,形成了今天云、贵、川、桂的格局,至于境外的说法,与古滇国、夜郎国、南昭国等等关联。

古侯(ggu hxo)与曲涅(qot nip)两个部落,跨过金沙江,抓住一种依依(yyrx w,似麦冬和兰草)的还魂草,来到这个文化孤岛与毒罂小国,战来争去,但故步自封的结果是保留了原始、传统与厚重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概念太大,才学疏浅,今天就简单说一说,凉山彝人的一些现实文化表达。
凉山彝语,在今天近300万彝人口中,除去城市里不想需要或拒绝彝语的外,有250多万诺苏离开她,无法生活、生存和发展,所以活态在民间的彝族人群。

凉山古彝文过去主要掌握在毕摩(bi mox)的世袭传承里,但民间也不乏高手如云,世界彝文至今有几千上万个字。古彝文是世界六种自源文字之一,其它世界上的古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属于消亡类型或整体形制过渡变化了的文字,而古彝文至今还鲜活在人间,被当代彝族人活学活用。
彝文文献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方方面面。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研究、翻译机构都有大量收藏,英、日、法和瑞士等国外的一些机构也有不少彝文藏书。散藏在民间的彝文经典,更是数以万计。

语言文字一直有着改革和改良的属性。凉山规范彝文,在近几十年来,实现了信息化、国际化、官方化和生活化,仅仅从教育上,她现实了从小学到大学的直通车,我们有必要还再争论功过是非嘛?
伴随着语言文字的文明,其他文化密码应运而生,光辉灿烂人间,史诗般口口相传与记载。

彝人有自己的历法。彝人先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十月太阳历,以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三个属相周为一个时段(月),三十个属相周为一年,她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优秀文化的典范。

彝人有传世史诗《勒俄特依》(hne wo tep yy)和《支格阿鲁》(zhy ge ax lu)等神话传说。彝族神话传说涵盖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产生、洪水泛滥以及人与鬼神斗争等。
《阿嫫妮惹》(ax mo hnix sse)、《阿依阿芝》(ax yi ax rryr)、《嘎嫫阿纽》(ga mop at nyop)、《阿依措披》(ax yi chox pi), 彝人有许许多多民间口传文学。

彝人社会与社区,普遍存在着祭司毕摩和苏尼(su nyit,巫师),是信仰活动中心人物。彝族毕摩具有多重身份,从宗教职能来看他是祭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在古代彝族君、臣、师的政权结构中,毕摩担任着师的职责。毕摩通晓彝族文字,是彝族知识分子、经史学者,又是彝族文化的代表者、传承者。

彝人万物有灵的神灵观念和传统丧葬习俗,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彝人有自己传统道德教育经《玛牧特依》(hmat mu tep yy)和传统习惯法。彝人婚丧嫁娶及各重大节日等人群聚集场合,大多要举行以主客双方为对抗赛的雄辩活动,内容主要是传统习惯法、天文历法、历史和地理知识及待人接物礼仪等。目的就是要在这种聚会的场合,通过赛说宣传形式来教育大家,使人们长知识,懂准则,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
彝人民间调解纠纷案件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世人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案件的调解,说服教育人是主要的内容,人们常常是将其广而告之,时时提醒人们必须要以此为诫,规范自己的言行,约束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在行为活动中,始终要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由于这样的耳濡目染,传统习惯法才在彝区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自觉维护和遵守,不敢越雷池半步,起到了广泛的约束作用。
彝人有禁忌,主要有行为禁忌、语言禁忌、饮食禁忌诸方面。一种文化达到禁忌的高度,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彝人饮酒时不分生熟,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族古老的酒文化里没有干杯一说,以贪杯、酒疯为耻辱。

凉山彝区因为机会与权利的结构性不平等、语言文化壁垒,社会转型基本没有成功,社会发育低、生态破坏、自然生存条件差,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教育落后,特别是以彝语为核心的双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和脆弱,加速了今天的深度贫困、极度贫困、集中连片贫困局面的形成。
毒品与艾滋肆虐彝区,不是社会管理出现真空之原因?污名化与标签化,难道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审判?更为可恶的是,带着面具,带着有色眼镜,带着公式、格式与模块,探究、窥视、田野与调查我们的那些人群。

我更想说的是,谁想落后、谁想贫困、谁想受人歧视、谁不想要就业机会,这个不符合逻辑与常理。
历史造就现实。有必要怨天尤人嘛?不是有彝人正能量的声音,不时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响起?

庸人不该谈论文化。但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请别用世俗的眼光看我,因为文化的确不是儿戏。

2016年11月8日 落笔闭门思过居

 

(投稿人一心走路在2017-01-14 01:07做了最后修改)

文章编辑:蓝色愿望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