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用户投稿-->吉木哈学 的个人主页
![]() |
吉木哈学 自我介绍 ꐛꃆꉳꑪ(jjip mu ha xop)隐身过此生,飘流于青云间,山水为伴,以众生为友。瞬间的变化,时空之战永不停歇,人心失重,族血浑浊,相貌变形,族迹改道……为此解决自身为由,寻同行,共享彼此的生命力。 |
自定义分类:火塘文化
“爱”会穿越每个人的“心”,“火”可以点燃每个人的“生命”;招回“恩体古兹”再次来创造“人世”。 图表 1火塘之家 一年一度的彝族年将近尾声之际,火塘学社也以它的方式在在怀念我们的祖先,纪念祖先开土扩疆之艰辛。彝族年按彝族历法来推算,蛇月和马月之间的大年初三(朵所尼)为彝族杀猪祭祖之日。因彝族历法的变迁,人们在选好日子时,日子不统一,造成了彝族年日子最长,但都集中在十一月初至十二月末之间。一般三天祭与自己最亲的先祖,一天祭远来的各路祖先,再附加三天为青年小孩玩耍,一共七天。 图表 2火塘交流 图表 3点燃火塘 图表 4大家烤火 图表 5大家烤火聆听祖先的传说 图表 6川滇黔桂学子共唱“彝人之歌......
2010-12-12 | 网站分类:彝学快讯
自定义分类:火塘文化
巫达教授(博士后)作客于火塘学社 2009年10月9号 晚上七点整,巫达教授作客于火塘学社。巫达:男,彝族,全名为瓦尔巫达,四川甘洛县人。200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和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语言学系从事博士后及访学研究工作。巫达的研究领域包括人类学、族群认同、文化认同、语言人类学、彝族研究,藏族尔苏人研究等。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教授。 今晚,巫达教授以“彝式菜与彝族文化认同”为题目讲了四十分钟,最后在同学们的提问和他的对答下结束了这场精彩的讲座。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2009-10-11 | 网站分类:火塘文学
自定义分类:火塘文化
阿诺阿布在做演讲 普驰达岭在演讲中 学者、诗人阿库乌雾总结 2009年9月12日上午九点,著名彝族学者普驰达岭(普忠良)和阿诺阿布做客于火塘学社。他们从诗学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又在同学们的互动中,讲出了自己对诗歌和诗人的看法。但主题还是讲彝族文化怎样哺育了“诗性”,诗歌到底是文化信息量多还是感情成分多呢?民间诗歌与作家诗歌又什么区别呢?讲座始终都围绕着彝族社区生活文化与彝族人自身的发展变化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现当代所有彝族人和国内外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讲座的归结点还是回到“彝族人”本身。 阿布在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诗:“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忘记了何时出发。”彝族人在快乐的......
2009-09-13 | 网站分类:火塘文学
自定义分类:火塘文化
5月21日晚七点,应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和彝学学院联合邀请,著名古彝文学专家阿余铁日,在西南民族大学老校区二教(112)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三星堆片区出土文物铭文与古彝文比较研究”的讲座。 在本次讲座过程中,阿余铁日老师用他深厚的古彝文文字学知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在三星堆片区出土的各种玉器上的铭文与古彝文的关系。他用独特的论证方式破解了三星堆文物里面的有些文字。阿余老师认为三星堆出土的部分文物铭文与古彝文字很大的渊源关系,他也认为古彝文字和古汉文字是同源异流的关系。三星堆文化可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研究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 在讲座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还和......
2009-05-22 | 网站分类:通知公告
毛燕博士关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汇报(火塘学社活动)
自定义分类:火塘文化
最近毛燕博士在台湾参加了一场关于两岸少数民族博士学术交流活动,回来后,星期四晚上七半,她在民大老校区给在校彝族学生汇报了她台湾的学术活动情况。 主题内容如下 1. 简述她在会上报告的主题“凉山彝族习惯法” 2. 介绍采访单位简介 3. 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台湾原主民情况” 4. 讲了她在台湾的所见所闻及感受 5. 互动提问与解答 大陆把台湾的原住民族都统称为“高山族”,而台湾本土学者把原住民划分为“十四个族群”,最多的族群有十六万人口,最少的有六百人。毛燕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台湾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保护、人才培养和民族博物馆建设等情况,以及两岸少数民族学子间在生活、学习和学术上的交流......
2008-11-21 | 网站分类:通知公告
网站名称:彝学研究网(www.yixueyanjiu.com) 网站宗旨:关注彝学,研究彝学,网聚彝学 联系邮箱:
ICP备案号:滇ICP备15006888号-1 公安备案号:53250302000108