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网

www.yixueyanjiu.com

首页-->学术文库

枕头边的甜蜜--彝族“腊罗巴”同床共枕过难关

作者:殷铖君
发布时间:2010-08-10投稿人:殷铖君


枕头边的甜蜜

——彝族“腊罗巴”同床共枕过难关

彝族“腊罗巴”认为,无论一个人多大年纪,只要他没有“玛女孜”(讨媳妇结婚,下同)就是一个 “阿尼惹”(孩子),因此“玛女孜”是彝族“腊罗巴”从一个“阿尼惹”变成成人的标志,所以“玛女孜”是彝族“腊罗巴”一个重要的活动。按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彝族“腊罗巴”“玛女孜”的形成和演变与“腊罗巴”独特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腊罗巴”“玛女孜”既充满情趣,又十分讲究规矩礼俗,稍不注意闯红线,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好事亦难成双,并非部分“文人骚客”在文艺作品中描写杜撰的那样,“孺巴惹”和“惹妹惹”男女青年打歌场相逢,只需通过以歌传情,一唱一合即可成伉俪。

昌宁彝族“腊罗巴”由于身居边地高山,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中央政府所在地,在历史上有时置于中央政府的统治,有时置于地方政权的统治之下。对彝族“腊罗巴”“玛女孜”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有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政权及元和明两个朝代。中原唐玄宗在位期间,彝族“腊罗巴”居住的边疆地区统治较为薄弱,彝族中重要的一支在皮罗阁的率领下乘机统一了云南的六诏,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为彝族“腊罗巴”的婚俗形成奠定了基础。各朝各代的驻军使“腊罗巴”与中原汉族间出现大规模融合。“腊罗巴”居住地气温较高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山地耕作,导致“腊罗巴”用早婚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力问题,并由此而产生了早生贵子,多子多孙多幸福的思想观念。由于彝族“腊罗巴”居住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河谷较深,结婚当日的交通以马为主,结婚骑马已经成为“腊罗巴”“玛女孜”中的一部分。彝族“腊罗巴”“玛女孜”与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家祖崇拜在婚恋习俗中则表现为在献酒时,男方对女方祖宗的祭拜,在拜堂时,女方对男方家堂的祭拜。在彝族“腊罗巴”的婚俗中,只要那一家办事,一寨子无论平日里关系怎样,都齐心协力帮忙,反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进一步反映出彝族“腊罗巴”的团结和友善。在献酒,认、定亲礼仪跪拜女方亲人,拜堂跪拜男方亲人则反映出重孝道,尊长者的礼俗。

彝族“腊罗巴”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在旧社会也有一夫多妻的情况。过去,彝族“腊罗巴”喜欢“亲上加亲”姑舅表兄弟姐妹之间可优先婚配,俗称:“姑家的女儿,舅家的媳妇”、“表姊表妹裱上床”,所以近亲结婚,姑表舅婚较多。除姑表舅婚外,过去,彝族“腊罗巴”对象的选择必须在家支以外进行,同一家支内哪怕隔得再远都严禁恋爱、通婚或发生性关系。同一家支内部,倘若发生两性关系,那么便会被看作乱伦。由于没有太多婚姻自由的权利,靠父母包办成婚者多。解放以后,男女自由恋爱,找对象不受父母包办和限制,彝族“腊罗巴”男女婚配的习俗,可以分为“撒白”(“认识”,下同)、 “玛女彼”(“提亲”,下同)、“定亲”、 “玛女孜哩”(娶媳妇,“接亲”,下同)。

 

山歌催开爱情花,花开两朵永不落

昌宁彝族“腊罗巴”“孺巴惹”和“惹妹惹”的山歌有表达相爱的“真情调”,有互试真情的“试心调”,有夸悦对方的“赞美调”,有巧拒对方的“自谦调”等等。彝族“腊罗巴”山歌分为汉调和彝调两类。汉调即一般意义上所称的山歌,用汉话吟唱,彝语称为“哈巴”,一般每句八个字,每两句为一调,也可按想要表达的内容灵活加减字数,每两句之间用固定的关联调相接,汉调在很大程度上受“刘三姐对歌”的影响,甚至有歌词的重复,如:“隔山叫你山答应,隔水叫你水回声!”等。彝调形式多样,多为场景即兴说唱,口语和语气词较多,一般以“呜呼呼,哎唠”开头,“啊四咋哩咋勒”结束。“腊罗巴”山歌的传统形式为男女对唱。“腊罗巴”山歌除了不能在家中唱,在劳作中、在娱乐场合都可以唱,在劳作中唱山歌,减轻劳作的辛劳和疲乏,在娱乐场合唱山歌,更增加欢乐、热闹的气氛。为让“孺巴惹”和“惹妹惹”有山歌表达相爱的机会,彝族“腊罗巴”也有专门的朝山会,由“孺巴惹”和“惹妹惹”歌手互相对唱,这时候,山歌已不仅仅是表情达意,更是歌手之间智慧、才情的竞赛,一如“刘三姐对歌”,而在赛歌中歌喉婉转、机智过人的歌手,除了让对手敬佩和折服,更能赢得对方的爱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多种表演才能的“惹妹惹”往往受到“孺巴惹”们的青睐,反之,则被认为不成器。彝族“腊罗巴”唱歌的发声方法具有科学性,善于将口腔、喉腔、胸腔、鼻腔自然运用与配合运用,音距大,吐气长,数十拍的长乐句能一气哼成,曲式也就成为篇幅长大的套曲式结构;曲调既有表现抒情性的音调,又有叙述性的说唱式音调,具有较细致的表现力。演唱形式多样,独唱与齐唱交替,帮腔与独唱结合等,都起到音色、音量方面的对比作用。“惹妹惹”的歌声尤其独具风格,时而温情绵绵,如春雨润物;时而荡气回肠,使人心旷神怕,如痴如醉。为此,有许多彝族“腊罗巴”青年因朝山对歌相识相悦,终结连理。

昌宁彝族“腊罗巴”的朝山会和汉族的庙会较为相似,但与巍山县魏宝山朝山会时间不同,巍山县魏宝山朝山会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到时巍山和邻境大理、洱源、弥渡、南涧、漾濞、凤庆、云县、永平、昌宁等市县的各族人民群众身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到到巍宝山朝山赶会。其中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宝山歌会,地点在巍宝山培鹤楼打歌场,周围山寨的彝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带着萨签等乐器,汇集到打歌场,围成圆圈,举行打歌活动。昌宁彝族“腊罗巴”朝山会时间不一定,一般在农历二月、三月,在珠街乡有百合嘎黑朝山会、阿居朝山会、利皮朝山会、羊街朝山会,但规模都较小。规模较大的是老黑棚朝山会,老黑棚朝山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十六举行,与遐迩闻名的大理三月街这个千年古集、现代盛会时间相同,朝山地点在巍山县和昌宁县的交界处,一处名为“老黑棚”的地方,每年老黑棚朝山,巍山、南涧、漾濞、凤庆、云县、永平、昌宁等县的彝族“腊罗巴”聚居一堂,群众先是围观歌舞,随后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打歌行列,打歌队伍多到数圈,人数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人。人们尽情地跳啊唱啊,让太阳落山后又升起。老黑棚朝山会兴起之后,发展为群众性的娱乐打歌活动。

据载,历史上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避仇家自哀牢(云南保山)迁居到蒙舍川。舍龙生子龙独逻,又名细奴逻。唐太宗时,蒙舍首领张乐进求(张是白蛮大姓)让位给细奴逻。六五三年,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朝,唐高宗任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六五四年,蒙嶲诏蒙敛、和舍等作乱,唐命李义为姚州道总管讨蒙敛等。唐高宗咸亨年间,唐用西爨酋长王仁求为将,平定乱事。《王仁求碑铭》说“咸亨之岁,犬羊(指蒙敛)大扰,枭将失津(唐兵败),元凶莫惩”,足见蒙敛侵扰多年,战败后才北迁至样备。南诏对唐恭顺,得兼有阳瓜州(云南巍山县)土地。

老黑棚彝族“腊罗巴”朝山会的由来,据说是在蒙舍首领张乐进求让位细奴逻后,蒙嶲诏蒙敛、和舍等作乱,细奴逻遣子入朝,求唐保护,唐命李义为姚州道总管讨蒙敛等,每一次细奴逻和李义带领的部队获胜,都要点火打歌庆祝。当年战争的地方就在现“老黑棚”附近,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彝族“腊罗巴”都要在这里朝山,庆祝祖先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老黑棚彝族“腊罗巴”朝山会逐渐发展成为“孺巴惹”和“惹妹惹”用山歌表达相爱的机会,山货物资交流的时机。彝族“腊罗巴”《朝山会》就这样唱:

朝山会来真热闹

朝山的阿妹(阿哥)实在多

进去歌场去寻找

找个阿妹(阿哥)来对歌

 

三月十五(十六)来朝山

阿妹(阿哥)哎

来到就要对山歌

对得合心唱个够

对不合心各走各

 

阿妹十八花骨朵

阿哥二十刺巴果(野生仙人掌果实)

虽然不是同根生

都是长在山岩子

山岩子上草木多

阿妹(阿哥)哎

高高矮矮上千种

独有一个花骨朵(刺巴果)

又红又嫩我爱着(果又酸来刺又多)

 

山岩子下有条河

河边有个憨斑鸠

嘴不张来话不说

朝山会上给爱着

这边还在唱,那边已经对上了,你听《合心合意》:

女:甜嘛倒是柿子甜

只是嘴上一时甜

人嘛倒是小哥好

就怕小哥心不好

 

男:心嘛倒是好好呢

岩子石头一样牢

小妹要是真心爱

阿哥搭你唱几调

 

合:哥弹三弦妹唱调

不怕别人偷偷笑,

哥合心来妹合意

哥妹永远不变调

再听,一个“惹妹惹”在大胆的表白《甜橄榄》:

田坝头的橄榄圆又圆

吃时不甜吃后甜

阿哥啊

你在妹身边

在时不想离时想()

 

田坝头的橄榄圆又圆

吃时不甜吃后甜

我俩相爱像橄榄

一时更比一时甜

朝山会往往不拘对歌形式,歌词运用“腊罗巴”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的元素,语言朴素真挚,曲调优美流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是“腊罗巴”生产生活、爱情友情的真实写照。朝山会为“孺巴惹”和“惹妹惹”用山歌相识表达相爱提供了土壤,但一年里,朝山的时间不是太长,朝山的机会不是太多,因此在生产生活中也必须注意抓住机会,除了在家,就要边干生产边对歌,所以,在“腊罗巴”生产生活中你会看到,“孺巴惹”和“惹妹惹”一边砍柴、栽秧、梨田、赶马、放牛,一边不忘记唱山歌的场景。你看那边的《砍柴阿妹赶马阿哥》对上了:

男:砍柴阿妹是哪个

对门望见花一棵

有心择花怕有刺

砍柴阿妹给有心

阿妹哎

你是阿哥小心肝

 

女:赶马阿哥是哪个

好花开在石岩上

放倒花树连根拖

就怕阿哥不有心

阿哥哎

你是阿妹小心肝

 

合:砍柴阿妹(赶马阿哥)哎

有缘千里来相会

要做夫妻商量瞧

郎驮驮子妹割草

合心合意做一家

阿哥(阿妹)哎

你是阿妹(阿哥)小心肝

那里,一起相约赶街的“孺巴惹”和“惹妹惹”依依不舍的唱起了《赶街调》:

今日赶街你回去

二日你要记着来

 

山上不有木板凳

取取叶子坐拢来

 

三股弦子难调合

世上难找合心人

 

要做子妹常年做

莫学杨柳一时绿

 

河边杨柳根不牢

花盆栽花根接根

还有,黑惠江对面放羊的“孺巴惹”可能早就对对面放牛的“惹妹惹”有意思,笨拙的唱起了《藤缠树,树缠藤》:

阿哥我是山上尼树

阿妹你是树上尼藤

藤子缠着树

树叉缠着藤

 

阿妹哎

藤子缠树它有爱

树叉缠藤它有情

那对刚“玛女彼”(“提亲”)的“孺巴惹”和“惹妹惹”,瞒着家人,偷偷的逃出来,在黑惠江大黑树下悄悄唱起了《相约》情歌:

男:阿妹哎

我们是砍柴路上唱调子唱拢尼

火塘边喝尼小酒

天长地久在一起

 

女:阿哥哎

我们是朝山会上唱调子唱拢尼

灶房头杀尼公鸡

一生一世做一家

 

合:阿妹(阿哥)哎

我们是砍柴路上唱调子唱拢尼

我们是朝山会上唱调子唱拢尼

我们祖祖辈辈唱一调

我们一生一世做一家

那个扛了一根木头的 “孺巴惹”,在路边缓气、休息之余,也没有忘记调侃黑惠江对面洗衣服的“惹妹惹”,粗声粗气的唱起了《唤心调》:

男:呜呼呼

哎唠

你是那家尼小阿妹哎

江边岩子挂山路

岩子坡上给有花

 

女:呜呼呼

哎唠

对面阿哥真好笑

好花开在岩子

不见蜜蜂它不开

 

男:呜呼呼

哎唠

江边那边有棵花

鲜花开得红彤彤

有心摘花摘不着

江上无桥走不通

 

女:呜呼呼

哎唠

有心玩笑莫怕羞

有心采花莫怕刺

过山麻雀叫半天

叫死叫活不飞落

 

合:呜呼呼

哎唠

好花开在岩子上

蜜蜂采花顺江边

江水边上玩惯了

那里玩惯那里来

那对“玛女彼”(“提亲”)后,父母不同意的“孺巴惹”和“惹妹惹”,痛苦之中,隔着黑惠江唱起了《隔山隔水》歌:

隔山叫你山答应

隔水叫你水回声

听不见是隔远了

看不见是树遮着

 

采花要采大红花

叶子又绿花又香

红花开在岩子上

只得望望不得采

郎是金鸡妹是凤

金鸡凤凰配成双

山高路远我不怕

一心一意做一家

一个被抛弃不久的“惹妹惹”,一边割着猪草,一边哼起了《负心调》:

呜呼呼

哎唠

 

小哥哎

你呀在那地

小妹我不唱调子想不起

 

小妹想你小哥唱两声

小妹想你小哥不好说

小妹千里路上找小哥

小哥心隔小妹千里路

小妹找小哥哎找不着

小妹眼泪汪汪要回家

当然,彝族“腊罗巴”出名的山歌要数“二骊伴”调,又称作“二里半”调,是昌宁珠街金宝黑码和巍山牛街青华漾江一带流传千古的民间小调。此调多为“孺巴惹”和“惹妹惹”一唱一和,故称“二骊伴”;又因为唱腔高亢,声响可传很远,彝族“腊罗巴”认为过了二里半都能听到,故称“二里半”。唱“二骊伴”调是黑惠江一带彝族“腊罗巴” “孺巴惹”和“惹妹惹”表情达意、交流感情、谈情说爱、倾诉衷肠、歌颂美好社会生活的最喜欢上口的交流方式。也是朝山会最流行的对唱。对“二骊伴”调大理彝族学学会巍山分会早有研究,巍山彝族“腊罗巴”和昌宁彝族“腊罗巴”唱“二骊伴”调基本一样,各位看客,现本人将巍山县彝学学会会长、大理彝学学会副会长阿有高先生收集的“二骊伴”调摘录如下,以斟读者。

1、找对象

男:哦—唬!阿姥!

女:哦—唬哎!阿佬!阿—佬!

 

男:隔山叫你()山答应,

    隔水叫你()水无声!

女:郎叫哦唬(是)妹答应,

    妹叫小郎(又)不吭声。

男:小小公鸡()才学叫,

    生怕阿妹()对过来。

女:不敢唱调()打口哨,

    不懂调子()吹叶子!

男:小郎生来(是)嘴皮厚,

    叶子哨子()吹不响。

女:吹叶不响(是)叶子嫩,

    调子不起(是)妹年轻。

男:阿妹年轻()会说话,

    小郎树大(是)树空心。

女:小朗你满肚文章不说话,

    阿妹是半瓶半醋摇半边。

男:郎吹叶子()妹答调,

    半个调子()甩过来。

女:朗呢调子()千千万,

    只消树上(呢)摘下来。

男:郎在高山()吹绿叶,

    妹在树上(呢)摘调子。

女:有心有意()唱一调,

    无情无意()空回家。

男:有心答你(是)做子妹,

    就怕阿妹(你)不合心。

女:有心不会()给你看,

    有意不会(是)说给你。

男:山中难找()标直树,

    世上难找(呢)合心人。

女:阿郎不去()排八字,

    哪里去找()合心人。

男:城徨庙里()瞧鸡卦,

    我俩子妹(呢)是一双。

女:郎是有心()不说话,

    妹是有意(呢)咋开口。

男:郎合心来()妹合意,

    八字命中(呢)领着来。

女:郎合心来(是)妹合意,

    合心合意()做一家。

……

2、进行接触

女:哦—唬哎!阿佬!

男:哦—唬!阿姥!阿—姥!

 

女:郎叫哦唬()妹答应,

    阿妹喊你()在哪边?

男:河头岸边(是)玩惯路,

    哪里玩惯()哪里来。

女:月亮不照()弯子路,

    太阳不照()背阴山。

男:大路好走(是)马尿臭,

    小路难走()桂花香。

女:对门望见()火光亮,

    只见火光()不见人。

男:大树蓬蓬()遮小树,

    小树蓬蓬()遮小郎。

女:半夜想吃(呢)青头菌,

    点着火把()窜松棵。

男:桂花树上()火光亮,

    桂花树下(来)出菌子。

女:月亮照在()你头上,

    好花开在()你面前。

男:月亮团团()十五六,

    我俩子妹团团是初二三。

女:桂花树下()抖铺睡,

    不图好睡(是)图花香。

男:天上小星(是)一小对,

    地下子妹(是)一小双。

女:不吃早饭(呢)为等菜,

    不做人家(呢)为等你。

男:不见青菜()不吃饭,

    不见桃花()不死心。

女:蚕豆碗豆()随你吃,

    桂花桃花()随你挑。

男:好吃不过(是)青蚕豆,

    好看不过(是)桃花脸。

女:吃菜莫吃()茴香菜,

    吃了茴香(是)会奥悔。

男:小郎吃呢(是)桃花菜,

    一生一世(呢)桃花心。

女:妹是青藤()郎是树,

    青藤绕树(是)拆不开。

男:爱玩爱笑(是)我俩个,

    有情有意(呢)成一双。

    ……

3、抬爱对方

男:哦—唬!阿姥!

女:哦—唬哎!阿佬!阿—佬!

男:好花开在()石岩上,

    花香香在()郎呢家。

女:好花开在()石岩上,

    蜜蜂养在()郎你家。

男:妹你,站起好象一支笔,

    坐着(是)好象一朵花。

女:郎你,口才好象一碗蜜,

    肚才(是)好象一本经。

男:妹你,生你那天龙过路,

    生得(是)龙头凤眼睛。

女:郎你,你是山中标直树,

    取了中柱(又)取中梁。

男:妹你,大理有名三塔寺,

    江边(是)有名妹一人。

女:郎你,大理苍山雪盖雪,

    人才(是)阿郎你盖着。

男:妹你,凤凰歇在山头上,

    孔雀(是)见你也让开。

女:郎你,月亮挂在树头上,

    阿妹(是)绣花不点灯。

男:妹你,三岁学穿牡丹裤,

    七岁(是)绣开牡丹花。

女:郎你,小时吃饭娘嚼喂,

    大来(是)犁地不消教。

男:妹你,芭蕉树上小绿雀,

    哪个(是)帮你打扮着。

女:郎你,黄栗树上绿斑鸠,

    不消(是)打扮漂亮着。

男:妹你,鸳鸯凫水平排过,

    晓得(是)母呢漂亮些。

女:郎你,牛郎织女天仙配,

    我俩(是)天生配着来。

男:妹你,说不过你郎嘴笨,

    比不过你(是)自生着。

女:郎你,妹配小郎配不上,

    偏生(是)八字领着来。

男:妹你,不吃辣蒜你会算,

    不吃(是)洋葱怪聪明。

女:郎你,不长胡子早懂事,

    不讨(是)媳妇会当家。

    ……

4、表达思念

女:哦—唬哎!阿佬!

男:哦—唬!阿姥!阿—姥!

 

女:郎吃橄榄()妹回味,

    嘴头回味(是)心想你。

男:橄榄叶子()打水吃,

    打是打饱()吃不饱。

女:吃饭想你(是)掉眼泪,

    眼泪泡饭()吃两碗。

男:吃烟想起()点火妹,

    睡觉想起()抖铺人。

女:上坡走路(是)上不去,

    前脚抬起(是)后脚酸。

男:上坡走路()想歇气,

    不想歇气(是)想等你。

女:等你等到()胡子出,

    望你望到()眼睛花。

男:郎弹弦子()无人唱,

    自弹自唱()自宽心。

女:挑水扁担()两头挂,

    心挂两头(是)不安心。

男:想是想来()挂是挂,

    想呢更比(是)挂呢伤。

女:领挂马挂()天天挂,

    越想越挂(是)越伤心。

男:高铃二超()天天挂,

    头骡二骡(是)空甩着。

女:马帮走过()江边路,

    不见阿郎()哼调子。

男:风吹麦子()起波浪,

    不见阿妹()割麦子。

女:头疼伤风(是)装个病,

    明找医生(是)暗找郎。

男:不见三天()真得病,

    不见七天(是)腿抽筋。

女:满山听见()鹧鸪叫,

    恨死鹧鸪()想死郎。

男:半夜三更()老哇叫,

    恨死老哇()气死郎。

女:三月十五()捧香会,

    那是阿郎()给会来。

男:要是三天()不来见,

    奈何桥上(要)死等着。

5、结果

男:哦—唬!阿姥!

女:哦—唬哎!阿佬!阿—佬!

 

男:隔山听见()野鸡叫,

    提着游子(去)打一只。

女:母鸡叫窝(是)要下蛋,

    燕子抬泥(是)要做窝。

男:喜鹊找窝()树上叫,

    咋会躲在()草棵棵。

女:房前屋后(是)棠梨树,

    喜鹊找窝()歇哪棵?

男:菜园地头()栽架豆,

    架豆伸藤(要)认老桩。

女:藤子伸到()房头上,

    燕窝找在()楼底下。

男:藤子伸到()郎手上,

    燕子飞到()郎呢家。

女:大白瓦房(要)我俩盖,

    青菜白菜()妹来栽。

男:小小房子()我俩住,

    顿顿白菜(要)你来煮。

女:犁地砍柴()郎去做,

    一天三顿()妹来煮。

男:郎呢爹妈(是)不说话,

    等着阿妹(要)来当家。

女:不会针线()搭娘学,

    不会做人(要)你教我。

男:爹娘打骂(要)郎挨过,

    做人做事(是)妹扎真。

女:打是心疼()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人。

男:小鸡肚里()打鸡挂,

    不知阿妹()咋想着。

女:满身背着(呢)药葫芦,

    阿妹心疼()你会医。

男:小小绕头()千百绕,

    一绕一绕(绕着你。

女:红布绕子(是)妹不怕,

    就怕阿郎(不绕给。

男:马驮鞍子(人驮岁,

    好好害害(过一生。

女:好马不罩(双鞍账,

    好女不嫁(二夫妻。

彝族“腊罗巴”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山歌、情歌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包括婚姻爱情、家庭生活、道德、社会现象、劳动歌、劝世歌等。其演唱多用方言,是地方方言的再现,有一种独特的“土”味,用地方方言,显得格外亲切生动,具有灵俏幽默的艺术风格。一部分还用彝语,彝族“腊罗巴”山歌曲调细腻委婉,常用比兴手法,所唱的内容还要合辙对称,上口押韵,与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贯穿生活始终。虽然,现在你走在彝族“腊罗巴”的居住地方,很难听到一首首“一棵竹子尼十二节,一天想您尼十二回”的直白大胆;“太阳越辣越难在,月亮越白越想您;哥想阿妹想疯唠,树桩望成人模样;“妹想郎来只乱说,郎想阿妹真想尼”的痴情独白; “想你不得搭你去,爱你不得做一家”的忧郁深情。但彝族“腊罗巴”的山歌一如山野中那一朵朵野花,在时代变迁中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活力。一首首炽热的山歌,火辣辣的表白,燃烧着“孺巴惹”和“惹妹惹”的内心世界,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打下了基础,为下一步“玛女彼”(“提亲”)埋下伏笔。彝族“腊罗巴”唱出了真情,唱出了喜悦,真是“山歌催开爱情花,花开两朵永不落。”

 

不管愿意不愿意,拿起“八字”去提亲

过去,彝族“腊罗巴”普遍实行“早提亲,晚成家”,就提亲的年龄而言,最通常的是十八岁,也有个别的十五岁或十三岁甚至更小就提亲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如此。中国婚姻制度起源较早,根据古代历史记载,从伏羲时代开始,即有男女婚嫁的礼仪,到春秋战国期间,婚嫁制度更加完备。婚嫁礼仪,由于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差异,各个时代,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彝族“腊罗巴”而言,传统“玛女孜”仪式多而复杂,新式“玛女孜”则较简单,但彝族“腊罗巴”大部分地方仍保留传统“玛女孜”的遗俗。很多“文人骚客”在文艺作品中杜撰的彝族“腊罗巴”“孺巴惹”和“惹妹惹”男女青年朝山会相逢,只需通过以歌传情,一唱一合可成伉俪。如果那样你就太小看彝族“腊罗巴”的婚俗了,在彝族“腊罗巴”看来,对歌归对歌,任你唱的眉飞色舞、花好月圆,不履行一定的规矩礼仪,那是不行的。以歌传情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后面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玛女彼”(“提亲”,下同)

通常,彝族“腊罗巴”的“玛女彼”,主要是“孺巴惹”和“惹妹惹”对歌逐步加深了感情,然后请先生阿毕看生辰,算“八字”,如果“孺巴惹”和“惹妹惹”相互喜欢,生辰八字不犯冲,“孺巴惹”通过征询本家户族长辈、舅舅的意见,大家同意后,“孺巴惹”就得请“玛女彼巴”(帮说媳妇的人,媒人,下同)去“惹妹惹”家“提亲”,初步看看“惹妹惹”的父母和长辈,是否同意,如果父母亲和长辈、“惹妹惹达婆”(女性的好朋友)不极力反对的话,“玛女彼巴”将反聩给“孺巴惹”家,“孺巴惹”家父母请先生阿毕翻黄历、看婚书、择吉日,和“玛女彼巴”一起去“惹妹惹”家“提亲”。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按规矩办事很难,因为如果要看生辰,算“八字”,一定有“孺巴惹”和“惹妹惹”会犯冲。要父母不生气,让“心上人”提亲成功,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玛女彼巴”那张“三寸不烂之舌”。

说到媒人,古语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我国自周代始,就设立了媒官。媒人之说早有称之,如《孔雀东南飞》:“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媒人这一俗称,还有不少别称,如“红娘”,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的侍女红娘从中设谋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后人据以演为《西厢记》杂剧;如“伐柯” 或“伐柯人”,《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中庸》:“执柯以伐柯。”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如“保山”,本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红楼梦》第119回:“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因此,旧时亦别称媒人为“保山”;如“冰人”,《晋书·索传》:“孝廉令狐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如“媒妁”,媒谓谋合二姓,谓斟酌二姓。一说男曰媒,女曰妁。《孟子·滕文公》:“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如“月老”,唐人小说记载,唐代人韦固夜经宋城,遇一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固问所检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又问囊中赤绳何用?答曰: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长的时间的媒人,目的是为了说明他在彝族“腊罗巴”提亲中的重要作用。彝族“腊罗巴”“玛女彼巴”在提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他必须是一个能说会道之人,这点在电视剧和文艺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里不在赘言;其次,他必须是一个很有人缘,而且能起一定保证作用的人,如《红楼梦》中所说的“保山”。同时,他更要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在“腊罗巴”“玛女彼”这项家庭大事中,积极穿针引线、扬长避短、极力撮合。必要时还要与“腊罗巴”先生阿毕进行沟通,若“孺巴惹”和“惹妹惹”生辰八字犯冲,那就要做好解冲的工作。当然,“玛女彼巴”是除“腊罗巴”先生阿毕外,受“腊罗巴”欢迎的人,如果“玛女彼巴”家里有红白事或农忙时节,家里一定少不了帮忙的人。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孺巴惹”和“惹妹惹”结婚后,如果有了“阿尼惹”,会拜寄给他做“干儿子”、“干女儿”。而且“玛女彼巴”还会得到“腊罗巴”结婚的最高礼遇,若那一对“孺巴惹”和“惹妹惹”能终成眷属,都会送给“玛女彼巴”一双千层底布鞋,把他当做自己最亲的人。

说完媒人,也该约他去提亲了,当然要等到太阳落山才行,彝族“腊罗巴”的提亲,用汉语为“说媳妇”,“腊罗巴”认为说媳妇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因此一定要等到太阳落山才出发,天黑到达。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玛女彼”这项活动,除“玛女彼巴”,“孺巴惹”和哥哥或本家叔伯外,一般就三人参加。按习俗“孺巴惹”的父母不能参加“玛女彼”,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如果不成功,两家人之间的尴尬,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九十九家空回头”,提亲不成双方不伤和气和面子。说媳妇的礼物一律用红丝线活扣扎好,以表喜气以“双”为单位,两瓶酒,两包面条,两包红糖,两包茶叶等一些糖果作提亲礼,如果是散糖和散茶就要用红纸包成四方块,彝族“腊罗巴”非常忌讳在提亲礼中有白糖,认为这样就会“白谈”。

虽然上面对媒人称作“月老”做了阐述,但一想到彝族“腊罗巴” 到太阳落山、月亮上梢头才悄悄、偷偷溜进“惹妹惹”家中,心中暗自猜想是不是“月老”的来历真正在这里?其实不然,古时男家去女家说媒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就有记载:“昏礼下达”。虽然是悄悄、偷偷溜进“惹妹惹”家中,但一般情况是两家都已经心知肚明,除了不懂规矩,想捡便宜的“愣头青”外。到了“惹妹惹”家,主人和客人,特别是“玛女彼巴”会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不会一下子进入主题,一般要熬到东方拂晓、鸡叫三遍,“玛女彼巴”才会说明来意,介绍“孺巴惹”家里的情况。“惹妹惹”或其父母,就算心里万般愿意或极不愿意,也决不轻易表态。在这个过程中“孺巴惹”要表现得谦虚有余、勤脚快手,做好发烟、倒酒工作,争取得到“惹妹惹”父母的好感。天快亮时,“玛女彼巴”会收起话头,“孺巴惹”要及时递上提亲礼。为不伤和气和面子,“惹妹惹”父母先把提亲礼收了起来,并要了“孺巴惹”的生辰八字。趁天未亮,“玛女彼”的人们要悄悄撤离,无论主人怎样挽留,都要离开。现在看来,“玛女彼”就像地下党在搞接头工作,夜来晨走。

看到以上的描述,你可能会问:“没有见表态,合不合意?”,各位看官请别急,六天后,“惹妹惹”家有信息了,信息不用说,要看!如果“玛女彼巴”收到退回的提亲礼,表明说亲无望,事情到此为止,没戏了!如果“玛女彼巴”得到“智渡莅”(喝酒,“置酒壶”、“喝小酒”、喝许口酒,下同)的信息,说明此事有商量的余地,这一对有门了!“智渡莅”是彝族“腊罗巴” 喝酒的意思,在这里特指“置酒壶”、“喝小酒”、喝许口酒。接到信息后,“玛女彼巴”、“孺巴惹”和哥哥或本家叔佰,要再次准备礼品、礼金到“惹妹惹”家,要杀鸡备酒,把“惹妹惹”家的本家户族都请来。“置酒壶”、“喝小酒”、喝许口酒的记载我国早就有之,早在宋代,就有《东京梦华录》记载:“凡娶媳妇,两家允许,然后担许口酒,以络盛酒瓶。又以花红缴担上,谓之缴担红,与女家。”“置酒壶”后,如果本家户族和“惹妹惹”家对“孺巴惹”和他的家不放心、不了解,“孺巴惹”要把“惹妹惹”和她的姐妹领回家,到男方家看一看家庭情况,彝族“腊罗巴”称这种情况为“看家产”,也称“查家”、“认门户”。“惹妹惹”到“孺巴惹”家,根据所见所闻,掌握“孺巴惹”家的实际情况。在此期间“孺巴惹”家老老小小都要表示友好、和谐,“孺巴惹”的父母、哥姐都要给“惹妹惹”一点钱,表示诚意。“看家产”的结果也和提亲一样,均有“玛女彼巴”传达。不过,一般“看家产”只是一个形式,其作用主要是让“惹妹惹”进一步认识“孺巴惹”的家庭和成员。看提亲说媳妇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是否有“置酒壶”、许口酒的机会。

 

郎是金鸡妹是凤,定下亲来结连理

“置酒壶”、“喝小酒”、喝许口酒后两家要通知家门亲戚、左邻右舍,宣布已初步结为亲家。由于彝族“腊罗巴”普遍实行“早提亲,晚成家”,提亲的年龄较小,以后逢年过节,“孺巴惹”都要去“惹妹惹”家看望,农忙或“惹妹惹”家有事,“孺巴惹”家都要无偿帮工,但“孺巴惹”和“惹妹惹”之间一般不能经常见面,如果想对方,就一定要有借口,通常“孺巴惹”的借口是帮工,“惹妹惹”的借口是生病。但“置酒壶”、“喝小酒”、喝许口酒后,仍可以反悔,如果男方中途退亲,女方可退还礼物,也可不作任何赔偿;如果女方中途退亲,则需退赔男方礼物及支付劳务报酬。

过去,由于“腊罗巴”居住地气温较高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山地耕作,导致“腊罗巴”用早婚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力问题,并由此而产生了早生贵子,多子多孙多幸福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就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彝族“腊罗巴”会说:“养得儿子心好在,养得姑娘换酒吃!”充分说明过去“惹妹惹”地位的低下。为解决“养得姑娘换酒吃”的遗憾,彝族“腊罗巴”有劳役婚一说,即常说的“姑爷差老岳父三百个工”。这种情况往往因男方出身贫寒,无力出礼金、聘金,便到“惹妹惹”替其劳作,时间不等,待建立感情,“惹妹惹”家认可后,再由“惹妹惹”家择日让“孺巴惹”家迎亲。因双方均能理解,所以劳役婚是彝族“腊罗巴”最简单的一种婚俗。但省嘴待客是彝族“腊罗巴”传统美德,爱面子是彝族“腊罗巴”的天性,进行劳役婚总让人觉得低人一等,就算借贷结婚,凡能竭尽全力办客的“腊罗巴”都不愿意这样做。

如果不愿进行劳役婚,接下来就要“杀鸡吃”定亲了。“杀鸡吃”定亲是彝族“腊罗巴”婚姻中第一次较为正式的活动,是娶亲前一个重要的婚俗。在“置酒壶”后随着“孺巴惹”和“惹妹惹”的年纪增加,越来越接近结婚的年龄。同时,为让“孺巴惹”和“惹妹惹”有一个更为稳固的关系,这就必须“杀鸡吃”定亲,确定两人的关系了,彝族“腊罗巴”认为领取结婚证是法定的婚姻,“杀鸡吃”定亲是民间的“腊罗巴”的婚姻,具有极强的民俗约束力,定亲后婚姻关系即生效,不容反悔,若有变故,责任方将受公共道德的谴责,定亲后,男女双方不能移情别恋。男子主动到女方家干活,密切交往,发展恋情。彝族“腊罗巴”认为就算领了结婚证,没有“杀鸡吃”定亲,大伙也不认为他们是夫妻。总之认为,不定亲是两家人,定了亲就是一家人。

定亲的时间,要通过媒人“玛女彼巴”和女方商讨,请先生阿毕翻黄历、看鸡卦定的。“杀鸡吃”定亲“孺巴惹”家不摆酒席,不请客,“杀鸡吃”定亲主要是在“惹妹惹”家举行,实际是“孺巴惹”家到“惹妹惹”家办客,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孺巴惹”对“惹妹惹”放心,进一步认识“惹妹惹”家的本家户族,让本家户族看好“惹妹惹”,如果定亲后,无论“孺巴惹”还是“惹妹惹”,若与异性不正常来往,必被族人唾弃。在定亲前一天,媒人“玛女彼巴”和本家户族要把“孺巴惹”家办客用的鸡、肉、酒、米、盐、醋、糖、茶、烟和所需“认亲”的礼物、布匹衣服、“针线钱” 送到“惹妹惹”家。第二天,“孺巴惹”和父母、本家户族带着礼品到“惹妹惹”家,所带礼物和提亲礼一样都要用红线拴好,俗话说:“罗罗(“腊罗巴”)爱大红!”定亲时恨不得所有东西都换成红色,连驮驮子的骡马都要挂红花笼、红布、响铃。到“惹妹惹”家后,“孺巴惹”家要把所带的定亲礼摆在“惹妹惹”家的院场上,带的东西多表示大方,若带的东西少,则让人认为“孺巴惹”吝啬、小气。一切摆好,两方本家户族左右就座,先生阿毕开始念语、祈福,“孺巴惹”和“惹妹惹”向“惹妹惹”家祖宗叩拜,祈告祖宗,说明决定这门亲事。若先生阿毕不在场,由“惹妹惹”家舅舅或大伯、叔叔领头进行。“孺巴惹”要在“惹妹惹”家祖宗牌位面前,将自己家带来的一只大红公鸡杀了,让鸡血喷洒,鸡血越多说明祖宗越满意,两人的生活将会红红火火。

杀生祭拜结束,“孺巴惹”向“惹妹惹”家“认亲”开始了。首先向“惹妹惹”或其父母送“针线钱”,这个“针线钱”可要细说一下,定亲的“针线钱”和下面娶亲的“针线钱”不一样,娶亲的“针线钱”将是“惹妹惹”的“私房钱”,而定亲的“针线钱”用在娶亲时女方向男方家本家户族“认亲”做的布鞋。在这里岔一下,因为彝族“腊罗巴”有个传统,哪家有女初长成,首先的功课是纳千层底布鞋和做花鞋垫。在彝族“腊罗巴”眼里,“惹妹惹”的心灵手巧和聪明能干衡量的主要标准除了唱山歌外就是手中的针线活是不是“硬朗”。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不愁媒人不踏破门坎,看到精美的千层底布鞋,“孺巴惹”肯定是十分动心的,娶到这样的“惹妹惹”,脸上有光。因此“一双布鞋托终生”成了彝族“腊罗巴”婚姻中的一个特色,但这双布鞋,这双千层底布鞋的制作,却不是那么简单,先要拆下一些布头边角,再用磨成粉末的魔芋粉煮熟调成糊,把布头边角用魔芋糊贴在木板上,晒干之后成“袼褙”。接着就要量足取样,依脚样用竹笋壳剪出适合的鞋样、鞋模,挑选好棉布条子,接着用竹笋壳剪出适合的鞋样、鞋模在“袼褙”上剪出鞋帮儿鞋底,三五层鞋底叠在一起,沿边儿、粘连,用麻绳一针一线地纳,用细细的针脚纳成图案,再与罩上新布面的鞋帮儿连起来,一双布鞋就这样做成了。说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双布鞋从下剪到成型,大概要用十几天时间,纳底、绱鞋,用的都是指掌间的力气,这力气要暗暗消隐在娴熟的指法上,确是需一番功夫的。彝族“腊罗巴”的姑娘媳妇们,哪一个不是做鞋的高手呢,村口、地头、磨房的树下,随处可见做布鞋的女人。那布鞋各式各样,方口的、圆口的、系带的,黑色的、蓝色的、花色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布鞋是彝族“腊罗巴”的一种传承,一种根脉,人不绝,布鞋亦不绝。我一直认为,定亲后“惹妹惹”闺房里做的布鞋不同一般,那每一个针脚里藏的,都是“惹妹惹”的秘密。夜阑人静,万籁无声,氤氲的灯光里,“惹妹惹”端坐在窗前,一针一针纳下去,针针不苟,丝丝不断,就象弹着一把琴,那是储藏了十几、二十几年的琴啊,如今,被纤纤玉手拨弄着,叮咚作响,流韵悠长。

关于布鞋,传说在很久以前,彝族“腊罗巴”的先祖是不穿鞋的,个个是“赤脚大仙”,(我们小时候也不穿鞋,很多“腊罗巴”都不爱穿鞋,嫌麻烦),练就一双铜脚铁板,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爬树采果,来去自如。随着历史的演化,彝族“腊罗巴”先祖开始用稻草纺织草鞋,草鞋轻便,宜于长途行走。但草鞋不结实,脚板极易受伤。据说,有一次,外族的人强占了彝族“腊罗巴”的寨子,并在四处布满了用竹尖掩埋在地下的“竹尖阵”。“腊罗巴”多次攻寨,都被竹尖扎得皮开肉绽,在万般无奈之际后,一个聪明的“惹妹惹”用家里的麻布扎在草鞋上,结果竹尖戳不到脚板,终于攻破了“竹尖阵”,夺回自己的寨子。从此彝族“腊罗巴”就形成做布鞋的习惯。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但彝族“腊罗巴”的布鞋是有许多“寓意”的。“惹妹惹”与“孺巴惹”相识,若心愿结伴终生的,千层底布鞋就作为信物赠送。看到鞋底平整,针肢匀称,线条圆滑,鞋形饱满,“孺巴惹”便知道“惹妹惹”是一个好“玛女”。在定亲后“惹妹惹”一般不做农活,专门做布鞋,这鞋是在娶亲时送给“孺巴惹”的家人、本家户族的“认亲礼”。嫁出门前布鞋送给自家亲人,表示“惹妹惹”用千针万线对自家的亲人养育之恩的千恩万谢,望娘家在她出门后仍然不忘千丝万缕的亲情。送婆家的亲人则表明“惹妹惹”自己到了婆家就安心在婆家过日子,望婆家把她当自家人一样看待,像鞋底和鞋帮一样不离不弃,家庭和睦幸福。彝族“腊罗巴”娶亲新婚这天,新娘一定要穿红布做成的绣花鞋,一般绣上花朵或鸳鸯,表示喜庆吉祥;新郎要穿新娘做的千层底布鞋,表示爱情就象千层底一样扎实和牢靠,甜甜密密,白头到老。同时,彝族“腊罗巴”千层底布鞋的种类很多,有给小孩做小鞋,给大人做大鞋,给老人做的叫老鞋。老鞋是父母去世后穿的,做法十分讲究。颜色要选鲜艳夺目的,女的用红色和兰色,男的用兰色,据说这样能让阎王爷关注,很快把他(她)能投胎到一个好人家。同时做寿鞋是有忌讳的,只能女儿做,儿媳妇不能。寿鞋的鞋帮样子一定要用藕叶做不用竹笋壳做,因为父母死后仍然还与儿女藕断丝连。用碎布贴填千层,用麻线扎千针,用灵巧彰显聪慧,用真挚纺织甜蜜。这是一个“腊罗巴”儿女从成人到成家百厌不烦、乐此不彼的功课,一个融实用保健,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物品。

话题一下子扯远了,还是回来继续向“惹妹惹”家“认亲”吧!送了“针线钱”后,然后给“惹妹惹”父母、家里的老人小孩每人送布或衣服,再把带给“惹妹惹”的衣服等拿给父母。认亲时,“惹妹惹”父母要带“孺巴惹”向长辈叫一声舅舅、叔叔等相应称呼,以示改口认亲,被认亲的长辈接过礼物,都要给“孺巴惹”拿“改口钱”、“礼金”。只有媒人“玛女彼巴”功劳在前,不用还礼。男方向女方家认亲,礼物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是布鞋,但娶亲时,女方向男方家认亲一定要布鞋,女方向男方家认亲是在娶亲后第二天,礼节基本一样,这里就不赘言,当然也有媒人“玛女彼巴”的份。“认亲”结束,双方长辈在“惹妹惹”家院场吃早饭,其它亲族在院场拉起长桌轮番就餐、饮酒。“孺巴惹”和哥哥或本家叔叔要殷勤的传烟、斟酒。中午“惹妹惹”家亲自准备“晌午饭”(中午饭)招待客人,“晌午饭”饭后双方本家户族陆续散去,“孺巴惹”领着“惹妹惹”回家,过了几天,“孺巴惹”送“惹妹惹”回来。

 

一波三折讨媳妇,最后还是到我家

定亲后不长,由于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但“惹妹惹”还住在娘家,所以双方的父母就开始挑吉日,准备为“孺巴惹”和“惹妹惹”举行彝族“腊罗巴”婚姻里的最后一关,即娶亲、接亲讨媳妇了。

接亲讨媳妇和“杀鸡吃”定亲形式上差不多,只是这次两家都要摆酒席,请客,为了喜庆,要贴喜联、挂红灯笼,搭青棚,不仅这样还要请唢呐手等鼓吹班子吹调子。搭青棚,要用新鲜的松枝在门口或院内搭棚子,棚子经过精心妆扮,棚内棚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把整个院子打扮成象宫庭一样,以示将高贵女人嫁入宫庭。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象征吉祥,主要供唢呐手、鼓吹班子吹调子,供客人闲坐、 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说到松枝、松毛又必须岔一岔侃侃,用松枝搭棚,用松毛铺地这是彝族“腊罗巴”的风俗,“腊罗巴”逢年过节、迎宾待客、喜事忧事,都少不了松枝、松毛。据说,彝族“腊罗巴”喜用松枝、松毛起源于先秦时期,那时部落与部落之间连年发生战争,在一次战争中彝族“腊罗巴”部落战败后,“腊罗巴”英雄罗巴指松树为誓:“此树为例,风吹不倒,雪压不垮,不屈不挠,四季长青”,以此激励族人保护部落、抵御外侵。从此松树与彝族“腊罗巴”的生产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彝族“腊罗巴”的本主崇拜,保护神,吉祥的象征。彝族“腊罗巴”起房盖屋必须用松木,不用其他任何杂木;彝族“腊罗巴”过年要在院中栽松树“天地树”,祭拜神要砍“三个叉”的松枝放插祭拜,祈求平安;“火把节”的火把,必须用肥松树做成,家家户户点火把、撒松香、驱害避邪,祈福平安。用松毛铺地摆宴席,即“松毛席”,表示有贵客来,主人在客人进门时撒松毛铺路迎客,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表达客人、主人吉祥平安的意愿。现在,在清明节祭祀扫墓,彝族“腊罗巴”还会在坟头撒青松,在坟前撒“松毛席”祭祀,用餐。

说罢搭青棚的来历,我们又折回继续说说接亲讨媳妇。话分两头,先说说“孺巴惹”家吧!我们在本文开头就提到彝族“腊罗巴”认为,无论一个人年纪多大,只要他没有“玛女孜”(讨媳妇结婚)就是一个“阿尼惹”,那现在“孺巴惹”就要讨媳妇结婚了,先让他成人吧!在出门迎亲之前,去接亲讨媳妇的头天晚上,“孺巴惹”的成人“挂红”仪式开始了,“挂红”由先生阿毕或村内有威望的人主持,在青棚内摆放一张八仙桌,桌上摆设香案、“喜神”和糖果,“孺巴惹”行大礼祭拜祖先后,主持人便高声贺上吉词:“小伙成人需挂红,成家立业在理中,不负期望掌门庭,家昌人旺如彩虹!”。彝族“腊罗巴”挂红是用一块长六尺的红布折成约三寸宽的条状,从新郎的左肩挂到右腋下打个结,然后又从右肩挂到左腋下,胸前胸后呈交叉状,交叉处挂一朵大红花。“孺巴惹”的母舅和叔伯依次给“孺巴惹”挂红。每挂一道红,长者都要即兴发挥唱贺一个“吉利”,如:“一顶冬帽色色起,成人挂红古人兴;古人兴下十六礼,先拜圣贤后拜人;二十四拜朝天子,三十六拜敬君王。”“小小挂红六尺长,六尺挂红贺新郎,一贺新郎买马骑,二贺新郎制田妆,三贺新郎金花是一对,四贺新郎银花是一双,五贺新郎登科早,六贺新郎志向长……”。挂红后表示“孺巴惹”从此成人,开始兴家立业,执掌门庭,并如所披挂的红彩一样,一生红红火火。唢呐手、鼓吹班子也要合着吉利声,不失时机的吹奏《挂红调》,《挂红调》节奏阳刚、洪武有力,振奋人心,听了让人热血翻腾。

挂红的那一天,双方家请来的唢呐手、鼓吹班子(据年长的唢呐师傅讲,解放前唢呐师傅的地位十分低下,吃饭时唢呐手、鼓吹班子单独设席在牛圈门前,而且不能享受全席,这一习俗有的彝族“腊罗巴”地区甚至沿袭到80年代。)要开始了,开始吹的是“压棚调”又称开棚调、开喜调,顾名思义有震震棚子,“开场白”、开喜气的意思。办正客的头天晚上,即相帮天,唢呐手、鼓吹班子一到场,负责办客的“总理”(负责指挥的人)就在正房门的屋檐下摆设“课”堂,两张方正“八星”桌上,摆升斗、压喜钱、上油灯、供糖果,请有辈份、有资历、负责任的老人团团围坐,摆香烟,斟上包谷酒。唢呐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为双簧乐器。其基本构造是在一椎形木管上开八个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铜管,铜管末梢直径约二十毫米,离末端三厘米处镶嵌一薄圆盘,尾装一芦苇(当地称芦车草)制的哨子。木管下端连接一铜制喇叭,起到扩音作用。唢呐手、鼓吹班子除唢呐外还有配有铜制圆形拉伸近两米、筒口直径50厘米的大筒和筒口直径30厘米左右的长号,以及海螺、铜片拨镲等。

与鸣炮声同步,压棚的鼓吹班子先吹大筒,后吹长号,声音高亢雄浑,震天动地,再吹唢呐。压棚调一吹三排九调,多用中等音节,慢板中速,坚定有力,示意婚礼由此开始。在场亲朋好友尽情说笑,笑声清脆,曲调柔和,情真意切,营造出暖融融的喜庆气氛,常常至深夜才曲终人散。有地方相帮天吃宵夜的时间还吹大喜调,为压棚调的延续。

在听压棚调的同时,“孺巴惹”家要准备好“过礼”,过礼,即送聘礼。聘礼有钱也有物,由双方商定,但无论钱数多少,尾数必须是六,以求有福有禄,嫁娶的那天,“惹妹惹”家的早饭要由“孺巴惹”家去负责,这和“杀鸡吃”定亲一样,席面上至少要摆八个菜(俗称“八大碗”),多可摆十至十二个菜,其中“惹妹惹”家要加一两个菜,这样唢呐手、鼓吹班子才能吹“十大碗”,十大碗亦称排席调,吹于正客第二天早餐“拉排席”上菜之时。农村的“八大碗”是一般化的、常规的宴席,它不够格吹排席调,只有十碗以上并且大菜(肉席)占多数的宴席才有资格吹排席调,故称“十大碗”。拉排席,就是所有桌面客人全部坐齐,然后一道菜、一道菜地用“托盘”托上桌面,“齐梭梭”地一起动筷。这时就吹十大碗,每上一道菜得吹一个调子,有十碗就吹十个调子,有十六碗就得吹十六个调子。吹十大碗也由敲锣手指挥,上一道菜敲一下锣,听见锣声就吹调子,上最后一道菜时,敲锣手连敲四下,十大碗调子告吹结束。“孺巴惹”家要把所需要的米、肉、酒等在提前一天派人送到“惹妹惹”家,还有“奶钱”、“针线钱”、“嫁妆钱”等。彝族“腊罗巴”说:“罗罗接亲须送礼,此事亦是古来兴,罗罗口头常言道,人无彩礼身不贵,某某姑娘新贵人,送上彩礼理应当。……全按你们规矩办,既不增添也不减。”当然,“孺巴惹”家“过礼”的东西要按商定的数目,若少了或还需要增加,“孺巴惹”家必须连夜送去。否则,会引起不快。

“孺巴惹”家送完“过礼”,就要组织好去“惹妹惹”家接亲的队伍,队伍由“孺巴惹”叔伯、哥姐成对领头,加上伴郎、旗手、敲锣手、鼓吹手、鞍马手、扛箱手等年轻男女,要组成双数字,已图吉利,也有组成单数,表示“去单来双”。“孺巴惹”家还要准备好一匹“惹妹惹”骑的马,马要打扮得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吃过早点,唢呐手、鼓吹班子吹起接亲调,也称出门调上路了。接亲调或出门调一般吹于迎亲、接亲队伍将要出门和正在出门之时,三声锣声响,鼓吹手便吹开接亲调,这既是交代接亲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宽慰,接亲调清脆高扬,节拍欢快,活泼轻松,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旗手飘起五颜六色的彩旗,随风飘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迎亲、接亲队伍出门开始,直到把媳妇讨到家,一路上过山就吹“过山调”、遇河就吹“过河调”,又名蜜蜂过江,四调现在一般只吹奏“过山调”,迎亲路上吹六调,又称小过山。队伍前面赶着骡马,抬着各种颜色的旗子,接亲的人个个穿着新衣服,打扮得很漂亮,而且要求接亲的每一个人都要拿一样东西,以表示接亲带来的东西很多,显示“孺巴惹”家的大方。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向“惹妹惹”家进发。

迎亲、接亲队伍快要进村时,队伍要做停顿,“孺巴惹”家的唢呐手、鼓吹班子要对着“惹妹惹”家大声吹吹起接亲调,还要放大炮、鞭炮,目的是告诉“惹妹惹”家,接亲队伍来了。一会儿,到“惹妹惹”家门前,唢呐手、鼓吹班子要吹候亲调,候亲调顾名思义,主要吹于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门口,还未得进门等候之时。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门口,但若女方还正在酬客,就暂不得入门,必须稍稍等候,这时就要吹候亲调。候亲调有三种节奏,开始吹慢速,稍后吹中速,等候长了就吹快速。其目的是表示接亲人的一种忧闲到急切的心理。队伍要在“惹妹惹”家门前等候,领头的“孺巴惹”的叔伯、哥姐要先主动带“孺巴惹”去“惹妹惹”家交涉,说明情况,“孺巴惹”、叔伯、哥哥要殷勤的敬酒、发烟,表示“孺巴惹”家的真诚,请求“惹妹惹”家让接亲队伍进门。经主人同意,女方的办客“总理”安排女方唢呐手、鼓吹班子吹“进门调”,男方的唢呐手、鼓吹班子同时吹“进门调”,迎亲队伍才能进人。“进门调”节奏委婉、婉转动听,表现出主客双方互相谦让、互相问好等,主人表示欢迎,客人表示打扰、不好意思。

“惹妹惹”家的亲朋好友就不一定像“进门调”那样了,接亲迎亲的队伍一进院门,即会遭到女方事前埋伏下的一伙顽皮青年的袭击,他们突然向来者脸上涂抹锅烟子,这个锅烟子里面会有香油、猪油,涂在身上,很难洗干净,而迎亲的人们不能还击只能躲闪。一场善意的涂抹仗既带来舒心的欢悦,又增进了双方青年男女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否应该算是彝族“腊罗巴”的“摸你黑”,我去过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和发祥地,世界著名的崖画之乡、歌舞之乡——云南临沧沧源县,在沧源翁丁我感受过佤族的“摸你黑”,据说佤族的“摸你黑”是阿佤人为了得到生命的永恒,寻找着神奇的不死草,将其药草磨成粉,拌成药泥,并在特定的日子里互相把药泥涂抹在对方身上表示祝福,希望被药泥涂抹的人百病不侵、健康长寿。现在“摸你黑”狂欢活动中使用的“摸料”,其实是一种由天然植物特制的黄色化妆品,据说还有防晒、美容、护肤的功效,最有趣的说法是,这配料里还有巧克力的成分,脸上被摸黑了,权当是做了一个香喷喷的面膜。传说中佤族“摸你黑”,是早在远古时代,当人类还不会纺线、只知用兽皮遮羞取暖时,笨重的兽皮有时会变成累赘,甚至阻碍人类逃脱猛兽的袭击和追杀,于是人类不得不赤身裸体,但阳光的辐射和蚊虫的叮咬又让他们无法忍受。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看到水牛在泥土里打滚,居然有防晒、防叮咬之效,于是也学着水牛在身上涂满泥土,再在树叶堆里一滚,身上便沾满了叶子,轻易就制成了一身“保护衣”。久而久之,泥土能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被人们发现,于是成了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品”。“摸你黑”活动的灵感正是由此而来。佤族以黑为美,在摸你黑的狂欢中,摸得越黑越漂亮,得到的祝福也越多。佤族人认为,药泥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我没有查找到彝族“腊罗巴”涂抹锅烟子和佤族“摸你黑”之间的关联,但我相信两者一定是“异曲同工之妙!”。

彝族“腊罗巴”的“摸你黑”结束,接亲迎亲队伍应邀人座后,烟茶糖果依次送到座前。双方唢呐手、鼓吹班子开始吹“闲调”,“闲调”吹于休闲之时,除正式的礼仪外,双方亲戚们难得一见面,忙于互相打招呼,三三两两地拉家常。远道而来的亲戚此时己经陆续赶到,入坐以后先得喝茶解辛苦。这时,鼓吹班子就要间歇性地、断断续续地、随机应变地吹几个闲调。闲调清新润耳,快慢有度,让人听了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也可吹“看茶调”(又名梁祝)共三调。接下来,女方司茶者上彝族“腊罗巴”的“三道茶”,也许你听说过白族的“三道茶”, 一道是“清苦茶”、 二道是“甜茶”、三道是“回味茶”,用三毛的话说:“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而彝族“腊罗巴”的“三道茶”是:一道生姜茶、二道百抖茶(又名小罐茶)、三道糖茶。第一道生姜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切生姜片,把茶和生姜放在一起,用沸水泡开。喝了生姜茶,在浓浓的辣味中,祝愿一对新人“火辣辣的日子,火红红的过!”同时,从医学角度说,接亲迎亲的队伍走了很长的路,比较辛苦,一下子歇下来容易中暑、着凉、感冒,而姜茶是传统的保健饮品,对水土不服、降温、祛寒、健胃、活血等有较好的功效,因此,首先要喝一杯浓浓的生姜茶。二道百抖茶,女方司茶者将小茶罐放在火塘里预热至一定火候,放入茶叶并有节奏地快速抖动,让它翻腾,茶叶烤呈至微黄色,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时,即冲少量沸水入罐,罐内“曲”声不断,反复冲入沸水三、五次,茶汤不溢出罐口为限,“百抖茶”制作成功。百抖茶的制作在不紧不慢,不离火苗的“抖”,因需多次抖动,才得名。关于百抖茶,追溯百其历史,有人说宋代就有,有人说是徐霞客在风庆县发现并诗赞:“滋味美似花上露,清凉净如石中泉”等等。其实用小罐煨茶,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进行,应该为我国的一种民俗,并非那个民族、那里的专利。小罐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因此彝族“腊罗巴”的二道茶告诉一对新人“要有火辣辣的生活,要先学会吃苦”。当然,百抖小罐苦茶的医学价值,各位看官均有知晓,不在赘言。这里主要引用《昌宁县志》中关于对百抖小罐苦茶的“牛郎织女”版爱情神话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境内珠街彝寨有两弟兄,父母双亡后,常年以上山种地为生。一天正午时分,烈日似火,二人口渴难忍,全身疲乏,一时又找不到水喝。小憩时,哥俩顺手摘了几片嫩绿的树叶在口中咀嚼,用它苦涩的汁湿润嗓子。只觉得口中清爽,疲乏顿消。于是,弟兄两人摘了好多叶子回家煮了吃。煮沸间袅袅升腾的蒸气里立着两位美丽动人的姑娘,珠光宝气,秀丽苗条。两兄弟从未见过这般美貌女子,顿时心慌意乱,只顾张着嘴呆看。姑娘笑盈盈道:“两位公子不必害怕,我姐妹乃是天上茶仙。因天堂寂寞,特来人间一游。今与两君相识,深感荣幸。”于是与兄弟二人相叙良久,然后施礼告别。弟兄俩十分依恋,欲留不敢,欲舍不能。茶仙姐妹相对顾盼,徘徊不前。但人仙异路,终归双双携手飘然而去。彝家兄弟抬头张望,隐约听见空中传来茶仙的声音:“二位公子日后若念及我们,可摘些苦树叶以罐烘煮,即能在热气中相见!”兄弟俩非常高兴,又采回了许多嫩叶,回家用土陶小罐烘煮,袅袅蒸气中果见茶仙重现。

这一奇遇传出以后,全寨乡亲倍感欣喜。小伙子们更是争先恐后,纷纷上山采摘嫩叶回家烤煮,欲睹茶仙天姿。但不知为什么,从这以后,始终未见茶仙出现,包括那兄弟俩人也未再见过。但彝族人民经茶仙指点,从此懂得了以这种嫩叶作饮料,可消渴、解乏。为怀念二位茶仙,特将这嫩叶改称“茶叶”,并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后来彝家喝茶就喜欢用土陶小罐烘烤、煨煮,且一人一罐。即使来了客人,也是给他一只茶罐,一个茶杯,一撮干茶,任其自煮自饮。

第三道糖茶,女方司茶者将小罐茶烤煮好,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祝福一对新人“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当然也不得不提提糖茶的作用,医学上认为糖茶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对于干咳、咽痛等有一定疗效。对走了长路的接亲迎亲的队伍来说,喝杯糖茶轻送一下。

喝过“三道茶”,接亲领头人、叔伯或舅舅就要领着“孺巴惹”向“惹妹惹”家父母哥嫂作揖磕头,要求祭拜天地祖宗牌位。如果定亲时没有认过亲的话,先举行认亲礼仪,向“惹妹惹”家亲戚认亲。在祭拜天地祖宗牌位时,“惹妹惹”家父母要拿出一套新衣服、一顶新帽子,“惹妹惹”拿出一双千层底布鞋给“孺巴惹”,“孺巴惹”要换好衣服鞋帽,表示自己的日子重新开始。此时唢呐手、鼓吹班子要吹“参祖调”。祭拜天地祖宗牌位后,开始吃早饭。吃饭时让人感动而担心的时刻到来了,彝族“腊罗巴”说:“一进罗罗门,三碗打不脱”,在婚宴上更是如此,陪伴在客人身后相帮的姑娘伙子们会一次次为你添满酒杯,还有眼尖的姑娘会为你盛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夹来一筷美味的菜肴……然后在你碗中饭菜未吃完时,她们又以变戏法式的招数迅速给你扣上了一碗如“小山”似的米饭,一坨坨染成红色的“红曲”(肥肉)会不声不响到你碗中,直到你酒足饭饱“告饶”时,她们才喜滋滋地停下“劝饭”活动。当然,送亲的队伍到男方家,待遇也是一样。大杯酒、大碗肉,表达了主人家豁达、好客、大方。当然请来的唢呐手、鼓吹班子也并没有休息,根据气氛,吹起了“摆碗调”、“上菜调”和“开饭调”。同时,在喝茶、吃饭的时候,接亲的人还有藏杯子和饭碗的习俗。过去,接亲的人娶回新娘后,根据偷到的杯子和饭碗到男方家领赏,按偷得的数量,每杯碗奖赏一大坨猪肉,偷碗者皆大欢喜。原来彝族“腊罗巴”称这偷来的碗为“衣禄碗”,偷得越多越好,表示新郎新娘今后生活富足,兴旺美好。因此,过去女方待客用的杯子和饭碗,在接亲队伍走后会莫名其妙的失踪、减少,不过女方家也不生气,毕竟女儿多几个“衣禄碗”哪不是更好吗?

酒足饭饱“劝饭”、“偷碗”结束后,“惹妹惹”家就开始举行嫁妆装箱柜、发箱柜仪式。彝族“腊罗巴” 嫁妆俗称“打发”,嫁妆“装箱柜”、“发箱柜”主要是由“惹妹惹”舅舅或哥哥具体操作,装箱柜时,要念念有词、讲吉利,主要内容是嘱咐姑娘到新家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夫妻团结和睦等。要拿钱压箱子底的四角,破十二丝松树明子,每个箱角放三丝,中间放一盒火柴,再放上“五宝”,即五谷、茶叶、盐巴,还放上一包土,所放的东西都是用红纸或红布包成四方块装好,装箱柜结束。目前,“惹妹惹”的嫁妆还摆在闺房和正房内,装箱柜结束后,“惹妹惹”家不着急,女方唢呐手、鼓吹班子根据气氛也吹起了“闲调”。怎么啦,还要走很长的路,怎么不把嫁妆痛快的搬出来?原来,彝族“腊罗巴”不把嫁妆痛快的搬出来,是为了向“孺巴惹”家示威,表示:不是我要把女儿强嫁给你,是你家要我家女儿,以后对她要好一点,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这时,“孺巴惹”的叔伯、哥哥以及媒人等要领着“孺巴惹”,依辈分先后到女方长者前逐一求情、道谢、发烟、敬酒,请求讨走新娘。此过程一般很长,目的在于看看“孺巴惹”的态度,磨炼“孺巴惹”的耐性,顺便教育教育他,这个媳妇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要赶路,一会儿,“惹妹惹”家就借一个台阶,安排人员发箱柜。

发箱柜,即摆嫁妆。由“惹妹惹”母亲、舅妈等至亲女性长辈的主持下,将嫁妆搬到院中心整齐有序地摆放好,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一般有:三门衣橱、洗衣机、电视机、沙发床、缝纫机、梳妆台、电视信号接收器,还有成双的:棉被、枕头(配枕巾)、铁制洗脸架、插花瓶、配有银饰物的小囊背、大裹背、服饰、头饰、小圆凳、四方桌、沙发、毛毯、草莲子、席子、火盆(配铁架)、抛光铝壶、绣花鞋,以及布鞋若干双,脸盆、洗漱品1套。还有一些价值不等的银饰物。嫁妆一般有男方送来的、父母哥嫂准备的和本家户族赠送的,摆在院场,越多表明女方大方,有实力,同时也让周围的人进行比较,若周围的人表示比哪一次某人嫁姑娘多,“惹妹惹”家脸上很有光。嫁妆摆完后,接亲讨媳妇的队伍要抓紧时间将箱柜扎捆在骡马驮子上,驮不完的或不能驮的由“孺巴惹”的表兄弟、朋友负责抬或背。把嫁妆全部安排到人。女家送亲人都做好了送亲的准备,一般送亲队伍必须比接亲人数多一倍,表示女方对嫁姑娘的重视。

然而,“惹妹惹”还躲在闺房里,让母亲或姨妈为她盘发,姑娘出嫁前要学会盘发。彝族“腊罗巴”俗话说:“小姑娘的头发随便”,做姑娘时头发是梳成辫子的,当了媳妇就得把头发很规矩地盘起来。这一天,母女俩一边盘发一边叮嘱。母女诉说离别之情,自然禁不住涌动的泪水。通常以歌代言,唱得十分动听,揪心感人。这就是彝族“腊罗巴”的“哭嫁”。 哭嫁歌的内容众多,有“女哭娘”、“娘哭女”、“哭祖宗”、“妹哭嫂”、“嫂哭妹”、“哭哥哥”、“哭弟弟”、“哭花”、“哭席”、“哭撤筷子”、“哭苦情”、“哭穿露水鞋”、“哭打伞”、“哭出门”、“哭上轿”等等,主要突出“哭唱”二字。哭声中藏着喜悦,欢乐里伴着忧伤,实在是悲喜交加。双方唢呐手、鼓吹班子吹起了“隔娘调”,“隔娘调”一般就在嫁女出门伤感之时吹,它是所有喜调中比较体现伤心的一调。“孺巴惹”的接亲队伍向“惹妹惹”所有亲戚作揖,一切“礼”毕,负责抬或背的已经安排,箱柜扎捆,鞍骡马可以出发,迎亲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己全部就位,只等“惹妹惹”骑鞍上马。此时此刻,“惹妹惹”紧抱亲娘,久久不愿出门。这时,鼓吹手在大门口吹隔娘调,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句、短一句,快一阵慢一阵,时而尖腔尖调,时而有气无力,点点象母女俩的哭声。

清代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惹妹惹”在女伴陪同下,边哭边唱,哭嫁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惹妹惹”哭唱可以任意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

“惹妹惹”想到被娇惯的少女时代,想到将来的命运,禁不住哭诉哭唱《哭父母》:

我在父母家的时候

眼睛涩尼时候靠阿妈尼肩膀

肚子饿尼时候吃阿妈做尼饭

天冷尼时候穿阿妈做尼衣服

不先下塘挑水去

不先上山砍柴去

栽菜尼时候不拿锄头

这些都是阿妈帮忙尼

 

嫁去丈夫家

叫我砍柴嘛爬大山

叫我挑水嘛到水井

叫我栽菜嘛拿锄头

栽菜栽得菜叶黄

丈夫家就要说闲话,

挑水挑得黄浑水

丈夫家就要闲话多!

……

《哭父母》后,“惹妹惹”想到年迈的父母要交给哥嫂照顾,自己只是在农闲、节日的时候才能回来,想起哥嫂对自己的照顾、关心和爱护,一股心酸之情、托付之意通过《哭哥嫂》唱了出来:

我尼大哥嘛

你三岁尼时候嘛就背我玩

我要攀枝花嘛你摘给

我要蛐蛐嘛你按给

今天阿妹要出嫁了

想你嘛想得一辈子

 

我尼大哥嘛

你三岁尼时候嘛就背我玩

我们上山砍柴你挑给

我们下田挖地你挖给

今天阿妹要出嫁了

想你嘛想得一辈子

 

我尼大嫂嘛

你十八九岁到我家

绣花鞋垫嘛你缝给

千层布鞋嘛你纳给

今天阿妹要出嫁了

想你嘛想得一辈子

 

我尼大嫂嘛

你十八九岁到我家

对面山歌嘛你教我

今日尼哭嫁也是你教

今天阿妹要出嫁了

想你嘛想得一辈子

 

我尼大哥大嫂嘛

阿爹阿妈七老八十喽

阿爹阿妈嘛你们照顾着

今天阿妹要出嫁了

感激你们嘛一辈子

《哭哥嫂》外,还有《哭姥婆》、《哭婶娘》、《哭叔伯》等,这里在说说《哭媒人》吧!

葫芦嘛伸藤开白花

你这个“背时”尼媒人想糖果

葫芦开花嘛接果果

你这个“背时”尼媒人想礼钱

“背时”尼媒人是那个

你吃了这头吃那头

你把陡路踩平路

你把平地踩成坑

当然,最出名的哭嫁歌要数苏国红先生根据彝族“腊罗巴”的情况收集改编整理的《哭妹郎》了,这首歌曾在2001年“永昌歌会”中大斩头角,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深受“音乐大看台”主持人刘璐好评。这里为各位看官摘录,以斟读者。

1:葫芦牵藤开白花尼三月咯哟

爹妈尼养我么咿呀

小独女么咯哟

大村大寨你不给么哎三月咯哟

一给就给到么咿呀

独家村么咯哟

 

手作枕头睡一觉么哎三月咯哟

罗嗦的婆婆么咿呀

就叫起么咯哟

头叫一声大姐姐么哎三月咯哟

二叫一声么咿呀

烂母狗么咯哟

 

阿妹不听二气话哟

鹞子翻身就爬起

右手理着围腰带

左手拉开两扇门

理起哟扁担去挑水

天上小星照着我

全家老小洗完咯么

黑心乌龟还不洗

一定想着打给他

二是想着不耐烦

横不说来直不说么哎三月咯哟

理起么扁担么咿呀

就打起么咯哟

理起索子哟

调死去咯哟

细细尼想瞧哟

划不着划不着

 

大嫂听见妹回来么哎三月咯哟

闪开的大门么咿呀

咂关起么咯哟

二嫂听见妹回来么哎三月咯哟

猪食尼瓢瓢咿呀

丢出来么咯哟

猪食尼瓢瓢丢出来么咯哟

 

大哥听见妹回来尼哎三月咯哟

胖猪杀倒么咿呀

看出来么咯哟

二哥听见妹回来尼哎三月咯哟

杀鸡摆酒么咿呀

招待我么咯哟

 

爹妈尼在着么山成路尼哎三月咯哟

爹妈尼不在么咿呀

路成山么咯哟

爹妈在着哟

山成路尼哟

爹妈尼不在哟

路成山哎路成山

 

2:豹子老虎作邻居尼三月咯哟

喜鹊尼老鸹么咿呀

作叫鸡么咯哟

舂碓舂到一半夜么哎三月咯哟

拉磨尼拉倒么咿呀

夜五更么咯哟

 

手作枕头睡一觉么哎三月咯哟

罗嗦的婆婆么咿呀

就叫起么咯哟

头叫一声大姐姐么哎三月咯哟

二叫一声么咿呀

烂母狗么咯哟

 

里锅挑得馒头样哟

外锅挑得溜溜尖

里锅烧火外锅热

中间一锅洗脸水

金盆哟端起打给公

银盆打水打给婆

全家老小洗完咯么

黑心乌龟还不洗

一定想着打给他

二是想着不耐烦

横不说来直不说么哎三月咯哟

理起么扁担么咿呀

就打起么咯哟

拿起针线哟

回娘家咯哟

娘家尼路上哟

上青苔上青苔

 

大嫂听见妹回来么哎三月咯哟

闪开的大门么咿呀

咂关起么咯哟

三嫂听见妹回来么哎三月咯哟

愁眉尼恶眼咿呀

跑出来么咯哟

愁眉恶眼跑出来么咯哟

 

大哥听见妹回来尼哎三月咯哟

胖猪杀倒么咿呀

看出来么咯哟

三哥听见妹回来尼哎三月咯哟

花花被子么咿呀

抬出来么咯哟

 

爹妈尼在着么山成路尼哎三月咯哟

爹妈尼不在么咿呀

路成山么咯哟

爹妈在着哟

山成路尼哟

爹妈尼不在哟

路成山哎路成山

在女儿哭唱的同时,母亲一边为女儿梳头、盘头,一边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唱到:

阿妈尼小白(女儿)

今天你嘛要出嫁喽

明天要做别家尼人

阿爹阿妈嘛舍不得

 

阿妈尼小白

今天你嘛要出嫁喽

到了人家嘛你要听人家尼话

砍柴嘛你要磨快刀

挑水嘛你要手甩起

栽菜嘛你要多浇水

 

阿妈尼小白

今天你嘛要出嫁喽

到了人家嘛你要听人家尼话

好好做人嘛孝敬公婆

一定要注意多跟哥嫂学

 

阿妈尼小白

今天你嘛要出嫁喽

到了人家嘛你要听人家尼话

好好照顾丈夫

要栓好丈夫尼心

 

阿妈尼小白

今天你嘛要出嫁喽

到了人家嘛你要听人家尼话

实实在在尼做一家

和和睦睦尼过一生

究其彝族“腊罗巴”的“哭嫁”原由,有人认为彝族“腊罗巴”过去实行早婚,很多“惹妹惹”未成年就要远嫁他乡,娘是女儿的“护身符”,女儿是娘的心肝宝贝,其翅膀还没有长硬,就要从母亲的身边分离开来,做娘、做女儿的怎忍心头肉离开呢!但是,当时她们这些受旧社会礼教制约,习俗习规束缚的弱者,最大的慰籍只有含泪为女儿梳理最后一次头发,含泪为娘唱首哭嫁歌,以表示母女别离难舍之情。如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俗规定的“哭嫁”仪式。“哭嫁”是彝族“腊罗巴”传统的婚俗习惯,过去“惹妹惹”十一、二岁开绐学习哭嫁,会不会哭嫁成了人们权衡“惹妹惹”聪不聪明的标准之一,而且要求得哭出眼泪来,眼泪水越多就越吉利。同时,通过“哭嫁”向男方示威,表示“惹妹惹”家团结、情义深,如果你对他不好,就别怪娘家不客气!当然“哭媒人”哭得很难听,但这是一种反比的手法,“你把陡路踩平路,你把平地踩成坑!”,通过歌声,表达了对媒人辛苦的感谢,不然为什么在“完婚”之后还要记着一定要去“谢媒”呢?同时,“哭嫁”也表现了彝族“腊罗巴”的一种“先痛苦后甜蜜”的生活态度。

“惹妹惹”的父亲一般是偏男方的,而且看着院场里的人们已被“哭嫁”的气氛染红了眼睛,性急的父亲会大声的呵斥“快出来喽,太阳都要落山了!”,父亲的呵斥后,“惹妹惹” 被送亲的人从闺房里领了出来交给“孺巴惹”, “孺巴惹”和“惹妹惹”要再到祖宗牌位前拜别祖宗、拜别父母,告别亲友后才出门。“惹妹惹”家送亲人中主要是哥哥嫂嫂领头,母亲也去,父亲不参加送亲。男方唢呐手、鼓吹班子及时吹起“出门调”,节奏急促,表现出要人赶快上路,以防摸黑路。“惹妹惹”不能徒步出门,需由自己的亲哥哥或亲表哥背出门,把“惹妹惹”扶上马,“惹妹惹”身着新衣,一般是彝族大面襟服装,脚穿绣花鞋,一般绣上花朵或鸳鸯,表示喜庆吉祥;胸前挂一面圆镜子,打一把红伞或花伞,表示避邪,镜子用作避邪,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说过:“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避邪魅忤恶,…….”。一路上,接亲彩旗手,唢呐手、鼓吹班子走在最前面,敲着锣、吹着喜调,接亲队伍的后边是新郎新娘,长长的送亲队伍就紧跟在后面。唢呐手、鼓吹班子和来接亲的时候一样,过山就吹过山调,过江就吹过江调,过村就吹过村调,但过村不许吹大筒,以尊重人间庶民,过深山老林和过江时必须先吹大筒再吹唢呐,来驱赶那些“牛鬼蛇神”。过山调稳重沉长,多用中音慢速,边走路边吹调子,接亲队伍和送亲队伍在唢呐声中沿着来时的路线返回。

接送亲的队伍到新郎家大门口时,根据当日喜神方位,以“甲己东北,丙辛西南,戊癸东南,乙庚西北,丁壬正南。”为依据,喜宅门前己摆好了拜喜神的香案(一张条桌上放着一个升斗,升斗中盛满米,上插着红腊烛、木炭、一个盐帽、一盒红糖和一杆秤,每样皆用红纸条封裹,一叠尾数为六的钱,表吉利给喜神先生)还有一托盘茶、酒、菜饭,一个小香炉中插着点燃的三柱香,有的还摆一个猪头,猪尾巴,猪鼻子上还插上葱(聪明),有的摆煮熟的整鸡。喜神牌上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满空真宰神位”。两边还写有“东王圣公, 西王圣母”或“金花小哥,银花小姐”之类的联句。所摆的粮食喻新郎新娘生活美满吉祥如意,一辈子吃穿不愁,杆枰喻将来说话做事要公平合理,有分量。另外香案后还有一盆正熊熊燃烧的火盆。唢呐手、鼓吹班子吹“下马调”新娘被扶下马,三声炮响过,喜神先生开始 “退喜神”,也称“退白虎”。口中念到:“东方一朵红云起,西方一朵紫云来,两朵红云两相会,迎接一对新郎新女下马来!玉京山,东王公。西王母,红鸾天喜,合和二圣,岳老仙翁之神位,值年太岁至德尊神,五方车辆白虎之神。一条青龙点东方,新郎进门大吉昌。一男一女金生定,五鬼八魅退四方,恭维真香,虔诚奉请,天黄地黄人道黄,喜神君是日,红鸾天喜,合和二圣,岳老仙翁之神位,今居……”

此时,新郎新娘跪在香案前,进行一、二、三鞠躬,三、六、九叩首。叩首完毕,先生接着说:“新仕新男……,人登科之日,新女……。问君来路,天狗白虎退出去,红鸾天喜迎进来。”

“前有青松垫路,后有云雾遮身”。先生喷一口净水,边撒米边说:“五谷撒东方,保佑夫妻家道新;五谷撒南方,夫妻和合百世昌;五谷撒西方,一男一女后代新;五谷撒北方,贵子连科做候白;五谷撒中央,中央中央皆鱼水。五方来马归五方,愿留五福在中央。一撒东方甲乙木,优生优育多幸福。二撒南方丙丁火,先开花来后结果。三撒西方庚辛金,先是楼台后是金。四撒北方壬葵水,养得儿子中状元。五撒中央戊巳土,夫妇寿年入彭祖。六撒六畜兴旺,七撒七子团圆,八撒福禄寿喜,九撒大团圆”。并撒硬币、水果糖等东西,表示给接、送亲人避邪道喜,有孩子的人家还特意去捡硬币,把它缝在孩子的帽子里,据说可以避邪。拜过喜神,焚烧钱纸,跨过火盆,在唢呐鞭炮的催促下涌进家院,先生边走边说:“一步一花开, 二步进门来,三步堂前立,四步掌家财。”说完,才送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唢呐手、鼓吹班子也抓准时机吹起“退喜神调”、“进门调”, “退喜神调”是表示由于长途跋涉,彝族“腊罗巴”认为有些调皮的鬼神随之而来“凑热闹”,“退喜神调”一吹就全都跑光。“进门调”吹于讨媳妇到家的进门之时,讨媳妇到了家门口,一般都己到临近黄昏的时刻,进门调清脆流利,短而精悍,给人皆大欢喜的感觉。一对新人双双到家堂牌,跪拜祖先、跪拜长者,长者要给他们讲吉利话,然后双方要抢入新房。彝族“腊罗巴”认为谁先进入新房,谁先坐在枕头上面,表示今后谁在家里说了算,就是掌家人。彝族“腊罗巴”很重视谁先进门,这时陪郎和陪娘就要发挥作用,要拉住对方的人,让自己人先进门。当然有的地方,女方家引接亲队伍时也同样进行“退喜神”的活动。

其他送亲的人员坐在“孺巴惹”家院场长桌两边,桌上摆有糖果等,送亲的哥哥或者弟弟则坐在长桌的头间,表示哥弟是送亲队伍中最大的,和接亲一样送亲队伍也要共同喝“三道茶”,吃晚饭的时候也少不了“劝饭”的活动。

晚饭后,送亲的人,除至亲外,已全部安排在邻居家住宿,这时院场上烧起大火,男女成双成队开始“厄开”(“打歌”,下同),“孺巴惹”和“惹妹惹”即新郎新娘,要逐一给亲人们打洗脚水。新郎的哥哥、姐姐要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酒,糖果和小食品送给亲朋好友们,受邀的亲朋好友齐聚院中,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边唱边舞,通宵达旦。“厄开”活动高潮迭起,欢歌笑语声驱散了初冬夜晚的寒意,让新人度过了祥和喜庆温暖的一晚。“厄开”中你可以听到: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

阿妹你又咋个想

阿哥我也就咋个

我们一起“厄开”来

啊四咋哩咋勒

 

女:咋个想唱咋个唱

咋个唱都唱得成

阿妹声嗓自生着

我们一起“阿开”来

啊四咋哩咋勒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

阿妹你又咋个想

阿哥我也就咋个

蚂蝗叮着鹭鸶脚

生生死死扯不脱

啊四咋哩咋勒

 

女:咋个想唱咋个唱

咋个唱都唱得成

阿妹声嗓自生着

太阳落山来打歌

踏平草地跳平坡

汗水不湿羊皮褂

啊四咋哩咋勒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

阿妹你又咋个想

阿哥我也就咋个

阿哥阿妹莫歇脚

打歌打到太阳出

只见黄灰不见脚

打起了黄灰做得药

啊四咋哩咋勒

 

女:咋个想唱咋个唱

咋个唱都唱得成

阿妹声嗓自生着

想你不得搭你去

爱你不得搭你在

就象小鸡么吃着针穿线

牵肠挂肚挂心肝

啊四咋哩咋勒

…………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

阿妹你又咋个想

阿哥我也就咋个

哥在山坡妹在洼

要想相会路不平

哥变老鹰妹变鹊

飞去天空来相会

啊四咋哩咋勒

 

女:咋个想唱咋个唱

咋个唱都唱得成

阿妹声嗓自生着

老鹞做窝口咬柴

蜜蜂采花在花丛

蜂蜜好吃岩难爬

胆子不大妹不来

啊四咋哩咋勒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

阿妹你又咋个想

阿哥我也就咋个

初来见妹脸皮薄

好比背柴上高坡

心中就像雷打鼓

脸上好比火把燎

啊四咋哩咋勒

 

女:咋个想唱咋个唱

咋个唱都唱得成

阿妹声嗓自生着

哥要缝衣买布来

不学麻雀喳喳叫

缝衣要从衣袖起

爱着要从“厄开”

…………

打歌的同时,同辈的青年男女、陪郎陪娘把新郎新娘关在新房里,开始闹新房,给他们祝酒、贺喜。第二天早上,唢呐手、鼓吹班子开始吹“起床调”,“起床调”吹于正客、散客两天的临晨。办客的活动每个细节都必须精心组织好。由于相帮弟兄们忙禄着未能按时入睡,亲戚们也要互相聊白话误了睡眠,况且正客这天晚上还在通宵地打歌,因此,早晨按时起床就难免有些问题,但办客又不能因此而被耽误,这就使得鼓吹班子吹个起床调,把大伙在睡梦中催醒。起床调起调高,声音脆,快慢有节,能消除相帮们的负累感。

“孺巴惹”和“惹妹惹”就更要起得早,甚至要在“起床调”前,如果睡懒觉,就会被人笑话,认为是懒惰的夫妻。正如《哭妹郎》中所唱,要早早理起扁担去挑水、热水,“惹妹惹”还要抓好表现,把院场扫个干干净净。等长辈们起床时,“惹妹惹”要用新盆、新毛巾、新香皂,一个一个地给长者打洗脸水,并向长辈们祝福。长辈们洗完脸后,每一个人都拿钱放在洗脸盆里,让新媳妇收下。以表示对“惹妹惹”的勤劳表现的肯定,又说:“清早见喜,喜上加喜”。客人全部起床后,“孺巴惹”方的兄弟姐妹们把亲自做好的早点招待给所有的亲友。

吃早点之后,“惹妹惹”要准备一个新盘子,盘子里放一包糖、一杯糖水,再放上箱柜钥匙,双手递给婆婆,改口叫“妈”,请婆婆开嫁妆箱柜门,准备将“认亲”礼物取出向新郎亲朋“认亲”。婆婆在接盘时要先将糖水喝下,然后往盘子里放点零钱给新媳妇,接着开箱开柜,在开箱柜时,还要往箱柜里的四角放一点钱,表示吉利,又表示充喜避邪。开箱柜结束以后,要进行拜堂,“孺巴惹”和“惹妹惹”要正式向男方祖先拜堂,“孺巴惹”父母要讲吉利,祈求祖先,目的是告诉祖先,“惹妹惹”已经是自己家的人,请祖先保佑一对新人。唢呐手、鼓吹班子要吹“拜堂调”,“拜堂调”吹于娶媳妇一方正客后第二天上午拜堂认亲之时。拜堂调分三类大调,即开堂调、拜堂调和压堂调,开堂和压堂各吹一调三折。拜堂调由敲锣手指挥,每拜一对敲一下锣、吹一小调,一调一折,拜二十双吹二十调,有五十就吹五十。拜堂调欢快动听,润肺润耳,让人只喜不忧。向男方祖先拜堂结束,男方要摆起长桌,桌上摆起糖、茶、酒烟等,请男方的亲朋、户族入坐两边,新媳妇把自己亲手缝制的新布鞋,在婆婆的指点下逐一送给亲戚朋友,每送一个人都要改口叫亲,而亲朋们要拿一点零钱放在盘子里,表示自己对新媳妇的一点心意,说是针线钱。这也和去女方“认亲”一样的规矩,唢呐手、鼓吹班子也按要求吹“认亲调”,认亲调短而清脆,欢快动听,认完亲,调子也要吹完。这时,“孺巴惹”也不能闲下来,要带上糖、烟、酒等礼物,亲自到岳父家接老岳父来家吃团圆饭,让双方亲家共进早餐,共叙亲情。

“认亲”结束,吃完早饭,意味着办客正客已经结束。早饭后唢呐手、鼓吹班子开始吹“送客调”,送客调吹于亲戚逐步告别和送亲准备返回与“亲家”告别之时。第二天午餐之后,来送亲的亲戚们就要回程,这时就吹送客调,祝亲戚们一路平安。送客调张驰有度,快慢有节,既有怕晚的耽心,又含有催促之意,也有再三挽留的诚意,使得亲戚朋友们久久不愿离开。送客调吹完后,双方本家户族陆续离去,彝族“腊罗巴”叫做“散客”,晚饭是谢相帮饭,即酬谢相互帮助的人,每一个参加相帮、执事的人都要有一套礼物表示感谢,礼物主要为糖果等。唢呐手、鼓吹班子最后吹《谢主调》、《谢灶调》、《谢棚调》、《谢亲调》、《谢相帮调》等,相帮、执事的人拆除青棚,婚礼结束。

不过“孺巴惹”和“惹妹惹”并不能休息,一对新人要在当天下午或第二天早上带上礼物回娘家,俗称“回门”。 回门礼俗我国早有之,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彝族“腊罗巴”的“回门”和各地相差无几,只是在返回的时候,母亲要为女儿准备一个提箩,放上针线、肉饭盒,意思是让女儿到婆家有吃有穿。至此,彝族“腊罗巴”的婚姻才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彝族“腊罗巴”还有“寄婚”的方式,按理说,定亲并不等于结婚。但彝族“腊罗巴”认为,定亲就已经被视为结婚。定亲后,姑娘并不到小伙子家,而是要寄住父母家里,待有了孩子以后,才正式举行结婚典礼。一般说来,彝族“腊罗巴”姑娘要到孩子两岁左右才举行结婚典礼。因此有了“背着娃娃谈恋爱”的现象,彝族“腊罗巴”实行“寄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种情况是在定亲以后,如果家里死了老人,这家人的年轻人三年内不能结婚。但如果姑娘大了,就只能是先定亲,三年满后,再举行结婚典礼。其次是姑娘家如果劳动力少,弟兄姊妹还小,需要在家带弟妹、干家务活,通过双方协商,也可以“寄婚”。还有姑娘家父母疼爱女儿,舍不得让其过早地嫁出去,又不能耽误姑娘结婚,这种情况,也可以“寄婚”。生得的孩子由岳父岳母带,到孩子大了,再到男方家去生活。“寄婚”以后,男女还是各生活在各家。姑娘家有事情,小伙子义不容辞地帮忙料理。小伙子家有事,姑娘前去帮忙。一直到办理结婚典礼。“寄婚”原来在彝族“腊罗巴”中有存在,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这种现象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彝族“腊罗巴”也有入赘习俗,即“上门”或“招姑爷”。招姑爷者多为女方无子或虽有儿子但父母年老,儿子尚幼的家庭。无子之家由小女招姑爷。有子而年幼之家,常由长女招姑爷,婚礼在女方家举办,上门入赘的男子多属长子或次子。上门男子必须改用女方的姓,有的三代之后能“还宗”、“归宗”,使用自己原来的姓。彝族“腊罗巴”很少离婚,偶有离婚,离婚者系男子先提出,女子除可得自定婚之日起的全部财产,尚可分得男子的部分家产。若系女子先提出,则只能空手回娘家。彝族“腊罗巴”寡妇再嫁,不受社会谴责,寡妇若在原夫家生活,其再嫁由原夫家和其娘家商议举行。没有子女的年轻寡妇,多回娘家居住,过去,其再嫁之权亦主要操在父兄手中。彝族“腊罗巴”实行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男孩子长大娶妻后,除幼子外,一般与父母分居,自立门户,自耕田地谋生。财产按兄弟的人数加双亲进行分配,有“树大分枝,人大分家”的彝谚。父母一般由幼子赡养,其他子女各自负担多少则因经济条件或道德而异。双亲去世后,父母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归幼子继承,同时得到继承家族的神权(供奉祖先神位的房屋,分家时为幼子所得),在彝族“腊罗巴”的女儿一般只能享受父母陪嫁的嫁妆,不能继承其它财产。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彝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